各位親愛的NGO夥伴,大家好!
日前媒體報導,臺北市議會在審查公益彩券基金時,認為「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將彩券基金用在社福計畫和團體,且人事成本高達七成以上,被質疑沒有真正用到弱勢者身上。」(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082314)
北市彩券盈餘的分配以「自辦委託」及「補助用於社福計畫」兩種方式進行,前者委託民間團體執行市府原本要提供的服務或業務,後者則是開放由臺北市轄內的非營利組織,提出社會福利及慈善公益計畫來做補助。令人不解的是,質疑經費多用在人事成本上的王浩議員,曾經擔任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1年,難道公彩基金的運用方式,王議員會不知道嗎?王議員還戲稱臺北市政府成了「乳牛」,幫忙養機構。工會必須嚴正指出這是不對的說法,許多基層社工反應,難道都只是把社工當做志工?社工跟機構裡面的其他成員的辛勞都不用計算在裡面嗎?那服務應該由誰來執行?全都由社會局接回執行嗎?所謂的政府委託方案,就是因為政府自己做不出來、為了壓低成本進行委外,組織承接了方案來協助政府完成原本的業務,請勿導果為因,誤導所有社工都是貪婪成性。
此外,應曉薇議員也質疑,「社會局委託4家兒少團體辦理業務,編列 2883 萬元,人事費占了 2540 萬元,占比是八成八」。且會後在其粉絲專頁指出,平均社工月薪 5 萬起跳,督導更領 6 萬月薪。工會在此呼籲,請議員不要再用錯誤的說法來誤導民眾。今年度社工薪資制度上路,社工的月薪為 34,916 元,督導月薪為 40,901 元。議員誤導民眾以為社工薪資月薪 5 萬,其實是臺北市社會局實行社工專業服務費的總額制,並非所有社工都是如此。即使我們仔細去算,把月薪 34,916 元 + 社工師執業證照 3,990 元 + 執行風險業務 998 元 + 相對應的雇主勞健保給付及退休及給付 7,287元及相關特休代金,全部加起來非營利組織也總共每名社工應支出 47,191 元左右。明年社工如果順利晉升,也只是提升到從組織來看,每個社工每月約近5萬元的成本,並非議員口中的月薪。
回到應曉薇議員在質詢中質疑,平均一個團體每年拿到720萬,其中專業服務費比率是八成八,也就是議員認為一個團體一年只有90萬的經費,無法真正坐落在弱勢身上。身為議員,應該是要鼓勵社會局多編列預算,而非一味誤導及打壓社工得來不易的權益。今年社工薪資制度剛上路,包含了相關晉階的辦法、證書或執業證照、風險加給…等,是基層社工在20年薪資凍漲中,每個基層社工一起努力爭取而來所建立。請議員不要忽略社工長期在低薪、案量多及高風險的底下,爭取而來的心血。這樣的誤導,不只是議員質詢的不專業,也是與基層權益背道而馳,更是你們沒有努力幫弱勢者爭取預算。
此外,新聞中提到「北市府社會局官員表示,部分機構的人事費用過高,允諾研議方案整併」,我們非常的反對。今年已經有親子館的社工專業服務費,整併為一般專業服務費,以規避社工薪資制度。臺南市也發生社工改名為「社福宣導員」以規避社工薪資制度的狀況,甚至有其他縣市將其方案整併後直接消失,造成工作人員被歇業資遣。我們要呼籲,千萬不能再發生將方案整併後社工被消失的事件,更不能以此來規避各非營利組織工作者低薪的問題,以及社會局必須保證相關人員就業的權益。我們在此呼籲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包含教保員、生輔員、心理師、復健師相關專業人員,也應該參考社工薪資制度,有其晉階調薪的辦法、證書或執業證照、風險加給…等,爭取大家同工同酬或是相對等的權益。
我們在此呼籲:
1.請議員勿導果為因,誤導社會大眾,抹滅社工爭取權益的成果。
2.請政府正視同工同酬,不應以整併方案規避非營利組織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聯合聲明團體:台灣非營利組織產業工會、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