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對「第13屆環評委員組成性別比例失衡,違背環保署性平推動計畫」之聲明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9/08/01

環評委員會性別比例倒退

環保署甫於108年7月31日公告的第13屆環評委員名單,本會發現21位環評委員中僅2位女性,男性委員占比高達9成,性別比例嚴重失衡!並且與環保署自行訂定之性別平等推動計畫(108至111年)目標──「所屬委員會委員任一性別不少於三分之一之達成率100%」,背道而馳!

早在94年、98年間,原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即決議,各政府部會所屬委員會全體委員(包括政府機關代表及外聘專家學者)之性別比例須達任一性別比例三分之一。各政府單位、學校等公家單位均以此為目標,為性別平衡之政府運作做出努力。

檢視98至108年間的環評委員名單(如下表),可見在前述政策開始推動後的第9屆、第10屆時,外聘專家學者已達到女性占比三分之一以上。然而在其後卻持續下降,至今第13屆女性委員比率僅剩10%,由環保署聘任之外部專業委員更是只有14席中的1席。過去台灣政府長時間推動的性別平等政策,在攸關國家進步發展永續的環評委員會裡,未能持續落實與改善,著實令推動科技領域性別平衡賦權的本會感到錯愕、失望、憤怒。

屆別

任期

(民國年)

政府機關代表

(7位)

外聘專家學者

(14位)

總體(21位)

女性人數

女性

比率

女性人數

女性比率

女性人數

女性

比率

8

98-100

0

0%

2

14%

2

10%

9

100-102

0

0%

5

36%

5

24%

10

102-104

1

14%

6

43%

7

33%

11

104-106

1

14%

3

21%

4

19%

12

106-108

1-3

14-43%

1

7%

2-4

10-19%

13

108-110

1

14%

1

7%

2

10%

 

近十年環評委員會女性人數及比率統計(資料來源:環保署;本會製表)


此外,我們也發現環評委員會組織規程中,尚未將任一性別比例三分之一之目標納入。依照環評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四、專家學者委員之專長,考量環境保育及社會經濟等面向之衡平性,應涵蓋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已有眾多女性專家學者,可為相關任務做出貢獻。

本會呼籲環保署,應正視署內的性別平等推動計畫,面對所屬委員會未達性別比例目標之問題!尤其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常涉及社會關注的重大開發議題,是需要整合環境保育及社會經濟等面向之跨領域討論,並非單由某些技術專業所決定,所以更應首先在性別比例上積極納入各專業領域之女性參與,以促進台灣邁向國際趨勢──公私部門決策參與之性別平等。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還境保護署歷屆環評委員名單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2年度推動性別主流化實施計畫成果報告
  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性別平等推動計畫(108至111年)
  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
  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家學者委員遴選要點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