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你們是冷冰冰的科學數據 我們有熱呼呼的眼見為憑
藻礁的價值首重地質 生態是其次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7/05/10
資料來源: 

昨日環保署宣布中油急於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相關的「觀塘工業港環差分析審查會」取消,引起多方爭辯。中油公司認為環保署不夠公正,再拿接收站時程急迫,重砲轟擊要求環保署要公正審議。我們非常歡迎這樣的訴求,因為真金不怕火煉;桃園藻礁躺在那裏7500年了,不會在短期內被消失,我們很樂意在潮水適當的時刻帶領各方前往認識這國寶級地景的藻礁。大家先說好:若不是藻礁地景,任憑開發;若是藻礁自然地景,就請一起來保護,嚴禁予以玷汙。

 

而台灣濕地學會學者林幸助教授在會後受訪時的言論則教我們詫異萬分,也想藉此就教。林教授表示:

自己是做科學研究的人,中油能不能去用那片海岸,要看科學數據,如果證據顯示不宜,他當然也反對,但目前從環團提供的資料照片,並無法證明拍攝位置。而中油要用的工業港區塊的藻礁,其實早受破壞,目前泥沙堆積,上面的生物已經不多,可以說是已經失去生態功能。基於對濕地的「明智利用」,若已無生態功能,應該理性讓中油使用…(環資:http://e-info.org.tw/node/204769

 

首先我們發現林教授對【自然地景】的認知和我們有極大的歧異。我們了解的自然地景,它的特色價值首重地質多樣性,而桃園27公里藻礁之所以珍貴也正因為它是全球少見的藻類造礁大群落。

 

在林務局的「台灣地景保育網」網頁,由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所簡介的桃園藻礁登錄屬「國寶級地景」(http://140.112.64.54/landspaces/landspaces.php?editSn=235),價值認定上有兩種,第一是地質多樣性(科學),第二才是生物多性(生態)。它的特色是「具有國際地質重要性的景點」、「具有科學重要性之特殊現象景點」、「具有國家重要性之代表性地質現象」;生態其實是因為有了藻礁多孔隙環境所衍生的棲地附帶價值。也就是說,這裡縱使沒有生態,並無損於它「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的身分。

 

但是在林教授的文意裡,我們只看到他對生態的論述,完全看不到對地質的關注;縱說林教授對濕地與生態學有專精,但這種偏離焦點的論述豈不更讓人產生「是否別有目的」的質疑?

 

林教授以此偏頗角度看待藻礁,繼而遙指在地環團缺乏科學實證,以「無法證明拍攝位置」影射環團可能魚目混珠混淆視聽。我們不想多做辯駁,但要在這裡宣布:歡迎林教授和各方學者蒞臨大潭藻礁現場,我們將帶引大家在潮水適當的時刻讓各界實際了解大潭藻礁現況。大家眼見為憑就不必再各說各話。

 

至於聽到林教授表示:「中油要用的工業港區塊的藻礁,其實早受破壞,目前泥沙堆積,上面的生物已經不多,可以說是已經失去生態功能。基於對濕地的「明智利用」,若已無生態功能,應該理性讓中油使用…」,這實在是讓人感傷、失望、遺憾的言論。

 

大潭觀塘藻礁部分地區之所以會被淤砂掩埋,其實是受到工業開發建造突堤所致,這些廢棄的突堤若能拆除,海流會把現有的淤沙帶回應去的地方,大潭藻礁就會重現昔日的壯闊美麗,生態就自然回來,實在不必多慮。林教授現在以一時的生態不佳為由,就拿濕地法的明智利用要置大潭藻礁於死地,除了犯前述「嚴重失焦論述」之不當外,對於桃園藻礁被政商勾結逼良為娼的多舛命途不以為意,還要扮演嫌其髒、嫌其非完璧要再予出賣宰割來滿足私利的落井下石舉動,簡直教人憤怒。

 

林教授所領導的濕地學會歷年來接了不少公家單位的標案,對台灣濕地的保育必然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其中幾項以「移地復育」為名的案例,讓環保界多所批判是事實。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要蓋在大潭觀塘藻礁海岸一事,我們看到林教授這種不識地景為何物的立論在為開發單位護航,誠讓人感慨學術尊嚴掃地的悲哀。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