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過度醫療化,給我生產計劃書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4/05/09
資料來源: 

母親節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時間:2014年5月9日(五) 早上10:3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樓 103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3之1號 )

主持人:陳玫儀 (婦女新知基金會 培力部主任) 與談人:郭素珍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 榮譽教授) 陳育青 (紀錄片影像工作者 育有兩女) 黃琬婷 (專業芳療師 目前懷孕五個月) 呂理政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婦產科主任) 林淑芬 (立法委員) 尤美女 (立法委員) 王宗曦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 母親節即將到來,在一片喜為人母的溫馨祝賀中,孕/產婦女在現行過度醫療化的生育環境中感受焦慮、不安、恐懼與無奈的聲音卻常被忽略。近年來台灣政府不停地以發現金、呼口號的方式鼓勵女人生小孩,但是對於想懷孕卻懼/拒於一連串過度醫療且不符合人性的標準流程而卻步的女性,政府相關單位卻鮮少思考如何從促進孕產/婦生育自主權方面著手來提升生育率,更遑論提出具體的積極作為。因此,婦女新知基金會、林淑芬立委及尤美女立委於5月9日共同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及醫院積極推廣生產計劃書,尊重孕/產婦的生育自主權。 婦女新知基金會於5月初公開於網站上展開募集計畫,短短幾天就收到超過20位媽媽們所寄來的生產計劃書,雖然這些生產計書風格迥異,卻能真切感受到媽媽們對正面生產經驗的熱切期望,以及他們如何有意識的拒絕不必要的醫療介入。並選在母親節前夕再次召開記者會,持續監督友善多元環境與制度的建立外,也提出生產計畫書的鼓勵措施,要求政府正視孕/產婦的需求,落實女性作為生產主體的訴求。 有鑒於此,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政府重視生育計畫書即是保障女性健康權的具體作為,並提出三項訴求: 一、 呼籲醫院主動提供生產計畫書範本,積極與孕/產婦溝通生產需求 二、 要求衛福部針對使用生產計劃書之醫院於評鑑上加分 三、 要求衛福部三個月內,調查及公佈使用生產計劃書的友善醫院

生產計劃書即是伸張孕/產婦人權及健康權的具體展現 中華民國憲法第22條:「人民之自由與權利,不妨礙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保障」彰顯女性的健康權與人權不容忽視與侵犯之精神;而台灣政府對外所簽訂的消除婦女一切歧視公約(CEDAW)第12條規定,締約國應保障女性的健康與生育權,確保其在男女平等基礎上取得生育相關的保健服務。生產是人權議題,它牽涉到孕/產婦的自由選擇權(right to liberty)、身體自主權(right to autonomy)以追求快樂的權利(right to pursuit of happiness)。女性理當有權利在生產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資訊後,提出對自己最有益的選擇;孕/產婦在生產計劃書中表明拒絕或期望減少的醫療介入的內容,如:不灌腸、常態性會陰切開術 (非選擇性會陰切開)、打點滴等等,不僅有實証醫學的支持,連國際衛生組織(WHO)也表示不必要的醫療介入不僅對孕/產婦沒有益處,甚至還會延遲產程,應該盡量避免或減少。因此,尊重孕/產婦在生產計劃書中的選擇及意願表達即是維護她們的自由選擇權及身體自主權。

關於此項呼籲,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呂理政在記者會上回應,自己接生這麼多年,如果產婦沒有要求,他不會進行灌腸、剃陰毛,也沒有遇過產婦生產時會陰撕裂到肛門口的情況發生。同時,已懷孕五個月的孕婦黃琬婷也表示自己多次陪產的經驗,看到朋友一到醫院就立刻被綁上胎心音監測器、打點滴,完全無法自行活動,以致明明可以靠自己力量生產的產婦,搞到最後精疲力盡,得要醫療介入才得以順利生產。

生產計劃書不是合約書,也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更不是毫無彈性、無法修改,硬是要求醫院及醫生絕對的配合及實踐。生產計畫書其實是用來與醫生及醫護人員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用來澄清自己價值觀和目標的方式,它更是孕/產婦人權的體現。生產計畫則可以用來與醫生及護理人員表達產婦拒絕或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的溝通工具。同時,生產計劃書是用來澄清自己價值觀和目標,有人對於生產最大的期待就是「母女/子均安」,但也有人不只是希望平安,更希望自己可以像「人」一樣被對待。所謂像「人」一樣的被對待,就是提供以產婦為中心為照顧環境,利用助產及科技資源,協助產婦以自己的力量完成生產。

關於生產計劃書的意義及重要性,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榮譽教授郭素珍教授表示生產應該以孕/產婦為主體,且她們不是病人,所有的醫療介入都應該讓孕/產婦知情並做選擇或同意,生產經驗會影響孕/產婦的一生,所以應該給予尊重。

放眼其他國家,生產計劃書早已被普遍接受,甚至由政府積極推廣。以英國為例,英國的媽媽手冊裡提供了一個「Your preferences for your baby’s birth」的表格,裡面提出了十項建議準父母先行思考的事情,如:想在哪裡生? 居家生產還是助產所?妳想要誰陪妳生產?萬一要進行剖腹,妳想要誰陪伴等等,鼓勵準父母跟醫護人員討論,甚至是撰寫自己希望的生產計劃。不僅如此,英國健保局網站上除了向準父母解釋什麼是生產計劃書之外,還提供範例格式,只要填好表格印出來就可以;瑞典則是將生產計劃書規劃在提供給準父母參加的產前教育裡,一但提交了生產計劃書給助產師或醫護人員,生產那一天,即便生產當天的助產師與產檢的助產師為不同人,協助生產的助產師仍會主動翻閱孕/產婦的生產計劃書,充分了解及滿足他們的需求。強調自然生產的荷蘭,醫院則會主動提供孕婦一份mother-to-be guide (準媽媽指引),鼓勵準媽媽寫下自己的生產計劃書,並與助產師討論,可見生產計劃書早已是尊重及維護孕/產婦人權的具體作為。

