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反服貿」:反自由貿易的國際見證
加拿大議會與韓國江原大學金太因

2014/03/30

責任主編:孫窮理

「聲援反服貿」:反自由貿易的國際見證

WTO與FTA等新自由主義式的自由貿易協定與區域整合,其獨厚大資本、大財團,侵害基層人民生計的本質,已引起全球基層人民之批評與抵抗。但台灣政府仍以「服貿與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不簽,將有損台灣國際競爭力」的理由,持續哄騙大眾兩岸服貿協議必須儘速審查生效。

3月23日馬英九國際記者會之發言,更無視韓國人民對於韓美、韓中等FTA談判的強烈反彈,刻意說韓國在朝野一致支持下,已經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將無法與韓國競爭,欲以此誤導台灣人民支持兩岸服貿協議儘速通過。

台灣農村陣線與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共同認為這種說法是政府愚弄台灣人民的卑劣手段,同時也羞辱了那些奮力抵抗自由貿易的韓國人民。於是,我們各自將馬英九國際記者會的新聞稿傳給國際反自由貿易團體,請他們提供聲援信以及人民受自由貿易協定侵害的具體資料,以駁斥馬政府的不實說法,並且讓反對與支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民眾,認識自由貿易的真相。

聲援信與相關文章將陸續翻譯、刊載於上下游新聞市集與苦勞網。

第一波是來自韓國與加拿大的聲援信,馬總統於3/23的記者會上,以韓國-加拿大簽署FTA,做為自由貿易的正面舉例。讓我們來看看來自加拿大與韓國的朋友文是如何回應?

加拿大議會(Council of Canadians)支持台灣反服貿運動聲援信

編譯:徐靖旻、陳思穎、陳虹穎、許博任

各位好,

我是擁有十萬會員的加拿大社運團體─加拿大議會的全國主席,同時是水資源正義運動的長期參與者、撰寫好幾本有關水資源與人權著作的作者。

我們已經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共存好些年,見證了其違反民主精神的本質。在許多加拿大透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提出的告訴中,我們的環境和人權永遠都是輸家。

「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賦予跨國企業的權利更甚於人權選出來的政府,讓政府無法引入新的健康、安全和環境規則,因為政府害怕將遭控告要求提出好幾百萬加幣的賠償。任何政府為了保障其勞工、家庭和資源的作為都可能被視為違反企業賺錢的權利,卻成為企業公平競爭的遊戲。

歐洲、澳洲和拉丁美洲的政府正在挑戰整個「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因此所有現在正在討論包括上述企業權利的貿易協定的國家都應該三思。

我代表我們的成員和團隊表示和台灣學運的團結一致,我們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如果我們需要政府來保障人民和這個地球,現在就是時候!我們絕不可以將全民民主的權利讓給大財團的利益。

團結一致! Maude Barlow 加拿大議會 http://www.canadians.org/

韓國金太因博士支持反服貿運動聲援信

金太因(音譯)/韓國國立江原大學國際貿易博士

*作者曾參與中韓FTA談判專家諮詢會議

編譯:徐靖旻、陳思穎、陳虹穎、許博任

我確信韓中FTA生效後,整體經濟產值會成長。但我也確信這些成長將會歸到大企業,而不是中小企業主與農民。我確信對於中小企業跟農民來說,產值會下降。

近日我出席一場FTA專家會議,一位與會的中國專家私下對我說:「我們必須阻止中韓FTA」!他說他已經分析過韓中FTA條文以及對韓國經濟未來20年的影響。他說依據他的分析,大企業確實會從中獲利,但對於中小企業及農人(也包括漁夫與所有農業部門的從業者)而言將有可怕的後果,對韓國整體而言也是不利的。他說韓國人將會失業,因為大企業會把他們的總部與工廠都搬到中國。

