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專任助理教授陳世岳21日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到校演講引發爭議,校長鄭英耀事後發表措辭強烈聲明反對,對陳世岳邀請張安樂談政治願景「深不以為然、痛心疾首」,認為逾越學術倫理,不過有學者認為大學本來就應該包容各種爭議言論,若限制恐構成寒蟬效應。
校長道歉 教育部撤補助經費
中山大學教師陳世岳邀張安樂演講引發軒然大波,校長鄭英耀前晚針對張安樂演講一事發表公開信,表示這雖然是陳世岳老師開設之「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邀請的演講,有些人認為屬於多元觀點與教學自主範疇,但他認為此活動已違背學術份際、濫用大學的講學自由,「我深不以為然」。
鄭英耀說,在政治學相關課程中討論左右政治傾向與藍綠政治組織完全沒有問題,但邀請有恐嚇及組織犯罪前科,且以暴力威脅國家安全的人士來校分享政治願景,已逾越基本的學術倫理。身為校長,他感到「痛心疾首,不能自已」,還說要向所有同學致歉。
教育部也跳出來表示,《教育基本法》中載明,教育應本中立原則,並應注意是否有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之虞,中山大學此項課程因不符高教深耕計畫目的,教育部不同意補助包括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在內的任何政府相關經費,並重申大學實施課程時,仍應重視學術專業及教育中立,並避免課程成為特定政治團體宣傳場合。
陳世岳:基進黨也有邀請 培養多元思考能力
不過,面對外界爭議,中山大學助理教授陳世岳受訪表示,這些爭議不會影響他繼續邀請統派的人來演講,他對「台灣要往什麼方向走」沒有標準答案,但堅信應該讓學生對政治有多元化的了解,留給學生思考統獨問題的空間。
他說,「當代台灣政治發展」這門課已經開設十年以上,以前也邀過國民黨、民進黨人士來演講,包括美麗島事件當事人周平德等等,談的議題從民主政治到兩岸交流都有。這學期他規劃邀請數個新興政黨來演講,讓學生認識新政治現象,在課前都要求學生了解政黨法規範、寫心得,課後進行討論等等,目前來的有台灣基進黨、統促黨,下周排定台澎黨要來,接下來還有綠黨、時代力量,邀約中的則有民眾黨、歡樂無法黨等。
陳世岳說,統促黨是他親自聯絡,張安樂主動要來他當然非常歡迎,不會因為有人說張安樂有「前科」就不邀請,且張安樂現在也是自由人,講統促黨的理念沒人比他更適合。
對於校長發道歉聲明,陳世岳表示「尊重」,也談到校方並未有其他施壓,所以不影響課程後續進行;至於教育部說不給予補助,他則說他沒有違反教育中立,一向秉持「正反俱陳,統獨都來」,學生反應也都不錯,張安樂演講那天學生都專心提問,「歡樂無法黨」也是學生自己去邀約的。
陳世岳說,台灣是多元化的社會,大學之為大,應該「胸襟要大,海納百川」;學生也都是大人,不是輕易被指使的小孩。也有陳世岳學生在PTT上為他抱不平,表示陳其實是一個相當開明的老師,邀請張安樂無非是想在課堂增加一些比較多元的看法,中山學生也沒那麼好操弄,希望大家不要再攻擊教授了。
學者:大學內應包容爭議言論 管制恐成寒蟬效應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表示,他對於中山校長鄭英耀的公開信難以苟同,因為校園內的學術活動、演講引起爭議很正常,大學本來就應該包容各種爭議言論和人物,即使是更生人也可以是邀請對象,何況張安樂現在沒有被定罪,有充分的表達自由。
廖元豪也指出,除非陳世岳邀請張安樂到課堂上後,有為他宣傳或拉票的舉動,才有違反《教育基本法》的問題,但是看起來陳世岳的目的是為了教學,讓學生認識各政黨,並保留批判和討論的餘地,沒有違反「教育中立」,教育部不給予他的課程相關補助,並不合理。
廖元豪強調,言論自由所要保障的,就是我們「最不喜歡」的理念,獨派以前在校園內活動時也主張言論自由,為什麼現在統派不行?他認為,教育部和校方對這類演講活動不該動輒管制,否則恐構成寒蟬效應。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陳信行則說,從自由主義的角度來看,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是最低公約數,不須限制誰來演講,如果對演講人物有意見,學生、老師都可以提出異議,校長當然也可以批評,但是如果有進一步懲處或限制就不適當。他也認為,學生有自主思考和判斷能力,老師和校長的意見不一定是權威的。
回應
可笑的獨派群眾:
可笑的獨派群眾:
你們批評中國的話裡,把中國代換成你們自己,完全通順。
