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週】荷蘭紅燈區轉型色情中心引熱議
德國水煙館槍擊案 極右政黨遭咎責

2020/02/24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在華文閱讀世界裡,國際新聞的焦點往往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由於長期的資訊偏食,導致我們往往傾向用國際強權視角看待世界。苦勞網「南方一週」專欄,帶你用五分鐘時間總覽世界重要新聞,除特別側重第三世界與南方國家的事件外,在新聞來源方面,也嘗試更多採納各地非主流媒體的視角。

德國群眾聚集其中一間遭槍擊的水煙館「Arena Bar」為犧牲者守夜。(圖片來源:Thomas Lohnes/Getty Images)

德國:哈瑙水煙館槍擊案 極右政黨AfD遭咎責

德國西部哈瑙市(Hanau)驚爆十死、多人受傷的槍擊案,由於襲擊地點是中東移民聚集的水煙館,多數死者也具有移民背景,德國總理梅克爾形容此案是「種族主義、極右翼攻擊事件」,50多個城市的上千民眾上街為犧牲者守夜,高喊「納粹滾蛋」。此外,國會最大反對派、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AfD)則遭批評助長仇恨,社民黨更直言應對AfD進行監視。

上週三(2/19)晚間,43歲的嫌犯拉特詹(Tobias Rathjen)持克拉克17手槍,襲擊包括由土耳其裔負責人擁有的「午夜」(Midnight)等兩間水煙館,之後返家殺死母親後自盡,導致10人死亡。根據土耳其駐柏林大使館,其中5名死者為土耳其裔。其餘還有一名波士尼亞裔與一名波蘭裔。

攻擊前,嫌犯在個人網站上發布長達24頁的犯案宣言,當中提及「德國人口必須減半」、「來自亞洲、非洲與中東的民族則需被殲滅」。水煙館在德國是常見的休閒場所,不少中東或南亞的移民在此消磨時間,因此槍擊案的動機被定調為「右翼、極端主義及種族主義」。悲劇隔日,梅克爾嚴厲批判「種族主義與仇恨是存在於德國社會的毒藥」,德國當局也正朝「國內恐怖攻擊」方向調查此案。

參與聯合政府的社民黨(SPD)將矛頭指向AfD,認為這個反移民的政黨助長極右翼言論正常化,主張箝制並對該黨進行監視。(在德國,如果當局認定某組織具有「極端主義」企圖,便可採取各種形式的監視)遭指控的AfD則反駁政敵「將攻擊事件工具化」,並將槍手的罪行歸咎於其個人因「精神分裂症」而犯下的「瘋狂」罪行。

2015年,五艘載有2千多名來自非洲、中東與中東難民的船隻於地中海沈沒,AfD趁著此波「難民危機」崛起,主張強力驅逐外國人、指責難民威脅德國安全,並且呼籲重新思考德國的納粹歷史。該黨在2017年贏得超過12%的選票,如今已是國會最大反對黨。

以色列:叫車程式歧視阿拉伯司機挨告

以宗教信仰包裝種族歧視?以色列計程車叫車應用程式「Gett」遭人權律師指控,其服務提供乘客避免搭乘阿拉伯司機的選項

按猶太教教規,每週五入夜至週六入夜是安息日,這24小時內不得工作、點火、煮食...,以及開車等活動。Gett的應用程式,提供了「瑪哈德林」(Mehadrin,意為最嚴格的猶太教教規)選項,允許耶路撒冷的乘客選擇「不在安息日(Sabbath)駕駛」的司機,這些安息日期間於耶路撒冷駕車的司機,通常是巴勒斯坦裔的阿拉伯司機,他們多為穆斯林或基督徒。

該集體訴訟向Gett求償約1千4百多萬台幣的金額,負責訴訟的律師品科(Asaf Pink)表示,該服務以宗教之名,提供種族歧視的服務,實際上讓乘客得以選擇猶太人司機,因為「他們不能光明正大表示自己不想要阿拉伯司機。」

Gett辯稱無論司機的宗教信仰為何,都能註冊瑪哈德林的服務,卻未透露究竟有多少阿拉伯司機申請成功。根據該律師與民間團體的委託調查,Gett代表曾對偽裝求職司機的工作人員透露:「瑪哈德林不是基於宗教,而是服務不想要阿拉伯司機的人」、「我旗下有1,500位阿拉伯司機,沒有一個提供瑪哈德林服務,未來也不可能。」