這位中國專家認定百分之九十的韓國中小企業將被韓中FTA摧毀,只會擴大韓國的貧富差距。這也代表韓國將會更依賴中國,而許多韓國老百姓將會失去他們的工作。工作機會將跑到中國,而不是韓國。

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必然犧牲韓國的就業機會,摧毀中小企業與農業。將會使韓國依賴中國,並且擴大韓國的貧富差距。

韓美FTA與韓國─歐盟FTA的影響是不同的,因為韓美歐都是OECD國家。在韓中FTA裡,韓國是不利的,因為中國的實力在於初級產業,例如礦業與農業,因此韓中FTA真正的威脅在於韓國的初階產業,而且負面效應將是韓美與韓歐FTA的兩倍。

《自由貿易小百科》:

1.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

(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簡稱ISDS):

ISDS機制賦予投資人提負仲裁之發動權,允許國際投資人能直接以地主國政府為另一方當事人,將投資爭端交付國際仲裁,首見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簡言之,就是賦予外國投資者認為地主國政策違反自由貿易協定,對投資造成阻礙時,直接對地主國提出訴訟、求償的機制。

贊成ISDS者認為使投資人有直接提付仲裁之權利,能加強投資人權益保障,以避免資金外流、促進投資進而達成經濟成長之目的。但ISDS實際執行多年之後,許多問題逐漸浮出檯面。當中投資人與國家之糾紛屬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平衡,應屬地主國國內憲法賦予國內法庭之權力,卻由國際仲裁庭取代,部分仲裁庭甚至可以發出禁制令禁止國內判決之執行,被認為是侵害地主國憲法權力分立的精神。

ISDS更受爭議之處在於可能侵害地主國政府法規制定權限,以及伴隨而來的寒蟬效應。由於地主國制定社福與環境政策時,有可能會被外國投資人以侵害投資權利為由交付仲裁、求償,賠償金額往往十分龐大,地主國為避免訟累與賠償,即有可能放棄該政策,形成寒蟬效應。因此ISDS被認為會侵害地主國的民主,剝奪地主國政府本於主權管理領土內企業的權限。其中以環境政策最受影響,以加拿大政府在NAFTA底下被訴之案件,有四分之一皆跟環境政策有關。

資料來源:《投資人與地主國間爭端解決機制之反思》,李宜芳,經貿法訊第146期,2013/04/25。 http://www.tradelaw.nccu.edu.tw/success.htm

2.中韓自由貿易協定 (The Korea-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中韓FTA):

李明博政府於2012年1月宣布和中國展開中韓FTA的談判,第一次的談判將於同年5月,南韓政府結束國內的意見徵詢、評估報告等程序後開始。今年(2014)3月21日雙方在北京展開第十輪協商,但礙於中國不同意韓國要求減免石化與鋼鐵關稅、韓國不滿中國要求擴大開放國內的農畜產市場,協商結果無任何進展。

民間觀點:

韓國在9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下,加速開放國內市場,先後與智利、美國、歐盟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一波波開放政策之下,國內的工業與農業人口的衝擊甚劇,工農團體因而成為民間最大的反對力量之一。他們除了彼此串連,動員地方的農民與工會至首爾(或談判會場)抗議之外,也訴求國外社運團體的支持。

韓國農民聯盟(Korean Peasant League, KPL)多次在農民之路(La Via Compesina,一國際性農民運動組織)的相關會議中,提到韓國和其他國家的FTA內容對國內農、漁產業的衝擊。以國內抗爭將近4年的韓美FTA為例,因為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與貿易壁壘的降低,國內農產品市場每年將損失兩兆美元的產值,嚴重衝擊他們的生計。不過他們也提到說,相比起來,他們更擔心中韓FTA的簽訂。韓國與中國因為區域相鄰,農產品的特性與種類更為相似,屆時,農民將因為廉價的中國農產品的傾銷,喪失競爭力。因此,像是在2012年雙方在濟州島舉行第二輪談判時,韓國農民聯盟以及韓國女農聯盟(Korean Women Peasant Association, KWPA )等團體在場外遊行、示威與抗議,女農聯盟的代表亦闖入場內,拉起布條並呼喊口號。農民團體認為,政府在談判時,並未讓民眾充分了解協定的內容、衝擊以及談判過程,許多的資訊都是不公開的;至於所謂的優惠,它不存在於像農業這樣的弱勢部門,政府口中的優惠對象也不會是農業人口,而是在自由貿易下、掌握資本以及各種優惠稅率的大財團。