你們跟你們討厭的中國一樣,無限放大對方的缺點,對於自己人的缺點就草草帶過,只看著特定報紙、新聞當作事實。
最好笑的是,你們把與你們相反的意見的人通通打成五毛黨,你們的行為、思想完全跟你們心裡想像中的中國一模一樣。
蔡丁貴與統促黨的交集
蔡丁貴與統促黨的交集
2021-03-04 聯合報 黑白集
珍愛藻礁公投一天收到廿多箱連署書,神奇跨過了安全門檻。更神奇的是,獨派的「公護盟」和統派的「統促黨」在這場運動中出現了交集,都被綠營當成抹黑對象。
對於違逆己意的團體,民進黨一向打壓絕不手軟;這次發起藻礁公投的環團被指為「中共同路人」,只是基本懲處罷了。然而,公護盟總召蔡丁貴是個大獨派,在太陽花事件中掩護學生占領立院居功厥偉,如今也因支持護藻礁被打為毒草。綠營這頂「中共同路人」紅帽,未免拋得太濫。
統促黨本來就是統派,民進黨無法再抺紅,綠網軍便轉而散發「統促黨正在積極護衛藻礁」的訊息。其目的,一則將護藻礁扭曲成中共支持,還說參與者都是「造冊領錢」;二則要使民眾心生疑慮或畏懼,將護藻礁視為「阿共仔的陰謀」,而退避三舍。但經事實查核中心查證,證實這是假消息。
蔡丁貴和統促黨因為藻礁而產生交集,荒唐得離奇,凸顯綠營政治操作已到黑白不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別以為這種賤招沒有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是因為被指為「國民黨同路人」,而退出活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則因當上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對此事支支吾吾,不敢表態。
藻礁是一面照妖鏡:那些心口不一的,都一一現形。
「323佔領行政院」高院宣判魏揚、妖西有罪! 網譙翻
「323佔領行政院」高院宣判魏揚、妖西有罪! 網譙翻:林昶佐、賴品妤、林飛帆呢?
2020-04-28 呷新聞 政治中心/發自台灣
6年前「318太陽花學運」期間發生「323佔領行政院」,學運領袖魏揚、妖西(劉敬文)……等21人被控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等罪。台北地院前年宣判,被控煽惑他人犯罪的魏揚等8人、加重竊盜罪的2人共10人均無罪,但被控妨害公務、毀損公物部份共11人獲判有罪;全案上訴後,台灣高等法院今(28日)逆轉判決16人有罪,包括魏揚、陳廷豪等7人在內,煽惑他人犯罪成立,改判2月至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對此,網友怒酸,當時也參與學運,現在卻位居政壇要角的現任立委賴品妤、林昶佐以及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都無罪。
《新頭殼》報導,台灣高等法院今(28)天逆轉判決16人有罪,包括魏揚、陳廷豪等7人在內,煽惑他人犯罪成立,改判2月至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民間司改會義務律師團對此表示遺憾、失望,將討論是否上訴。司改會指出,2017年4月,一審判決11人有罪,另外有10人被判無罪。檢察官及被告上訴後,該案歷經律師團聲請審判長迴避失敗後,今年重新開始審理。但今天的判決結果,不但導致該案有8名被告正式有罪定讞,連遭起訴「煽惑他人犯罪」原本無罪的被告也都被改判有罪。
司改會表示,該案的被告都是關心台灣民主法治的勇敢參與者,不該被歷史遺忘,但宣判結果令人遺憾與失望。律師團仍期盼,國家以司法打壓抗爭的手段不要再出現。至於該案仍能上訴部分,律師團將與當事人討論後,再決定上訴與否。
《自由時報》報導,反觀318太陽花學運中爆發群眾佔領立法院,立委黃國昌等22人被以煽惑他人犯罪等罪嫌起訴,但一審採認「公民不服從」概念全判無罪,檢方不服上訴。高等法院審理時,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等人均做無罪答辯。高院認為此案源於立委張慶忠欲強行通過服貿等立法粗糙,黃國昌等人無犯意,2018年3月仍判黃國昌等22人均無罪,因檢方未上訴而定讞。
法院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決,卻出現巧合!當前無權無勢的學運領袖遭到重判,如今位居政壇要角者卻無罪。也讓此次被判有罪的妖西臉書留言版上,出現有網友怒酸:「林昶佐、賴品妤、林飛帆呢?」獨派人士賴芳徵則怒譙:「幹!我們跑法院,她們坐大位、再把我們送進監獄,這是什麼跟什麼?」
陳時奮教授用假名「翁達瑞」效忠蔡英文被揭底
