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移盟)由諸多新住民、移工團體及關注移民/工權益之組織及學者專家組成,自2003年成立以來即致力於推動新住民與移工權益之法令政策改革。因應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為推動新住民與移工權益保障,移盟於12/18國際移民/工日召開「誰要百萬選票?移民/工權益,誰照顧,誰得票!」記者會,邀請參與不分區立委選舉的19個政黨簽署「第十屆立委移民工權益承諾書」,針對移盟關於新住民和移工權益(以下稱移民/工權益)的五大訴求提出回應,並承諾於就職期間推動相關改革議案。
截至收件時間(12月30日,13:00)為止,本聯盟共收到8個政黨的回覆,另有親民黨雖超過截止時間,但仍趕在本聯盟後製新聞影片期間寄來承諾書,對這些認真參與本次活動的政黨,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移盟依各黨回覆承諾書的情況及具體內容評比後,分為五個等級:優、甲、乙、丙、及已讀不回。由於親民黨回覆較晚,錯過本聯盟錄製評比結果發表會的時間,因此影片中是以已讀不回計。
移盟成員詳細閱讀所有回函內容後,評分結果如下:
♦優等:台灣民眾黨、勞動黨、台灣基進
這三個政黨不僅支持移盟提出的五大訴求,並具體提出未來如能進入立法院將如何推動移民/工權益的具體政見,非常值得肯定。
◆甲等:綠黨
綠黨相當快速的回覆,並且同意移盟的每一項訴求,並針對每一項訴求提出更具體的政見。但是,細看綠黨對每一個問題所提出的說明文字,卻有一些錯誤或誤解,我們在此逐項回應:
1. 取消21國境外面談:綠黨雖然同意,卻主張不應只對21國進行面談,而是所有外籍婚姻都需要境外面談。移盟反對21國境外面談,不僅因為此制度有對部分國家歧視之嫌,也造成與這21國人民締結跨國婚姻的雙方當事人極大不便。因此,根本改革之道,是取消21國境外面談,而不是要求21國之外的公民與本國國人結婚都必須回到外國籍配偶之母國進行面談。我們一再表明:境外面談實際上無法真正防止政府擔心的「假結婚」,反而讓許多因為記不清很多交往或婚姻過程中許多繁瑣細節的人被一再質疑婚姻真實性,因此整個21國境外面談制度應當通盤檢討、廢除。
2. 支持保障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視權:綠黨同意,但我們對綠黨的說明有兩點回應:
2.1. 綠黨主張將尚未取得國籍或居留未達六年之新住民「以具有台灣身份證者為擔保人」部分,改為由新住民本人申請並繳交保證金。我們支持對新住民更為人性化的修正,但目前並無需要繳交保證金的制度,這一點恐怕會造成不少新住民的經濟負擔,因此我們無法接受加上保證金的作法。
2.2. 綠黨表示「但由於新移民父母並非我國國籍者,長期照顧花費應自費不應納入國家興辦之長照福利體系」。事實上,移盟要求的只是開放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視,如果需要,也可以繼續在台居留、便於子女繼續照顧,讓在台的子女可以盡孝,醫療部分可以完全自費,並未要求讓新住民父母享有健保。
3. 消除製造無國籍人球的制度:綠黨同意,但我們對綠黨的說明有兩點回應:
3.1. 對假結婚之認定應以法院正式判決後始生效。其實這就是現行的制度,並無任何修正。我們認為一般法院對家庭與婚姻的紛爭,缺乏專業,應以對家庭事務更為專業的家事法院處理。
3.2. 綠黨另外主張因婚姻來台之新住民,長期居留達一定時間後可取得永久居留資格,永久居留達一段時間後才得以申請歸化、取得我國國籍。但現行規定其實新住民在居住滿一定年限後,即可申請永久居留或歸化,綠黨的主張是改為「先永居,再歸化」,不僅未能改善婚姻移民之權益,反而增加其歸化為本國公民所需之流程與時間。
4. 加強家戶和漁業移工法令保障並予落實:綠黨同意,我們同樣也對綠黨的說明提出兩點回應:
4.1. 綠黨認為針對勞基法84-1不適用境外聘僱漁工的狀況,認為應以專章保障勞動權益。但事實上,境外聘僱漁工目前是完全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不只不適用84-1)的,而今年開始,原本適用《勞動基準法》的境內聘僱漁工,被納入該法84-1,讓工時更為彈性。這些漁工目前的處境與困境,我們和國內許多民間團體長期以來都在關注,希望能修法或制定專法以保障所有漁業移工的權益,但綠黨「勞基法84-1不適用境外聘僱漁工」的文字,顯然混淆了目前境內和境外聘雇的漁工的相關法規。
4.2. 綠黨主張取得居留或永久居留之外籍工作者,依法比照本國勞工可請領退休金。一方面,這些工作者即白領移工,跟我們主要關注的藍領移工在各項保障與權益上有顯著不同,二方面,俗稱「勞退新制」的《勞工退休金條例》開宗明義排除了任何外籍工作者,其實是對所有在台移工都不公平的。我們支持加強移工社會安全網的修法與倡議,但主張不應在這些重大權益上區分藍領與白領,應當一體適用。
5. 建立公平聘僱制度,避免移工被仲介剝削:綠黨同意,但我們對綠黨的說明仍然有兩點回應:
5.1. 綠黨認為「外籍工作者之聘僱,應配合新南向政策,打破少數特許業者壟斷現況,由政府擴大遴選具有甄選及培訓能力之非營利非政府組織或學校法人等進行辦理」。但目前國內仲介公司超過一千家,早已不是少數特許壟斷,而是移工的就業市場主要為仲介業壟斷。非營利仲介或許是一項可以避免剝削的替代方案,但綠黨所提的學校法人,由於完全沒有聘僱相關專業與經驗,在我國或移工輸出國也都不被政府授予就業服務之資格,如何能辦理移工聘僱業務?是否會造成新一波的剝削?我們認為不可不慎。