資料來源: YonhapNews Agency. 2014. “Negotiations for S. Korea-China FTA close with little progress.” March 21, in http://english.yonhapnews.co.kr/national/2014/03/21/8/0301000000AEN20140...,

KOA. 2007. “The struggle against neoliberalism in South Korea: history and lessons” July, in http://www.bilaterals.org/?the-struggle-against-neoliberalism&lang=en

LVC. 2012. “South Korea, conclusions from Regional Strategy Meeting against FTAs.” July 30, in http://viacampesina.org/en/index.php/actions-and-events-mainmenu-26/stop...

加拿大議會聲援信原文:

Hello,

I am the National Chairperson of the Council of Canadians, a large social moment in Canada supported by 100,000 Canadians. I am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the fight for water justice everywhere and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on the human right to water.

We have lived with the investor state provisio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for many years now and can attest to their undemocratic nature. Canada has been on the losing end of many NAFTA challenges that have negatively affected our environment and human rights.

Investor state deals giv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ore rights than governments and the people who elected them. They prevent governments from introducing new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ules out of fear of being sued for millions of dollars in compensation. Anything a government does in order to protect its workers, families and resources that is seen as a violation of the corporate right to profit is fair game for these companies.

Governments in Europe, Australia and Latin America are challenging the whole concept of investor state and so it is imperative that countries now contemplating trade deals that include those rights of corporations think again.

On behalf of all our members and team, we send solidarity and strength. You are on the right side of history. If ever we need governments to step in to protect people and the planet, this is the time! We must not turn over our democratic rights to large corporate interests.

In solidarity

Maude Barlow

The Council of Canadians http://www.canadians.org/

金太因原文:

Kim Taein, PhD, International Trade, 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Korea-China FTA, total economic volume will increase. I am sure. But these gains will go to large companies, not to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mployers and not to people working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Fo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usinesses, and for farmers, volume will decrease. I am sure.

At a recent meeting of FTA experts which I attended, a seminar attendee who is an expert on China said to me privately, "We have to stop the China-Korea FTA." It's true that big companies will benefit but, he said that he had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Korea-China FT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Korean economy over the next two decades. He said that the result for Korea would be terrible fo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usinesses and for farmers (and fishermen, all those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bad for Korea as a whole. He said that the Korean people will lose jobs because big companies offices and factories will all move to China.

He (the China expert) is sure of this. He is certain that 90% of Korea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usinesses will be destroyed by the FTA. This will only increase the wealth gap in Korea. It also means means that Korea will depend heavily on China. And that many ordinary Koreans will lose their jobs. Jobs will go to China, not to Korea.

The FTA with China will absolutely cost Korea jobs, and destro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usiness and agriculture. It will make Korea dependent on China and will increase Korea's wealth gap.

In the case of the Korea-US, and Korea-EU FTAs, the effect was different because all countries involved are OECD nations. In a Korea-China FTA, Korea is disadvantaged because China's strengths lie in primary industries such as mining and agriculture. So, the real danger in the Korea-China FTA is for Korean primary industries.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for Korea will be double those of the Korea-US or Korea-EU FTAs.

