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8月24日-8月30日,為期7天
【地點】哈爾濱
【課程簡介】
延續2017年第八期研討班主旨,本期研討班側重在理論視野與批判性思維,以及紮根於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在地經驗的梳理與論述。我們將繼續邀請大陸、台灣、香港、美國等地在性/別領域裡有多年研究與實踐經驗的學者、運動者參與授課及討論。旨在加強學員以人文社會科學的視角在學術及實踐領域開展性研究的意識,並提升無論是在研究還是實踐工作中對於性/別議題進行複雜思考與批判分析的能力。
擬邀請授課或參與討論的講者:丁乃非、郭曉飛、何春蕤、洪凌、黃道明、黃盈盈、康文慶、林純德、賴麗芳、馬鐵成、甯應斌、潘綏銘、彭濤、游靜、王顥中、王文卿、王蘋、王昕。
可能涉及的主題:性/別研究的概念與方法;性的歷史之維與在地思考;女權主義性論述;性/別運動的經驗與邏輯;重新思考性教育;愛滋病時代的性、慾望及身體政治;性法律與性等級;性、技術與社會變遷;跨物種親密關係;及若干具體的性/別與色情議題。(具體題目待定)
研討班穿插講座、討論、閱讀、小組匯報等形式,也為學員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台。課程前4天為集中授課和討論,後3天參加「第七屆中國性研究國際研討會」。
【招生對象及要求】
對「性」議題感興趣,從事性/別研究的在校老師、學生與研究人員,及各類性/別草根組織、非營利機構的工作人員。學員要求有好學精神、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紮實的研究/工作經驗。
鼓勵培訓資源有限的學生、研究者和性/別邊緣群體參加;「第七屆中國性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提交及錄用者,優先考慮。參加過2017年第八期研討班的原則上不再錄取;謝絕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家、心理諮詢師、性教育者、治療師、培訓師等等。
學員務必全程參加所有活動,不能缺席;需提前閱讀佈置的文獻,並積極參與討論,在研究與工作中有自己的經驗與思考,並願意分享。合格者,我們將頒發結業證書。
研討班一共招收20-25人。不接受旁聽。
【資助信息】
研討班不收取任何費用。學員路費及食宿自理。
對於少數沒有任何經費支持的學員,我們將提供一定的獎學金,資助來回的交通(火車硬臥或動車、高鐵二等座,遠程的飛機經濟艙;僅限大陸地區)、住宿費用(兩人一個標間),以及後3天大會期間的中午工作餐。會議可提供正式邀請函。
【報名方式】
有意者請填寫《2019·第九期「性社會學理論與實踐」研討班申請表》(可直接複製粘貼文末表格生成word文檔,或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申請表),並於2019年4月30日前提交。
報名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繫人:祝璞璞)
報名郵件標題:姓名+研討班;申請表請以附件形式提交,命名同上。
我們會設置自動回覆以確認郵件是否收到,並於5月15日前以郵件形式回覆錄取結果。後續通知將以郵件形式發送,並同時發佈在微信公眾號(性研究ing),敬請關注。
2019 · 第九期「性社會學理論與實踐」研討班 申請表
身份證姓名(及常用名) |
||
身份證性別(及社會性別,方便可能需要的住宿安排) |
||
出生年 |
||
最後學歷與專業 |
||
現所在機構 |
||
通訊地址(默認為開會出發地,如有不同,請分別註明) |
||
電話 |
||
常用郵箱及微信號 |
||
請概述您現在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學習,尤其是其中與“性”相關的內容(200字):
|
||
請描述您將要開展的性/別領域的研究,或近期的工作計畫(500字):
|
||
參加研討班,對於您的研究、工作、學習有什麼幫助(150字):
|
||
您期待的研討內容(150字):
|
||
您是否參加過類似的培訓?如是,請註明 |
||
您是否有提交“第七屆中國性研究研討會”會議摘要?如是,請註明申請題目 |
||
您所在的機構是否批准您來參加? |
||
是否申請全額獎學金,半額獎學金(住宿),或是完全自費(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