5.2. 綠黨還主張前述非營利仲介或學校法人,「除進行外籍工作者仲介聘僱,應於國外當地設立培訓及教育體系,養成家庭看護或符合產業需求之人才」。目前在我國政府要求(特別針對家戶移工)下,菲律賓、印尼等國都常要求移工在來台之前先在當地培訓中心實施訓練並授予證書,但這些培訓中心所實施之教育與訓練其實非常有限,與移工來台工作不盡相關,主要常常淪為增加對移工收費的藉口,印尼家戶移工甚至必須在這些培訓中心居住長達數月時間,通訊與行動自由常遭到限制。以國際勞工組織對公平聘僱的標準看來,一切與聘僱相關所需的費用,都應該由僱主支付,這其中當然包括職業訓練。要求員工自行負擔培訓或職業訓練費用,無異於將僱主所應付成本外部化,極不合理。綠黨若真想讓在台移工權益受到更強保障、同時提升對僱主的服務,恐怕需要更周詳全盤的思考。
◆乙等:台灣團結聯盟、台灣維新、台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黨、親民黨
這四個政黨部份同意移盟的修法訴求,其中親民黨因為遲於本聯盟已進行公告影片後製時間才回傳承諾書,因此評比為乙下。
台灣團結聯盟針對「取消二十一國境外面談」沒有予以同意,其餘同意。台灣維新針對「取消二十一國境外面談」和「加強對家戶移工和漁業移工的法令保障並予以落實」以尚待了解為由,而沒有同意。台澎黨針對照顧新住民和移工有豐富的政見回應,卻基於「國家安全」等理由,不同意「取消二十一國境外面談」,部分同意「支持保障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視」、「支持消除會製造無國籍人球的制度」。詳讀台澎黨的回應後,移盟發現台澎黨與許多大眾一樣,雖然開始看見新住民和移工對台灣的貢獻,但仍未了解現行諸多法令造成他們面臨很艱難的困境。
舉例而言,二十一國境外面談,實施程序不公平、違反人性尊嚴,不但不足以辯證婚姻真實性、無助於防止犯罪,也難見增加國家安全的效果,只徒增真心想締結婚姻之公民的成家成本。針對保障新住民父母來台探視,台澎黨認為新住民的父母無對台灣貢獻,不宜分享台灣長照資源。然而,移盟向來主張的是探視團聚的權利,並非主張新住民父母得享有台灣健保、長照等福利資源。此外,國籍法19條讓新住民有成為無國籍人球的危險,台澎黨部份同意的原因是「大陸地區人民只不過是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設籍,並取消在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之戶,,自始至終就沒有放棄過國籍,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因為國籍被撤銷而成為無國籍國際人球的可能性。對於因假結婚或其他事由依法撤銷中華民國自由地區戶籍之大陸地區人民,應直接遣返回大陸地區。」事實上,對於原中國籍的新住民而言,失去大陸戶籍就等同於無國籍狀態,並無法直接遣返大陸地區,亦即,來自任何國家的新住民都可能面臨:因為不公允的假結婚判決而成為無國籍人士。
◆丙等:民主進步黨
民進黨雖然回覆移盟,但完全是答非所問,僅以空泛的「一向支持移民/住人權的理念」、「未來將持續廣納各界寶貴意見,做為政策調整參考」搪塞。回文中提及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以來「推動就業服務法之修法,實施雲端系統線上申辦外籍移工重入國許可」皆未能具體改善移民/工人權,而所謂的「今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未來將如何運作都尚在未定之天,更遑論回應移盟提出的五點具體訴求。移盟的五大訴求並非突發奇想,過去多年來與各政府部門進行了無數次的溝通,做為執政黨的民進黨不可能毫無想法。空泛的支持移民/工人權,一如民進黨許多號稱照顧新住民的文宣,華而不實,只能得到不及格的分數。
◆已讀不回:中國國民黨、時代力量、新黨、一邊一國行動黨、合一行動聯盟、安定力量、宗教聯盟、國會政黨聯盟、喜樂島聯盟、中華統一促進黨
移盟於12月18日記者會後發文請19個政黨簽署「第十屆立委移民工權益承諾書」,文中明確告知12月30號將開記者會公佈簽署情況。移盟成員於公文發出後又一一打電話確認收信狀況,並再三跟對方提醒回覆截止時間。但是考慮到各黨在選舉期間很忙碌,我們把收件的日期又推遲到12月30日中午1點前,並將公佈時間推遲一天至12月31日。但是到截止收件時間仍有十個政黨完全沒有回覆。 這些未回覆的政黨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總機接到移盟電話後在各個部門之間轉接,但最後仍找不到人負責;第二種接到電話後表示會處理,但在移盟再三提醒截止時間後仍一直拖延未回覆;第三種是表示有收到但並不予回應。
移盟這次針對十九個參與不分區立委選舉的政黨所做的移民工權益調查結果,具體的反映了各政黨對新住民和移工權益的政策態度,可以做為新住民及其家人,以及所有關注移民/工權益的選民投票之參考。
新住民和移工早已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移民/工政策的政黨,其政見便不完整。移盟再次呼籲,所有新住民及其家人關注自身權益,好好利用手中選票,選出能真正正視移民/工權益而非口惠不實的政黨和立委,共同推動後續修法,讓台灣成為一個多元友善,各族群攜手發展、共榮共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