回應

為什麼支持服務貿易協定,也不該讓他草率通過?
2014/03/18 埃西亞商會

你聽過台大鄭秀玲系主任關於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論述嗎?
http://homepage.ntu.edu.tw/~ntuperc/conference-1-files/20130725_3_1.pdf
這個投影片中提到所謂的史提格里茲三原則,或是史提格里茲教授對自由貿易協定的看法,其實大部分是非常有問題的。沒錯,史提格里茲身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但並不代表他的論點是可以通過學術考驗的。(而且事實上,那個獎根本不是真正的諾貝爾獎,諾貝爾本人並未指定設立此種獎項,這是瑞典官方另外設立的獎。)
史提格里茲的三原則指出,如果自由貿易協定不能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不應該簽署,否則就會妨害國家社會的利益。這三個原則中,第一個原則是『任何自由貿易必須是對等的』(First, any trade agreement has to be symmetrical)。
第一個條件,就差不多把99.9999%的自由貿易協定(包含目前絕大多數工業國已經加入的WTO)給打了一巴掌。自由貿易協定的條文、簽署國的經濟體規模、經濟法規的自由度要對等,幾乎是無稽之談-如果有讀者找得出符合條件的國家,還請務必通知我。
但這並不是這一條的問題根本。自由貿易的目的是透過比較優勢的分工,讓彼此互蒙其利;舉過去二十年來說,台灣承接了來自日本的部份生產過程,而中國則承接了部份來自台灣的生產過程。臺灣、日本都因此失去大量的工作機會,但相對地卻擁有了全世界最安穩低廉的物價。台灣人這兩三年對物價非常敏感、痛苦,其實原因正是我們物價上漲幅度一直都很低、是全世界先進國數一數二低的,因此只要多漲一點點就會覺得世界毀滅。如果跟中國依樣動輒6%、7%,就算多個1%也感覺不出差異。
台日的所得上漲有限,但實際上的物價卻是劇烈地下滑。讀者們應該都知道,在小時候電腦主機多麼昂貴,功能卻十分貧乏。過去二十年來工業生產流程的改善,讓電子設備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功能大幅度地改善。實際上重度依賴電子設備的台日民眾,生活水平就是靠著全球貿易分工辦到的。而因為重度地依賴,我們改善的幅度遠較中國或落後國家來的高。只是,由於這些東西的價格沒漲,我們的消費數字根本不會上升到哪去,因此產生了台日民眾生活水平沒改善的錯覺。
而為什麼可以靠著貿易分工得到這個效果?因為各個經濟體各有所長,美日擅長先進技術、台韓擅長生產流程的改善(從日本人身上學來的"cost down"(註一)),還有製造業用工具機台;中國人則...你知道的,總之負責以低廉價格生產。
最後的成果便是互蒙其利,中國人得以藉此大幅賺取代工收入,改善原本赤貧的生活;台日美韓這些先進國家,則得到價格不變、功能卻急速進步的電子產品,以及廉價的生活必需品。
若不是各個經濟體間性質各異,根本不會有這種互助共榮的榮景。想像一下如果各個經濟體長得完全一樣、規模一樣、特性一樣、工資一樣,那所謂的自由貿易,不過就是把一堵牆拿掉的效果而已。若是在這種前提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許多經濟發展的後進國都難有翻身的機會了。
那為什麼史提格里茲會提出這條?因為這條可以有效地把99.9999%的自由貿易協定都打上不及格的分數,其實等於是在間接主張不要自由貿易協定。但作為經濟學家,他不敢直接說出這話。
然而這代表我們該接受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嗎?我們可以考慮接受,但不該在這個狀態下通過協定。
並不是第二條所云,這個協定有妨礙國家利益之嫌;這個協定是否真的商業利益凌駕在國家利益之上,眾說紛紜,以一個團購社團(是的,這篇文章原本是刊在團購社團 埃西亞商會上,也請各位朋友如果要轉貼,鼓起勇氣順手在FB上轉貼,畢竟FB的觀眾比較傾向一般大眾)不敢妄自論斷。
也不是第三條所云,談判過程應該透明公開。以美國而言,在小布希政權期間,曾得到國會授權,可以包裹式進行貿易談判。這是因為,如果談完了才回去給國會逐條表決,等於告訴談判對手我們都是談好玩的啦,如此一來在談判上會處於絕對劣勢。故史提格里茲的第二三條原則,都是在用欠缺具體共識的價值觀在評斷自由貿易協定的好壞。
這樣說起來,既然無法用這三條來評斷自由貿易協定的好壞,豈不是接下來把整包服務貿易協定一口氣付諸表決,表決完就解決了嗎?
http://4.bp.blogspot.com/-29AWxQwXHlw/UyfrcASes0I/AAAAAAAACgY/PTD7rSI6iM...
並非如此。上面的圖片便是我們的國會立法院的院長王金平與副院長洪秀柱,以及執政黨黨鞭林鴻池簽名,向全國民眾負責,他們決定應該要逐條表決。照理來講,沒有國會授權就包裹式進行談判得到的服務貿易協定,根本就沒有任何效力。但為符合臺灣人隨便敷衍的習性,就當作事後補追認也可以接受。
只是行政院竟然為了怕面對民意,打算跳過已經簽署書面條文要逐條審查的決議,甚至害怕付諸表決,打算用行政命令硬來。這已經遠遠凌駕了自由貿易協定好壞與否的討論,而是毀壞民主制度的行為。就算服務貿易協定很好,也要在全體國民多數民意認為好的情況下,才勉強算是取得了最低的通過門檻。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17/361794/
如果認為服務貿易協定好,就該好好說服代表民意的朝野立委:既然這麼好,怕什麼表決?不就作賊心虛,自認怕簽條約簽太爛,不敢表決嗎?
註一:cost down是日本人發明的英文,不要再說台灣人最行了,事實上是從日本人身上抄來的。