一聽到其他國家的作法,立委林淑芬羨慕的表示如果九年前生產時也有像英國這樣的友善生產措施,她一定會感到很幸福,並重申台灣政府應該負起empower (培力)婦女的責任,讓婦女有充分的選擇權,既然許多國家都有運用生產計劃書,衛福部也應該積極推動。

儘管生產計畫書在國外行之有年,在台灣卻一直未受重視。在台灣,許多孕婦一進到醫院待產,就立刻被綁上胎心音監測器、被要求禁食,接著灌腸、剃陰毛、剪會陰等一連串常規性的醫療介入。提出生產計劃書這個行動不僅使孕/產婦被視為麻煩製造者,還經常被當面拒絕。有孕/產婦想拿生產計劃書跟醫師討論,不料在診間外就被護理師告知「我們醫院不收生產計劃書」,甚至有醫師直接表明「要我收生產計劃書,就請她找別人生」,但也有少數友善的醫師願意仔細與孕/產婦討論生產計劃書、配合孕/產婦的需求,但生產那一天主治醫師因故無法親自接生,接手的醫師卻不願意配合孕/產婦需求的狀況,可想而知孕/產婦在對抗方方面面以效率第一、便於醫院管理為中心的醫療文化裡,以生產計劃書來伸張自己的生育自主權利經常是被犧牲的祭品。而婦產科醫師人力短缺的情況讓本來就不太容易推動的生產計劃書更面臨雪上加霜,孕/產婦擔心沒有醫師願意幫她們接生,更不敢拿出已經寫好的生產計劃書跟醫師討論,以至於只能節節退讓,步步妥協。

關於負面的溝通經驗,身為兩個女兒的媽媽的陳育青表示:「自己的第一胎因為胎位不正又提早破水,生產那一天又是假日,不是由主治醫生接生,接生的醫生也不願意看她的生產計劃書,甚至還非常不屑,這讓她感到很孤單。

為此,婦女新知基金會提出三項訴求,要求醫療院所與政府負起責任,具體保障女性健康權與人權:

一、醫院主動提供生產計畫書範本,積極與產婦溝通生產需求 在台灣,醫事人員往往是孕/產婦擷取孕產知識的重要來源之ㄧ,無論是發送衛教單張或是提供產前教育課程,醫事人員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我們的社會習於服從專業,也懾於專業的權威,因此孕產婦往往不敢對醫生提出要求或質疑。為了有效提升產婦生育自主權,我們要求醫院能承擔起更大的教育與倡議責任,主動提供生產計劃書,並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討論萬一發生無法預期的狀況時可能處理的方式,以利創造孕/產婦正面生產經驗,建立醫事人員與產婦良善的溝通管道。

對於此一訴求,尤美女立委也支持表示,傳統的醫療常規介入,不僅媽媽受苦、胎兒也可能因此受到傷害,醫師也擔負重大壓力,如果由醫院提供生產計劃書,讓醫師與產婦做良好的溝通來減少不必要的介入,尤委員認為這是一個創造醫生、產婦及子女、政府三贏的方式。而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則回應英國政府將生產計劃書放在媽媽手冊裡的做法很好,或許衛福部未來可以考慮。

二、衛福部針對使用生產計劃書之醫院於評鑑上加分 政府針對醫院進行評鑑時,特別重視醫院是否充分告知病人的權利,因此在評鑑指標中列出「明定病人權利的政策或規定,讓病人及家屬充分了解其權利」一項,並將此項列為必要評量之ㄧ,可見台灣政府相當重視病患就醫安全與權利。雖然孕產婦不該被視為病患,但他們仍是醫院所服務的對象,因此她們的就醫安全及權利理當受到尊重與重視,而孕/產婦的生產計劃書則是伸張自己生育選擇、自主權的展現。因此,我們要求衛福部針對主動生產計畫書之醫療院所,於評鑑項目「明定病人權利的政策或規定,讓病人及家屬充分了解其權利」上給以加分鼓勵。對於此項訴求,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則承諾會將評鑑部分帶回醫策會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開會討論。 」

三、衛福部三個月內,調查及公佈使用生產計劃書的友善醫院 維護及倡導孕/產婦的人權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及責任,衛福部應於三個月內調查目前有多少醫療院所使用生產計劃書,並主動與孕/產婦溝通討論,同時將已經在使用生產計劃書的醫療院所名單公佈在衛福部網站上,提供孕/產婦做諮詢及選擇。

針對最後一個要求資訊公開的訴求,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表示將先進行對婦產科醫學界的觀念溝通,未來將有六家醫院即將實施溫柔友善生產的試辦計畫,生產計劃書會是這試辦計劃其中的一環,希望能做出讓其他醫院可遵循的典範,一旦有典範模式,再來做推廣宣導,預計年底可以完成調查及公布。

新聞聯絡人: 婦女新知基金會 培力部主任 陳玫儀 秘書長 林秀怡

主題: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