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2019)年底青年樂生聯盟重新向行政院發起六步一跪、苦行抗爭,訴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履行13年前「重建樂生」的承諾,拆「懸空陸橋」、建「緩坡大平台」之後,昨日(2/7)則在無黨籍邱威傑、社民黨苗博雅、時代力量黃郁芬等三位北市議員的協調下,開啟與捷運局、衛福部、樂生院方與樂生院民的四方協調會,但並未達成共識。
在協調會前的記者會中,樂青說明,早在2016年針對樂生大門口的協調會中,緩坡大平台方案已成初步共識,而後卻再無下文;2017年,捷運局開始施作未經共識的懸空陸橋;2018年,經樂青抗爭,衛福部長陳時中承諾將緩坡大平台方案納入討論,仍無下文;2019年,懸空陸橋已完工,僅剩入口意象待局部調整。
對此,樂青痛批,懸空陸橋不僅破壞樂生院的原有歷史面貌、意義,更讓有代步車使用需求的院民需要繞行八圈才能回家,形同遭二度隔離。此外,即使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方已經舉辦數次懸空陸橋建案入口意象設計說明會,樂青也表示,行政機關只想儘速完成工程,過程卻缺乏院民的實質參與,導致設計忽略院民的實質需求。因此,樂青訴求完整重建樂生,包含以緩坡大平台取代懸空陸橋,並且落實2007年蘇貞昌院長所承諾的530方案,重建八棟院舍,以在公共工程、文資保存與歷史正義中取得平衡。
對於樂生重建議題,樂生院民則意見分歧。支持懸空陸橋的院民表示,院民年歲已高,希望早日完成最終工程;支持緩坡大平台的院民則無奈地說,自己手腳不方便,根本難以使用,希望其他手腳方便的院民體諒。
協調會中,樂青與捷運局、衛福部、樂生院方的想法落差相當大。捷運局、衛福部、樂生院方皆不斷強調,懸空陸橋是行政院核定的計畫,他們不可能逾越職責去討論方案的變動;捷運局局長張澤雄更特別強調,陸橋早已施工完畢,目前待討論的僅限於如何在設計上做局部修正,讓院民更方便使用,希望樂青「務實」一些,別再談過去恩怨、歷史。
對此,樂青則不滿表示,捷運局先大幅拆除樂生院、施作懸空陸橋,再以陸橋已成既定事實、工程進度有壓力為由,要求不接受的院民「硬吞」下現行方案,壓縮方案討論的空間。樂青也質疑,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轉型正義,但對於樂生院民的作為,難道不是破壞文資保存、忽視醫療與歷史的轉型正義嗎?
「豬都殺了才在講價錢」,樂生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質疑,當初政府施工蓋陸橋時,有跟院民協調嗎?現在政府如果說不能拆橋,來開幾場協調會又有什麼意義?
會議長達三小時,不同意見的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當日與會、規劃緩坡大平台方案的台大城鄉所教授劉可強說明,緩坡大平台四年前已成「會議結論」,卻因未做成「會議記錄」導致再無下文,「希望政府不要再犯同樣錯誤」,他呼籲,目前應該暫緩懸空陸橋方案,讓關心樂生的專家學者有時間構思更好的方案。北市議員邱威傑則強調,民主不是投票、多數決,核心還是必須照顧到弱勢的需求。議員苗博雅提議將此次協調會做成逐字稿的會議記錄供公開檢閱,也呼籲捷運局、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方先暫緩作業,以待雙方下次就具體的方案討論、取得共識。最後,主席、捷運局局長張澤雄總結,2月底之前,樂青在既有架構下提出具體方案,才召開下一次協調會。
會後樂青失望表示,此次協調會不見捷運局、衛福部、樂生院方重建樂生的誠意,如果後續協調會仍是以懸空陸橋為前提,則不排除持續抗爭,爭取完整重建樂生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