陳時奮教授用假名「翁達瑞」效忠蔡英文被揭底
2020-04-15 北加州台灣人論壇(BATA)
蔡英文這個假博士能夠在台灣總統大選獲得高票當選,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有些教授充當蔡英文的打手,這些充當權貴的教授打手也立下不少戰功。其中用假名「翁達瑞」的陳時奮教授更是效忠蔡英文,專門抹黑打擊揭發蔡英文惡行的教授。我一直想不通,這些教授為什麼會是非不分?後來看了國內教授寫的文章才了解,這些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蔡英文打手,獎賞就是蔡政府教育部的海外玉山學者高薪報酬。國內教授憤恨不平的是:他們的薪水是國內教授薪水5、6倍高,名單卻不公布。以下是國內教授的文章,請見這個網址:「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比荒唐還更荒唐」
林維熊(策略經濟學家,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謝謝林維熊教授的分享。
使用假名「翁達瑞」的陳時奮教授效忠蔡英文,長期以來專門抹黑及打擊揭發蔡英文惡行的教授。BATA有不少的壇友,包括我自己在內,深受其害。他抹黑蔡英文批判者的慣常手法之一,就是暗示對方是共產黨。這其實也是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裡面眾多蔡英文在海外的網路打手慣用的手法之一,不足為奇。
但會令我訝異的是,當我在網路上搜尋陳時奮的背景資料時,赫然發現,其實他自己在中國倒是「生意」做得蠻大的(請見下面中國網站上的陳時奮資訊)!
而蔡英文竟然會跟這種人混在一起,還透過巧立名目的「海外玉山學者」給予驚人的酬庸。不禁使台美人除了懷疑「蔡英文到底是怎麼了」之外,更對於台灣前途的安全擔憂了起來。
如果本文所引用的有關資料有誤,請指正。
中國暨南大學網站介紹陳時奮:「陈时奋,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教于美国Illinois大学、Brandeis大学和Kansas州立大学及加拿大毅伟商学院。陈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在世界顶尖JBR、JIBS、SMJ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重点研究领域是全球战略与营销。近十年来,陈教授致力于案例教学与创作。他写作与发表了70多个案例,在世界工商管理案例创作与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llen Kuo(《北加州台灣人論壇》主編郭英仁)
這個人運用假名,扮演網軍打手,身份不止一個,去年7月我就已查出,他也知道我已查出。論文門醜聞,讓我見識到一個教授的人品竟然如此不堪。也讓我深深覺得,台灣人的整體素質還不足以強到足以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只要佈下錢權的甜頭,很多的台灣人就走樣了。
沒有是非善惡的道德堅持,就不可能有獨立建國的意志。三流的族裔是不可能成就一流族裔的鴻圖。すみません,如果話說得太重了。
Hwan Lin(林環牆博士)
Hwan Lin,
No, your words are true. The building of a good country needs quality people. It is a sad feeling to face the fa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aiwanese are suffering with about 37 years of martial law and more than 7 decades of ROC rules. This bad experience makes Taiwanese infected with KMT/Chinese viral disease that expresses with lots of Stockholm syndrome. As we know, the definition of Stockholm syndrome is "feelings of trust or affection felt in many cases of kidnapping or hostage-taking by a victim toward a captor".
