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費年年縮減,學校怎麼活下去!?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4/10/29

今天(10/29)上午在高雄市議會,市議員陳信瑜、童燕珍與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共同舉辦「高雄市教育展望論壇」;針對縣市合併四年來的「教育資源配置問題」進行檢討。論壇除了邀請深入此議題的學者專家進行引言,也邀請市府官員、各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及各級學校代表到場表達意見。   第一位引言人為國內教育財政專家–高師大教育系陳麗珠教授,她在《高雄市教育資源分配之評析與展望》中提出下列重大發現: 一、高雄市近三年度(100-102)之「非自有財源」佔歲入比率有下降趨勢,而財政缺口擴大,勢必影響對學校教育經費之挹注;而縣市合併將多所偏鄉國中小併入,反而加重市政府財政負擔。 二、高雄市因偏鄉小校比例高,致「國小生師比」、「國小班級規模」均高於全國平均值,但「國小每生平均經費」低於全國平均值。 三、中小學教育現場充斥「經費撙節」現象(高雄市國中小「經常支出」之比例高於全國標準,更高於OECD平均;學校「資本門經費」偏低,國小又低於國中)。 四、為了補足運作經費,學校必須多方募款與申請「專案計畫」,難免排擠教學本業,使行政人員與教師疲於奔命。 五、高雄市之「教育發展基金支出」之「每生平均經費」明顯低於官方發表數據,顯示「中央教育補助款未確實用於教育支出」。   第二位引言人為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陳建志,主題是《高雄市中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困境》。針對「學校業務經費」部分,陳建志指出:不論是「建築及設備費」、「辦公費」、甚至「水電費」,都呈現「逐年縮減」之現象;例如,「建築及設備費」,全市89所國中之總經費,從101年之5900萬元,102年之3900萬元,到103年僅2730萬元,以致103年平均每校每年僅約30萬元,連蓋一間廁所( 40萬)都不夠!又如「水電費」,其縮減狀況則由「102年為101年編列標準之9折」,再到「103年為102年之8折」;以致許多學校需仰賴「募款」或「專案計畫」,方得以渡過難關!   至於「人力資源」不足,陳建志也指出三大問題:第一、學校非正式教師(代理、代課)比例過高–以「授課節數」來看教師不足率,102年本市公立國中高達30.6%,國小高達29.1%;此外,連市立幼兒園的代理、代課教師的比例都高達21.34%。第二、校護人數不足–依《學校衛生法》規定:「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人。」但高雄市94所「四十班以上」學校,校護人數合於法定的僅有16所,合格率僅17%。第三、校園保全漏洞–教育局宣布101年起,各校每天24小時之三個保全時段,須減一個『人力保全』時段,改用『系統保全』」,以因應經費不足;之後雖略作修正,以致仍有漏洞(例如:八一氣爆時,曾發生「災民須進學校安置,卻遭系統保全阻檔」之問題)。   主持人陳信瑜結論時指出,充足教育的資源與建全的軟、硬體設備是教育的根基;然而,面對市府財政窘境,以致於教育資源受到影響;長此以往,高雄市發展恐將陷入惡性循環。呼籲市政府拿出魄力,積極改善。

新聞聯絡人: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 陳建志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