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反對臺北市士林社子島地區都市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20/07/01

爭議重重的台北市社子島開發案,繼遭監察院糾正後,目前又引起規劃界學者專家發起連署反對。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建築改革社、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都市設計學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等團體7/1(三)召開記者會,宣布將串聯規劃界專業者,發起「反對臺北市士林社子島地區都市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專業者連署」,並公布連署全文及連署網站。

連署書直指台北市社子島開發計畫「整個夷平、從頭來過」的開發方式,做法極為粗暴,不但剷除社子島豐富的地方性,也摧毀目前兩河匯聚島上的生態棲地,更造成社子島民眾嚴重對立,讓多數民眾焦慮恐慌。 如社子島開發計畫這般無視基地原有的空間、社會、與生態脈絡的開發模式,早在六、七〇年代的西方就被徹底檢討並唾棄,但作為臺灣首善之都的臺北市,今天卻仍然選擇採取如此落後的開發模式,對硬體空間的關注遠大於真實居住在土地上的居民,儼然將開發基地視為白紙。這樣的規劃,同時違背了環境倫理與都市規劃的專業倫理,甚至可說是對專業價值的棄離!

1.OURS都市改革組織監事  康旻杰副教授

《社子島開發計畫作為空間規劃設計專業反思的鏡子》

以「生態社子島」為名的開發計畫通過不同層級委員會的審查,被台北市政府視為取得專業認可的正當性。但當內政部都委會通過主要計畫時列出了三項附帶決議,包含聚落保存、戶戶安置、及舉辦聽證,要求市府回應並修正,市府因而動用預備金,開始啟動文化資產普查,並委託學界協助進行家戶訪查。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如此龐大的開發主要計畫,竟然連基本文化資產普查和家戶訪查都沒做就完成規劃,那都市計畫的依據究竟是什麼?審查又是怎麼過關的?(何況最後家戶訪查率僅達48%)這是當今都市計畫操作的典型嗎,無所謂文化和社會脈絡,也無關乎原生態及地景價值?

地政和都市計畫專業,掌控了最上游的空間計畫,從國土到都市到鄉村,土地使用分區和基礎設施計畫決定了整體空間規劃配置的架構。專業分工下,都市設計、建築、地景建築等專業幾乎都被上位的計畫內容框限,無論是否同意規劃框架的合理性,只能依此進行細部的設計或調整。當上位計畫決定採取激烈的開發手段,例如,夷平式的全區區段徵收,下游的規劃設計專業又如何能提出地方知識優先、民主參與的社會對話為基礎、對在地空間社會與文化衝擊最小的基地計畫內容?

社子島開發計畫正是空間規劃設計專業的一面鏡子,照見了專業分工與整合的種種不堪,否則為何一個名為解決問題的都市計畫,竟造成聚落社會嚴重的敵對分裂,且已累積兩千多份居民抗拒區段徵收及主要計畫內容的連署還持續增加?如果真要解決防洪問題,為何又非外掛區段徵收的手段,造成日後無可避免的迫遷?在地居民問,以前築6公尺高的堤防,為何就不需要區段徵收?關心人口減縮和老化趨勢的專業者也問,2016年起,台北市連續三年淨移出近兩萬人,而2019截至10月,人口淨移出已達2萬4996人,啟動社子島夷平開發以增加原人口數三倍的建築容積之必要性和正當性又是什麼?而更核心的問題是,這個移除原生態的「生態社子島」開發計畫,究竟是為了處理居住及防洪議題,或為了遲來及大量外來的房地產利益?執行區段徵收及都市計畫的地政與空間規劃專業者,可曾從世居當地、無力或無意搬遷的居民立場,回應規劃設計的專業倫理?

都市改革組織OURs一向堅持以人為本、且合乎社會及環境正義的規劃設計價值,從生態社子島的這面鏡子,反映出改革的道路仍充滿挑戰,專業者必須正視且持續省思因規劃所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避免在自以為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自覺成為了問題的製造者。

2.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

《社子島開發計畫是解決問題的錯誤手段!》

都市計畫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在許多人的認知中,都市計畫是要創造更好的都市環境,但倘若硬體環境的創造反而讓許多原居民無法繼續居住、甚至流離失所,換成另一批人來住,那麼,這樣的都市計畫 算「專業」嗎? 好的硬體環境是讓人幸福的「手段」,若手段的本身不能讓人幸福,甚至讓人無法安居樂業,那就是錯誤的手段。柯市府的社子島開發計畫就是一個錯誤的手段!也許會創造出更漂亮的環境,但許多弱勢的居民,可能會被迫離開社子島。

手段錯誤,是因為對問題的定義錯誤。柯文哲市長屢屢強調:社子島的「問題」已經數十年了,需要解決。明明是企圖要解決社子島問題的開發計畫,卻反而引發在地居民的強烈反對,正是因為這個計畫對於其要解決的「問題」,認知錯誤。事實上,北市府從未具體闡明社子島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卻一直以來,盲目以「社子島開發」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沒有好好定義問題,怎麼有可能解決問題?柯市府把社子島看似落後雜亂的環境當作「問題」的本身,且極端到幾乎否定社子島現有的一切,以為只要把現有環境整個剷除,換一個嶄新環境,問題就解決了。但,社子島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因為禁限建,社子島人五十年來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不但要承受更高的洪災風險,還不能修繕房屋,不能享用最基本的公共設施。但是,柯市府提出的社子島開發計畫,把社子島人的家、好幾個百年聚落,整個夷平,這是對那些過去已經被犧牲社子島人的進一步剝削!社子島開發計畫是一個只想創造漂亮環境,卻忽略真真實實的「人」的計畫,這是違背專業倫理的計畫。

