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起社會溝通困局中的倫理主體

2016/08/08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17世紀英國頗負盛名的思想家與政治家,他在科學研究方法與理論上也有卓越成就。但在他晚年時被指控收賄,在身敗名裂中抑鬱而終。當代歷史學者重新檢視史料,發現培根雖有金錢處理的瑕疵,但他是當時驅逐皇室派系政治密謀下的代罪羔羊。政爭中,惡意批評者以錯誤引用及斷章取義的方式尋找對培根不利的證據。歷史學者指認,這是對法蘭西斯·培根人格謀殺的歷史過程1

在21世紀的台灣,在民主運動的歷史上也將有一頁,寫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精神與悲劇人物。在眾多人物中,夏林清的名字將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銘刻在歷史中。這位大半生投入社會平等與公義的教育家,在退休前夕被控濫用職權、犧牲學生利益。這位長年致力於陪伴性工作者去除性污名的實踐者,卻被她的學生指控為性暴力二度傷害的加害者。這位全身投入發展社會變革的理念與實踐者,被輿論建構為一個操弄權力、謀取私利的老師。當代公共知識份子遭此劫難,能不令人痛惜!

控訴她的學生也飽受身心折磨。朱同學在公開臉書文之後,是否將留在輔心完成學業已是未知數。他的女友巫同學,被性侵的當事人,自從首度在她臉書中公開她在友伴關係的衝突與痛苦後,在校內外的社群友伴關係中,反而感受無人能解的隔絕與孤獨。巫同學經驗了真實的性侵暴力與不被了解的痛苦。她所說的沒被接住,都是真實的感受與困境。朱同學說他失去對曾敬重與親近的老師的痛苦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老師夏林清在承受體制內外的譴責與壓力中,以烈焰紋身形容其身心創痛,社會責難至今未止。他們,曾是親近的師友。

輔大性侵案引發的網路討論與後續效應的發展過程中,個人與群體都在面對一個民主社會與教育最艱難的課題——人們如何溝通與協商社會差異?人們如何對待異己?差異的主體對話如何可能?人們如何在相互看見與承接差異中,成就互為主體的倫理關係?公眾如何不參與,甚且抵制羅織罪責、陷輔大性侵案處理過程中的師友於毀滅性的人格暗殺陣局?

民主溝通的困局

台灣網路發達,人手一機。只要上網,隨時可進入一個多元言說的網路空間。搜尋、瀏覽或參與創造多種聲音與多元價值都是容易的。但是在這看似自由抒發的網路言說空間中,我們有和異己真誠對話的意願嗎?我們是否努力在網路與真實世界中,維護或創造民主溝通的社會條件呢?

在輔大性侵案外案中,自從朱同學臉書文公佈後,上萬人次的瀏覽,社會議論紛紛。夏林清被學生指控否定其自述被性侵經驗,但夏林清是否說了那些話?以及她為何如此說?若有,朱文記載對話的主題與話語脈絡並不完整。其發言的突兀性,讓身為教師的我,敏覺師生對話的前因後果仍有待釐清。因為作為教師,我偶而也會遇到自身所說的話被學生解讀為不同的方向或意思。或學生要表達的與我解讀的有落差,因一方沒問、一方沒說而造成誤會。一直到後來有機會互動,才得以釐清彼此互動關係的僵硬原由。

又如朱同學說因夏林清在713的次日太忙,他無法和老師釐清語意的溝通困境。但我不免揣想,從九月報性平調查到朱同學發文的次年五月,在漫長的九個月裡,在各種校內課程與校外活動的時空中,是夏林清太忙不能溝通,還是朱同學雖與夏林清有互動,卻無法直接對話,釐清彼此的差異感知呢?但若以為師生見面即能談話,這也不必然如此。特別在師生觀點有衝突時,有些學生見到老師也講不出話,有人會寫不會講、有人會講不會寫。不同的個體所擅長使用的溝通形式也有不同的限制,不同的人際關係與權力位置都會帶出能說或不能說的可能。

