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經濟區的金門挑戰與機會

2014/07/26

2004年中國福建省政府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經濟區)的戰略構想。2009年中國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201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2011年4月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全文發布《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基本上,海西經濟區以福州、廈門、泉州、溫州、汕頭五大城市為主。其中,廈門灣發展區乃是整合廈門與漳州市,「以廈門為龍頭,以漳州為縱深,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綜合服務功能,提升港灣一體化發展水準,推動形成集裝箱運輸幹線港和現代物流中心。廈門市要加快島內外一體化發展,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先進製造業和創新產業的集聚區和示範區。漳州市要加快發展製造業和現代農業,與廈門形成產業互補格局。」有了這樣的政策,廈門市積極招商引資,並進行產業轉型,積極建構成一座商業、金融與高科技工業的中心城市。

受到海西經濟區與廈門城市發展的影響,金門有了新的變遷。首先是小三通的成長。由於航空公司與船運公司的配套,金門成為臺灣海峽兩岸交通轉運的中心。根據2012年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金馬小三通航運人員往來統計月報》及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在2001-2012年間,循金門小三通入出境人數呈正向成長,總計達9百萬餘人次。第二是人口的成長。金門縣財政良好,建立了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戶籍人口逐年成長,2010年設籍人口已達97,387人。2012年9月,進一步突破11萬人,成為臺灣三個離島縣中人口最多者。自1992年以來以歷史保存與生態保育的發展策略,面臨了新的挑戰。

不可諱言,海西經濟區乃是以發展掛帥、經濟成長為前提,忽略了環境與文化面向的永續經營,以及日益嚴峻的貧富差距、階級分化問題。而這樣的模式,正侵蝕著素以生態與文化著稱的金門島。晚近,公民團體對於公部門開發計畫的挑戰與反應,背後其實是一種對於海西模式的反省與思考。

從生產總值(GDP)的數據來看,金門確實遠遠不如廈門,但從環境與文化資產的角度來看,後戰地時期金門所選擇的發展路徑及其積累成果,應是今日中國城鄉發展學習的典範。金門,無需自卑,更不要盲目仿效,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海西經濟區一如中國大陸其他都市群擴張下的「同城化」,正吞噬了各個城市的差異性。同城化不應是讓城市同質化,相反地應該重視維護城市歷史與環境資源的保育及永續經營。從聚落保存、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金門應該以一種文化經濟學的策略,塑造自身成為海西經濟區的文化重鎮,積極發展文化產業與創意設計;同時,以一種尊重環境、重視安全的宜居島嶼,成為海西最好的生活城市。 金門、廈門的歷史變遷既相似、又不同,放在當前的情境下,更應是一組城市發展的鏡像關係。相互借鏡與反省,分享城市治理經驗,將能為各自的城市發展找到最佳的出路。

海西經濟區對金門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金門,需要更高明的戰略,引導自身的轉型與發展。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