反服冒的人有多少是反自由貿易的? 不要把自己的想像當成群眾的真實來誤導老外...

很多老外支持反服貿其實是因為他們反全球化,這和台灣反服貿有根本的不同,絕大部份台灣反服貿的人其實不反對自由貿易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是地球上出了名的強悍,當然要反服貿,這樣才能掐死台灣,讓自己少一個競爭對手!

你的協定,誰的自由?
2014年4月4日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文/作業排排長

國會遭佔領迄今,已堂堂邁向第三週。對於政府是否將在兩岸經濟貿易合作協議(ECFA)下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熱烈的討論還在街頭、網路,以及你我的生活中如野火般遍地延燒。影響所及,不管是朋友之間談出了火氣、或者在論戰當中激出了火花,對向來自我標榜為「貿易立國」的臺灣而言,都可謂是經歷了難得的民主課-雖然這堂可貴的人民自我教育,可能已遲來了4000多天。
時間回到2002年1月1日,正是「台澎金馬關稅特區」(TPKM)繼中國成為WTO第144個正式成員之日。雖然這已是我國宣示將積極爭取美方支持重返GATT的12年後,同一時期,台灣社會更歷經了由威權而民主的激情過程。然而,由於遲未對80年代以降「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大政方針有所反省,黑箱談判中,我國在強權要求下犧牲了特定部門作為入會的入場券(admission ticket);而或出於對冷戰後為國際社會孤立氛圍的過度反應,入會時對其他會員大幅減讓(accession)的立場,如今看來,更是弊大於利。具體而言,我國代工經濟的特性還因貿易協定的鎖定效果更形鞏固;制度依賴的結果,諸多具積極性的政策工具亦無用武之地;由於WTO規則始然,我國日後再向外洽談自由貿易協議的空間也因而壓縮。此次服貿爭議,國人或因事涉中國而驚駭於政府對風險控管的無感及無知,殊不知:未對自由貿易協定保持警覺,其實早是一脈相承。
回顧歷史,固然讓我們感嘆:當年由國、民兩黨共同主導的倉促入會,實在是擠兌了台灣未來的粗糙決定。但放眼海峽對岸,如今讓國人深感威脅的中國,又何嘗不是貿易規則的受害者?簡言之,儘管「發展中國家會員」減讓幅度仍較小,但談判的黑箱,同樣使對岸在不民主的過程中決定了入會及後續自由貿易談判的祭品。此外,由於中國被WTO界定為「非市場經濟體」,在對歐美貿易的爭議處理(Dispute settlement)方面,更常因無法自行認定市場價格而苦吞反傾銷稅的制裁。乃至於海峽兩岸間,多年來,台灣總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由歧視同為WTO後進會員的中國,殊不知:政府在拒絕給予其一般WTO會員應享的貿易待遇之際,實已違反了WTO的「國民待遇」原則(national treatment)。儘管出於不明理由,相關爭議迄未進入WTO的爭議處理程序,然而TPKM亟欲以「貿易正常化」避險,並選擇以兩岸經濟合作貿易架構協議(ECFA)為基礎的方式包裝堆疊,但由於要式行為不完備,其實已使兩岸同陷第三國貿易制裁的雷區。
