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2019同志遊行,露德協會盼創造更友善愛滋感染者的社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9/10/30
資料來源: 

今年的同志遊行在大家高聲吶喊中落幕!露德協會除了在彩虹市集擺攤之外,也與其他愛滋單位組成愛滋遊行陣線,一起高舉紅傘走上街頭。

還記得愛滋遊行陣線的訴求嗎?

這次的紅傘計畫是由帕三小事務發起,由各個愛滋單位組成的「愛滋遊行陣線」一同推動,借用關懷愛滋的紅色絲帶意象,以及全球紅傘社會運動,期待藉由民眾高舉紅傘,一同為愛滋感染者發聲。在愛滋遊行陣線的聲明稿中提及,希望醫事人員可以正視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實證結果,並且積極推動社會理解,讓民眾得以知識戰勝恐懼,對愛滋感染者不再有所歧視,最終讓感染者能和全民一樣自由走在陽光下。

露德協會的訴求

1. 廢除21,讓愛有所依

露德協會投入愛滋感染者社區照護22年來,看見愛滋藥物的進步,大幅降低副作用對感染者的生活影響。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看到社會上有許多對感染者抱有偏見、不友善的對待,使得感染者在社會中仍戒慎恐懼,舉步維艱。社會對愛滋感染者的壓迫,不單只出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甚至原本作為人民權益最後一道防線的法律,也成為讓感染者權益受損的因素之一。

《愛滋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並未考量到感染者的社會處境,將性安全責任完全推給感染者一人承擔,使得感染者無論是否為蓄意傳染、是否因為穩定服用藥物而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都可能在沒有告知,或無法證明已經告知且有實行安全性行為下,背負刑法罪責。

我們認為維護自身的性健康,應當是每個人的責任,並且希望醫界及政府皆可以正視愛滋新知,在司法判決上採納新知,作為裁判上的考量。另外,更重要的是,在眾多傳染病當中,不乏有與愛滋傳染途徑相同的疾病,為何僅有愛滋感染者需要受到法律的禁錮,阻礙其情感發展,或是遭到誣陷或威脅?因此,我們呼籲,應該廢除《愛滋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消除制度上對感染者的壓迫。

2.為愛築巢:巢是家、是庇護所、是歸屬

露德協會在服務的經驗中,看見許多朋友因為感染者的身分,往往難以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例如,在家庭關係上,有許多朋友在家人發現其感染身分時,便不願意讓他繼續居住在家中、不願意與其同桌用餐,甚至有些青少年愛滋感染者在被趕出家門後,將面臨中斷就學、經濟受困的處境;在伴侶關係上,感染者總是在告知與不告知間徘徊,擔心告知對方後所需承擔的風險,甚至也在這樣過分小心、委屈求全不對等的狀態下更加影響伴侶關係;在醫療照護上,有些患有共病的朋友,也曾因為感染者身分在醫療上受到侵權。當我們想要為罹患精神疾患的愛滋感染者尋求安置機構時,往往會被以「床位已滿」的說詞拒絕照護。關於長照需求,當年邁或生病住院的感染者需要尋求看護或居家服務時,也總是難以媒合到願意提供服務的照顧者。而愛滋感染者最常面臨的醫療侵權,更屬牙醫拒診為首,許多愛滋感染者因為遭受太多次拒絕,只好在牙痛時繼續苦忍,最終致使牙齒的狀況越來越糟。

露德協會看見了感染者的社會處境,決定在今年發起《為愛築巢》的運動。藉由蜂巢的意象,期許感染者朋友無論是獨自生活,與人建立關係或是身處於這個社會之中,都能有自身的歸屬,建造屬於自己的家。此外,蜂巢內的六色彩紅,除了多元性傾向的意涵之外,更是代表著不同種族、性別、性傾向、國族或信仰身分的愛滋感染者,希望社會大眾可以看見多元身分下感染者們的不同需求後,願意給予更適切的協助。

3. 愛滋不是問題,歧視才是

由於醫療發達,愛滋病已經成為一種慢性疾病。愛滋感染者可以透過穩定服用抗病毒藥物,讓體內的病毒量受到控制後不具傳染力。然而社會上仍因過往既定認知,對愛滋病、愛滋感染者存有偏見,進而對感染者產生不友善的行為,讓感染者在社會上四處碰壁,甚至流離失所。因此,我們希望大家能更加瞭解愛滋,一同為愛滋感染者發聲,達到今年世界愛滋日的口號:「社群創造改變」(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透過社群的力量創造一個對愛滋感染者友善的社會。

註1:愛滋遊行陣線團隊:感染誌Hivstory 愛滋權促會、 帕三小事務所 、台灣露德協會、 新滋識HEArT - 船醫的小房間、 中華民國台灣懷愛協會、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南方彩虹街6號 、陽光酷兒中心 、HERO 藥愛療癒復元中心、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 

註2:《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自己為感染者,而供血或以器官、組織、體液或細胞提供移植或他人使用,致傳染於人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危險性行為之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規定訂之。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