I believe those good "feelings" toward the ROC captors reside among lots of Taiwanese. The higher social/political positions or status they gain, the worse and greater expressions they bring on in their actions. The prominent example would be the TIW case.
Appreciate your speaking out truthfully for the love of Taiwan Formosa.
Michael Yeun
我不認識這位姓陳的「教授」,但覺得這樣的人很不齒!
Richardc Chuang
翁達瑞曾經投書台灣《蘋果日報》酸健身教練「館長」陳之漢,抱怨說他是北美教授沒有知名度,怎麼館長就成為媒體寵兒,他憤憤不平。結果網民罵翁達瑞是「叫獸」、「把自己御用化了」。看來網民是先知,早就知道翁達瑞會媚上、替權力者遮醜辯護。下面是中時報導「為何館長比教授夯? 紅不起來的學者找到答案了」的節錄:
「找到館長成為媒體寵兒的原因後,翁達瑞感到憂心了。健身教練的評論音量高於大學教授,凸顯的是媒體對公共議題的處理「綜藝化」了。
館長與教授的知名度有落差,網友又是怎麼看的呢?網友有神解:「他就是個藉屍還魂的豬哥亮」、「叫獸,就是個負面詞」、「很多教授把自己『御用化』了」、「因為館長敢做敢當、出錢出力,那些專家教授只會躲在學校出張嘴講幹話」。」
陳時奮教授用假名「翁達瑞」效忠蔡英文被揭底
陳時奮教授用假名「翁達瑞」效忠蔡英文被揭底
2020-04-15 北加州台灣人論壇(BATA)
蔡英文這個假博士能夠在台灣總統大選獲得高票當選,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有些教授充當蔡英文的打手,這些充當權貴打手的教授也立下不少戰功。其中用假名「翁達瑞」的陳時奮教授更是效忠蔡英文,專門抹黑打擊揭發蔡英文惡行的教授。我一直想不通,這些教授為什麼會是非不分?後來看了國內教授寫的文章才了解,這些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蔡英文打手,獎賞就是蔡政府教育部的海外玉山學者高薪報酬。國內教授憤恨不平的是:他們的薪水是國內教授薪水5、6倍高,名單卻不公布。以下是國內教授的文章,請見這個網址:「林志忠觀點:玉山計畫,比荒唐還更荒唐」
林維熊(策略經濟學家,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謝謝林維熊教授的分享。
使用假名「翁達瑞」的陳時奮教授效忠蔡英文,長期以來專門抹黑及打擊揭發蔡英文惡行的教授。BATA有不少的壇友,包括我自己在內,深受其害。他抹黑蔡英文批判者的慣常手法之一,就是暗示對方是共產黨。這其實也是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裡面眾多蔡英文在海外的網路打手慣用的手法之一,不足為奇。
但會令我訝異的是,當我在網路上搜尋陳時奮的背景資料時,赫然發現,其實他自己在中國倒是「生意」做得蠻大的(請見下面中國網站上的陳時奮資訊)!
而蔡英文竟然會跟這種人混在一起,還透過巧立名目的「海外玉山學者」給予驚人的酬庸。不禁使台美人除了懷疑「蔡英文到底是怎麼了」之外,更對於台灣前途的安全擔憂了起來。
如果本文所引用的有關資料有誤,請指正。
中國暨南大學網站介紹陳時奮:「陈时奋,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教于美国Illinois大学、Brandeis大学和Kansas州立大学及加拿大毅伟商学院。陈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在世界顶尖JBR、JIBS、SMJ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重点研究领域是全球战略与营销。近十年来,陈教授致力于案例教学与创作。他写作与发表了70多个案例,在世界工商管理案例创作与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llen Kuo(《北加州台灣人論壇》主編郭英仁)
這個人運用假名,扮演網軍打手,身份不止一個,去年7月我就已查出,他也知道我已查出。論文門醜聞,讓我見識到一個教授的人品竟然如此不堪。也讓我深深覺得,台灣人的整體素質還不足以強到足以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只要佈下錢權的甜頭,很多的台灣人就走樣了。
沒有是非善惡的道德堅持,就不可能有獨立建國的意志。三流的族裔是不可能成就一流族裔的鴻圖。すみません,如果話說得太重了。
Hwan Lin(林環牆博士)
Hwan Lin,
No, your words are true. The building of a good country needs quality people. It is a sad feeling to face the fa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aiwanese are suffering with about 37 years of martial law and more than 7 decades of ROC rules. This bad experience makes Taiwanese infected with KMT/Chinese viral disease that expresses with lots of Stockholm syndrome. As we know, the definition of Stockholm syndrome is "feelings of trust or affection felt in many cases of kidnapping or hostage-taking by a victim toward a captor".