不管社子島開發計畫的圖面畫得多漂亮,冠上多少時下最流行的規劃語彙,打算蓋多少綠建築,要蓋多大的公園……,若那些五十年來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居民不能留下來,不但真正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更強化了北府對於社子島的不正義。若社子島開發計畫無法讓過去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社子島人過得更好,這樣的計畫到底有什麼意義?事

實上,社子島開發計畫還沒解決問題就已經製造問題了:計畫推動的過程已造成許多社子島居民恐慌焦慮,每次有相關的審查會議都得請假來關切,造成可觀的時間和精神成本,更不要說造成社子島內部的嚴重對立!

呼籲柯市府,要解決的應該是社子島居民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問題,而不是把已經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居民給解決掉。也呼籲台灣的都市規劃設計專業者,嚴格檢視社子島開發計畫,我們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台灣,公平正義應該是普世價值,是都市計畫的基本價值,不應該為了創造漂亮的硬體環境而侵害社會正義。

3.建築改革社曾光宗教授

《都市規劃應自律訂定《規劃專業倫理規範》》

社子島的都市計畫爭議極大,需要省思的議題很多,由於我個人長期參與建築改革運動,在此議題上關注的是,執行此計畫的專業者扮演的角色與專業知識為何?

當我聽到社子島陳情民眾所提出的「九大聚落」概念,深受感動與啟發,這個由下而上自發性地提出來的充滿了民眾生活、鄰里意識、及社區情感的「九大聚落」,不就是我們在思考社子島都市計畫時最重要的立論基礎嗎?作為專業者應該發揮專業能力,努力地將民眾的想法實現出來才對,但為何還會出現目前所看到的充滿各種問題的規劃案呢?

藉由社子島事件,我個人認為專業者必須重新省思自己的角色與專業行為,並依據自律精神,訂定《規劃專業倫理規範》,其中必須體認到「專業者對於業主的要求,不能違反公共與使用者的利益,扮演適當的第三者的角色」,以及「專業者必須站在社會公益及公正的立場執行業務,更必須充分告知業主此原則」等理念。

4.都市設計學會理事孫啟榕建築師

《我們有機會改變社子島的未來》

(1)社子島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不應罔顧地方脈絡、歷史文化與生態保育;應納入相關調查研究成果。

(2)社子島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不應忽視原有地方居民意願,錯失公民參與及地方認同的契機;應透過民眾參與程序建立共識。

(3)社子島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不應直接複製他方經驗,忽視地方魅力和獨特性;應調整現有方案回應地方特質。

(4)建議現行都市計畫法有關於計畫的擬定及審議機制都應該儘快進行根本的改革。

5.臺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長許麗玉

《這座城市失火了:為人造家的專業無力,依法鏟土的專制無能》

今天這座城市,甚至是這座島嶼像是到處失火了,而我們這些自詡為空間規畫專業者坐在這裏,並不表示我們就能做什麼,除了奮力一再呼籲,我們看起來是無能為力的。

空間規畫專業本來是要為人們造家安居,然後人人皆樂業,但在今天這座失火的城市裡,這樣的「專業」與民的造家關係,卻被「專制」阻隔起來,造成「專業」被民唾棄爲垃圾。

氣人的是,專制所阻隔的偏偏就是專業基本會做的溝通,就像今日的執政者初當選時強調的「溝通」、「參與」,但需要時間與同理心的「社會溝通」未足,徒有形式上的KPI,而我們的專業與對歷史的認知讓我們心知肚明,這樣的規劃必要付更大代價去掩蓋註定的失敗。

曾經,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選舉時都對人民承諾以專業執政,此刻我們仍不甘願放棄專業的希望,如果執政者刻正改變專制KPI,專業者勇敢反對以堅持做對,如此,我們面對失火的家園,就來得及挽回。

6.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執行長凃又文

政府扮演的腳色,不單只是一個土地開發商,要兼顧對弱勢居民的需求做好社會影響評估。

在法律專業的訓練中,侵入別人的家裡,可能就犯了侵入住宅的刑事罪名,因為這影響了人在住家中的安寧與基本的人性尊嚴。但我們政府現在在做大型的都市計畫時,卻往往忽略了每個家對住民的重要性,而偏向了土地經濟面向的開發聲音,大大侵犯了居民的居家安寧與財產。以社子島這案來說,整個剷除重建的方式,若沒有經過完整的各方面的影響評估,如政策環評、社會影響評估,去知道對住民的後續生存及經濟影響跟防範措施,開發者怎麼知道這些人該往哪裡去。我們對台北市政府的期待,不是一個土地開發商,把土地價格炒高就是一個好的地方政府。相反的,我們期待的政府角色,是可以兼顧讓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基本需求能被滿足,及弱勢居民人權不被侵害。台灣的轉型正義要落實到都市計畫中,期待台北市社子島都市計畫過程,能藉由暫緩檢討,建立社會影響評估制度,重新讓各種專業者,如都市計畫、法律、社工工作者,讓都市計畫,能兼顧以人為本及住民的需求,而不是變成只有炒地皮的功能。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