持平而論,出自對貿易協議規則的陌生暨對中國因素的恐慌,固然使我們無法正確地反省錯誤的開放政策及認識到海峽兩岸的相似處境。然而,更令人感嘆者:盲目的反動,可能還會使我們對由美方強力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喪失戒心,甚至可能主動擁抱合法殖民的枷鎖。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固然持續以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TIFA)為基礎的方式包裝堆疊未來亟欲加入TPP的意圖,然而以「深度經濟整合」為號召的TPP已然使得各談判參與國如坐針氈。儘管由於談判資訊不透明,外界迄今尚僅能就少數外流的機密文件揣測TPP在黑箱中的輪廓,但以下特徵又怎不讓有識者怵目驚心-強國之立法即弱國當然之立法(按:我國著作權修法可為映證)、弱國之行政/司法措施需臣服於經貿架構下的爭議處理機制(按:國際爭議的ICSID即為一例)、專業組織的技術判斷取代公民的正義問題(按:此時此刻的華盛頓,美豬不正循美牛模式強力叩關?)。而對於此一已實質僭越WTO多邊體制、而試圖在雙邊不等關係打造既成事實的政經戰略,生活在台灣的你我、因為分斷體制而對峙的你我、因為自由貿易而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你我,能夠不思考自己在世界體系裡的位置與創造未來的方法嗎?
正因為此情此景,這堂可貴的民主課雖然遲來,但總好過不來。相信台灣社會對於冷戰後的世界秩序、對於新自由主義的全球擴散、對於民主法治的在地生根、對於勞動階級的集體福祉…等議題的討論,會是個好的開始,只因為-因痛而知之益,遠大於樂而無知之害;而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敢與諸君共勉。

你說臺灣擁有了全世界最安穩低廉的物價,是錯的。我覺得很離譜,是什麼讓你如此盲目?

學運要接受檢驗
2014年4月2日 旺報 劉順達(韓國昌信大學名譽教授)

南韓學運與台灣反服貿學運相較,可發現諸多有趣的事實。
第一、學運由政黨幕後策動。過去,南韓由軍人強權執政,犧牲民主與人權習以為常,有利反對黨結合學生、勞工及低收入者與政府抗爭。當時反對黨的勢力微不足道,必須要靠學運。例如有名的419學運,打倒李承晚政府,導致讓軍人朴正熙有機會革命及執政18年。
第二、學運具有正當名分。朴正熙遇刺後,韓人懇切期望由文人執政,但不幸連續出現全斗煥、盧泰愚兩位軍人趁亂掌權。透過學運爭取修改憲法、總統直選,成就了629民主化宣言。
第三、學運偏向意識化。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文人相繼執政,但金大中和盧武鉉意識形態屬於「親北反美」。反對進口美國牛肉事件,一般韓人公認係受意識形態影響。尤其,盧武鉉對簽署韓美FTA也持反對意見,理由是影響農民生計。
第四、學運走向式微。以往,南韓大學學生會均由反對黨支持的學生把持,但現在這種情況不復重見。反對黨即使鼓動學生出走校園街頭示威,也無法再驅使學生衝前鋒。大學生只為就職及未來問題,幾乎塞滿圖書館。
由以上可證明:一、學運已落伍,不符合時代要求。二、經貿合作是國際趨勢,意識形態無法阻擋。三、學運要有正當名分,不能每天漫天喊價、喊「總統出來對話」。