I believe those good "feelings" toward the ROC captors reside among lots of Taiwanese. The higher social/political positions or status they gain, the worse and greater expressions they bring on in their actions. The prominent example would be the TIW case.
Appreciate your speaking out truthfully for the love of Taiwan Formosa.
Michael Yeun
我不認識這位姓陳的「教授」,但覺得這樣的人很不齒!
Richardc Chuang
翁達瑞曾經投書台灣《蘋果日報》酸健身教練「館長」陳之漢,抱怨說他是北美教授沒有知名度,怎麼館長就成為媒體寵兒,他憤憤不平。結果網民罵翁達瑞是「叫獸」、「把自己御用化了」。看來網民是先知,早就知道翁達瑞會媚上、替權力者遮醜辯護。下面是中時報導「為何館長比教授夯? 紅不起來的學者找到答案了」的節錄:
「找到館長成為媒體寵兒的原因後,翁達瑞感到憂心了。健身教練的評論音量高於大學教授,凸顯的是媒體對公共議題的處理「綜藝化」了。
館長與教授的知名度有落差,網友又是怎麼看的呢?網友有神解:「他就是個藉屍還魂的豬哥亮」、「叫獸,就是個負面詞」、「很多教授把自己『御用化』了」、「因為館長敢做敢當、出錢出力,那些專家教授只會躲在學校出張嘴講幹話」。」
別讓政府不開心…打假訊息 衝擊言論自由
別讓政府不開心…打假訊息 衝擊言論自由
2020-05-16 聯合報 記者陳金松、李奕昕、陳熙文、張宏業/台北報導
蔡政府第一任期間,為假訊息推動過三波修法,在多項法規中增訂加重刑責。二○二○年總統大選前,選舉查察兩大重點:境外勢力介入和假訊息,兩者都劍指中國大陸。許多民眾上網批評政府官員、政策,結果有警察找上門,就算司法泰半不罰,政府依然樂此不疲。
過去為因應假訊息啟動的三波修法包括:二○一八年針對災害防救法等七法,對散播假訊息加重其刑或罰鍰;二○一九年四月在刑法、公民投票法中,增訂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散布流言者,可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此外,立法院去年六月三讀通過國安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網際空間」納入國家安全維護,形同向假訊息宣戰。
選後全世界面臨新冠疫情衝擊,政府高舉防疫大旗,凡是跟政府說法、認知不同,警、調一律通殺,貼文、轉傳都不放過。今年初,短短三個多月,已有近五百人進警局問筆錄。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曾指稱,過世的白牌車司機感染源疑是江姓台商。江的七旬父親在二月call in電視節目,稱兒子沒有不舒服,不到一周就遭法辦;警方的解釋,竟是因指揮中心函文告發假訊息。
何姓男子今年二月十日使用臉書留言:「人民不是應該有知的權利嗎?政府刻意隱瞞許多實情,為什麼不能讓人民知道?」被警方依散布謠言送辦。法官認為,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何的言論不僅不足以使聽聞者畏懼、恐慌,反而有督促疫情指揮中心更加公開透明的正面效果。何姓男子最後不罰,但他跑警局、上法院,生活受干擾,奉命查辦的警察則績效敘獎。
二年時間,刑事局「假訊息查處小組」不斷增員,查假竟成刑事人員首要工作,防疫期間最高紀錄一天接十八件,很多員警不知為何而戰。
五二○前,調查局原先的假訊息防制中心升格「資安工作站」,蔡總統親自到場揭牌。只是,外界擔憂的是:若把所有讓政府不開心的言論內容都當成假訊息,還動用國家機器法辦,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將受到更嚴厲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