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0~2015.05.15
每週五下午1:30-5:30,共8週(除4/3休假),每次兩講
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106A研討室
講座簡介:
每一個左派都面對著一個揮之不去的馬克思幽靈。上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運動撼動了世界,也振動著我們,但經典馬克思主義研究在臺灣依然以缺席的方式隱沒在不同角落。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南京大學哲學系姚順良教授短期訪問,進行兩個月「經典馬克思及其東方詮釋」的系列講座。姚順良教授將在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演化脈絡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其形成、變形、分化的三個階段,並將涉及馬克思本人和蘇聯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代表性文本。這門課希望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和東方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徵、基本思想和社會文化意義,進行全面性的評介和討論。我們希望對此議題關心的同學以及同仁可以把握機會參與這個活動,我們也開放校外同學與同仁參加。歡迎各界朋友利用此機會,一起閱讀與討論,重新思考經典馬克思在二十世紀以及當代的意義。
講者簡介:
姚順良教授,1948年生,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孫伯鍨先生的弟子,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學文本分析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姚教授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和政治經濟學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有深厚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近年著重考茨基、希法亭、盧森堡等第二國際理論家的研究,並在大陸學界呼籲重視和加強第二國際理論的探索與再思考。他編著的相關著作包括:《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二卷):第二國際時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演變》(2009)、《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從創立到第二國際》(2010)。
講座大綱:
1 經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形成的主要階段
2 自我意識的歷史辯護和哲學論證:《博士論文》
3 哲學共產主義的戰鬥檄文:《<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4 “異化勞動”批判理論的建構與解體:《巴黎手稿》和《穆勒摘要》
5 “實踐”範式的確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首次闡發:《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
6 “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批判:《哲學的貧困》
7 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完成和科學共產主義綱領的問世:《共產黨宣言》
8 馬克思經典社會批判理論和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成熟:從《政治經濟學批判》到《資本論》
9 馬克思晚年對原始社會和東方村社問題的新探索:“人類學筆記”、《歷史學筆記》和《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給查蘇利奇的覆信》
10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特殊貢獻和獨特理解:從《反杜林論》到《費爾巴哈論》和“晚年書信”
11 第二國際時期馬克思主義的變形與分化:代表作簡介
12 列寧和“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政治理論代表作選讀
13 毛澤東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哲學和社會政治理論代表作選讀
其他資訊請參考網頁:http://www.srcs.nctu.edu.tw/srcs/speech_pages/Marx.htm
欲報名講座者,請將姓名、單位、職稱、聯絡Email、手機等資訊寄至[email protected] 林小姐,聯絡電話:03-51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