根據《衛報》,許多恪遵教規的猶太教信徒,並不會針對安息日工作的基督徒或穆斯林。為了因應現代生活,信徒也會安排非猶太人於安息日從事點火、駕駛等工作,Gett的該服務其實並無必要。

以色列叫車程式Gett被指控歧視阿拉伯裔司機。(圖片來源:M4OS Photos/Alamy Stock Photo)

荷蘭:紅燈區轉型室內色情中心引熱議

以性產業及大麻咖啡館聞名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上週公布一項將紅燈區移至室內「色情綜合建築」的計畫,目的是避免性工作者遭觀光客騷擾。根據計畫,綜合建築將包含性愛俱樂部、劇院與咖啡廳,並為性工作者提供早餐與住宿的服務,形式則可能是設有室內窗戶的「性愛旅館」或是「色情中心」。

該市紅燈區位於港口附近狹小的巷弄,女市長、前綠黨黨魁哈爾瑟瑪(Femke Halsema)受訪時表示:人數激增的觀光業已經影響性工作者招攬客人,這些觀光客時常酒醉、喧囂,或者對櫥窗內的性工作者拍照甚至訕笑,「做為女人,我無法接受這種對女人的羞辱,這違背我們想要賦權性工作者的初衷。」

人口數85萬的阿姆斯特丹,去年旅遊人次高達1,900萬,為解決過多遊客干擾性工作者的問題,該市曾經提出擴大、搬遷甚至關閉紅燈區的構想,並在去年下令禁止導遊帶團於紅燈區進行導覽,但是這些構想都遭性工作者或是相關業者的反對。

市議會認為,遷移紅燈區的地點如果過於偏僻,除了有安全風險,也會增加監督的困難。「性工作是正常職業,我們無意將性產業逐出城市。」

完全禁止觀光團的規定則引發性工作者們的反彈,他們認為導遊扮演教育的角色,提醒遊客尊重性工作者。市政府之後修改規定,允許導遊在不接近櫥窗的情況下帶團進入紅燈區。

當地業者認為觀光客人數並未增加,肇因在於前任政府關閉100多扇櫥窗,導致觀光客湧入僅存的紅燈區,因此敦促政府增開櫥窗。

阿姆斯特丹政府近日計畫將紅燈區移至室內。(圖片來源:Alamy Stock Photo)

英國:阿桑奇引渡審判開始 川普遭爆派人遊說

2月24日,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阿桑奇引渡美國的案件開庭。引渡審判前夕,阿桑奇律師揭露川普曾以特赦為籌碼,派人遊說阿桑奇對外宣稱俄羅斯與2016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子郵件洩漏事件無關。此外,上週也有數千人走上倫敦街頭聲援阿桑奇,「龐克教母」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名人也加入示威行列,呼籲英國政府拒絕美國法院要求引渡,並且釋放阿桑奇。

「他們想要看起來像『自由媒體』的東西,卻不想要異議者...,好讓他們講述關於足球員妻子的下流故事。但這根本不是真正的自由。」曾為U2等知名樂隊製作專輯的英國音樂人布萊恩·伊諾(Brian Eno)在遊行現場表示。聲援群眾高舉「新聞業並非犯罪」的標語,從澳洲駐澳洲大使館遊行至國會廣場。

歐洲理事會人權專員也發表聲明,認為阿桑奇不應被引渡。米賈托維奇(Dunja Mijatović)認為阿桑奇被起訴引發「是否應該保護基於公眾福祉而公布機密資訊的人」的問題。

審判前夕,阿桑奇律師宣稱:2017年時任共和黨眾議員的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曾進入厄瓜多大使館,表示總統願意特赦,只要阿桑奇對外說明俄羅斯並未涉入民主黨電郵洩露事件。白宮對此全面否認並且直斥民主黨「完全捏造的謊言」。

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維基解密公布一系列對當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選情不利的電郵,包括黨內刻意打壓另一位參選人桑德斯等等,選舉結果川普當選,俄羅斯則被指控介入選舉,向維基解密提供電郵。

美國政府以違反《間諜法》為由對阿桑奇提出17項刑事訴訟,包括與前美軍情報分析師曼寧(Chelsea Manning)共謀駭入國防部電腦,一旦成立最高將面臨175年徒刑。2019年4月,厄瓜多取消阿桑奇長達7年的政治庇護並將他逐出駐倫敦大使館,隨後他遭警方逮捕,並因違反假釋規定服刑50週,期間每日單獨拘禁時間長達20小時。

上週末上千人走上倫敦街頭聲援阿桑奇。(圖片來源:Tolga Akmen / AFP)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