多重的真實是可能存在的,領導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抵抗新自由主義的殖民掠奪,薩帕塔民族解放軍領袖馬柯斯曾提醒人們:「那些只有對立項的選擇都是陷阱」。人們要跳出二元對立、非友即敵的邏輯,當然需要有互動的意願與對話條件。在網路空間中單方觀點表達,未必能有效溝通人們不同的意見與立場。輔大心理系的學生和老師們,自然需要透過直接的對話,看見彼此認知與置身情境的落差,進而釐清種種可能因人、事、時、地的錯置而產生的誤解。

在學界眾所周知,夏林清與輔大心理系的教師群是國內開啟多重言說與理解的教育空間的先行者。夏林清回國次日的早上即舉行記者會,傍晚和輔心師生共同討論面對此事。這位臨退休的老教授撐著旅途疲憊的身軀,在社會壓力下與同事和學生進行長達六小時的大團體討論。當晚師生共同釐清系主任何東洪負責系內輔導工作小組事務,所有的小組工作的處理都是在系的行政層級而非院的層級。夏林清即使有院長身分,也並未使用院長行政權力阻擋心理系學生申請性平事件的調查。次日網民卻是一面倒的批評她找民陣當打手圍事,公審兩位學生。關心性別平等教育的婦女團體更督促教育部介入輔大調查。不數日即接到教育部公文下達對此事討論的封口令。在輔心師生會議中辛苦獲致要持續對話的共識,自此懸置。

輔大性侵案件引發各界激辯。圖為7月13日婦團記者會現場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與夏林清女兒鄭小塔進行對話。(資料照片/攝影:王顥中)

在教育部禁令下,夏林清被要求不應公開發言,但是網民仍繼續呼叫:夏林清你的713版本呢?弔詭的是,強烈表達要求夏林清需要澄清和揭露她與朱同學、巫同學713對話的網民裡,多有諮商或輔導專業或是被諮商輔導經驗的門生故舊。他們其實比一般人要更清楚:若當事人沒有揭露自身經驗,身為老師的夏林清若是說出了她的學生告訴她的事,就是沒有諮商/輔導/教師專業倫理。這些揮舞諮商/輔導/教師專業倫理大旗的「網民」,差不多等同於挖個洞,再推著夏林清說:跳進去吧!說出來吧!說了你的713版本就好了嘛!何必逼迫學生跟你當面對話呢!

當巫同學被性侵的創傷勾起許多人深埋的記憶時,社會中多種個別與群體的關係也被牽動進場。在輔大性侵案外案的網路公審中,隱隱然有些人開始使用他人的創傷經驗建構自身的故事,在妖魔化他者或他群中,獲取個人自身或群體的政治利益。令人質疑的是,這種作法是推進人們更能相互溝通與理解,讓議題更被釐清,讓面對衝突的多方可以協商發展出彼此同意的價值與對待關係?還是以踩踏他人尊嚴為樂,藉機延續過往的團體鬥爭與政治清算呢?

我們的社會也許該審慎去問:一個涉及多重社會關係場域的民主溝通困局是如何形成的?台灣社會的民主與公共空間是如何被使用?當我們把輔大性侵案的處理和多種政治團體成員之間的舊恨新仇一併清算時,我們也許共同失去了民主社會最珍貴的事物:真誠溝通的公共空間與理解異己的意願。而這正是我們的社會歷經世代奮鬥,至今仍需極力守護的公共價值與倫理關係。

  • 1. 人格謀殺(英語:Character assassination),亦作人格暗殺,是一種企圖破壞一個人的名譽或人格的行為。它可能涉及誇大或操縱事實,使用不真實的圖片呈現目標人物。這是誹謗的一種形式,並可以構成人身攻擊的論據。對於被人格謀殺所針對的對象,結果可能會令他被社群、家庭或其他生活或工作環境所排擠。這些後果,往往會對其人生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影響他的一生,甚或對於歷史名人來說,到他死後數世紀仍存在。在實踐中,人格謀殺可能涉及散布謠言、影射或蓄意誤導,涉及主體的道德、誠信和聲譽。它可能涉及編造信息,把技術上真實,但以誤導的手法提出,或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提出。(引自維基百科)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