南韓學運已終結 台灣呢?
2014年3月31日 旺報 王崑義(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1990年代以前,在全球要找最凶悍的學運,南韓應該是可以排名第一。當時國際新聞裡時常可以看到南韓的大學生手拿汽油彈,跟持有瓦斯槍的鎮暴警察在街頭對戰。不用問南韓人的看法如何,在台灣的我們都會看得心驚膽跳。
南韓的大學生之所以那麼凶悍,除了民族性之外,也是因為當時南韓就把大學教育當成平民教育,所以套一句台灣教改的口號就是「廣設高中大學」,讓人人都有大學可念。問題來了。人人都是大學生,但當時南韓的經濟發展幾乎是排在「亞洲四小龍」之末,哪裡有那麼多工作提供給大學畢業生呢?當然沒有,所以大學生都面臨畢業就是失業的困境。因此,南韓大學生上街頭跟鎮暴警察對戰,主要還是發洩心中的不滿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恐懼感。
但為何從2000年以後,南韓的學運就很少再看到了呢?當然是南韓政府不斷的拿出資金投資企業,讓企業坐大,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最典型的就是「三星企業」。三星在全球呼風喚雨,而且三星手機打敗歐美,在中國大陸占有率至今都是第一名。
現在呢,三星也來搶台灣的市場。最可笑的是我們有政府股份的「中華電信」要綁約,只能指定使用三星的手機,而不是宏達電。三星是怎麼做到的呢?先問問中華電信的主管吧!而且三星在台灣總部的職員幾乎都是聘用南韓的青年,很多職員也都是攜家帶眷到台灣打拼。
其他南韓的大企業像「現代汽車」很早就在廣州附近設廠,他們也有一半以上的員工是南韓畢業的大學生,而不像台商到大陸投資只是看中大陸廉價的勞動力。這是台灣跟南韓已經沒法比的地方。
南韓因為鼓勵大企業帶著年輕人去全球闖蕩,不只解決了南韓大學生太多的問題,也解決了他們不斷在街頭上跟鎮暴警察丟汽油彈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其實就是「廣設高中大學」教改的後遺症,讓台灣變成1990年代以前的南韓。而且這一群領導學運的學生,他們都已經念到研究所了,還因為意識型態偏綠、偏獨,就鼓動那些還在念大學的學弟妹們跟著他們封鎖全球化通往世界的道路。
所以「太陽花世代」比不上南韓青年,也比不上「野百合學運」。起碼「野百合學運」是要改造威權體制,讓台灣加速民主化。但是「太陽花學運」所喊出的口號,跟民進黨的「反中心態」是一樣的,缺少了一些走向全球的氣魄,甚至可能變成今年民進黨打七合一選戰的馬前卒。
「太陽花世代」悲哀的是沒有意志跟著台積電、鴻海去闖蕩世界,反而擔心《服貿協議》過關會有一大堆大陸勞工來台灣跟他們搶22k的台幣。其實,在大陸幾個重點城市,像上海,沒有拿出22k人民幣,根本就請不到重點大學的學生。如果因為《兩岸服貿協議》通過真的會有大陸勞工來搶我們的22k台幣,為何台灣青年就沒有意志去搶他們22k人民幣的工作呢?因此,「太陽花世代」這種缺乏像父執輩可以拿著007手提箱到世界闖蕩的意志,怎麼好意思在美國的《紐約時報》大做廣告呢?捫心問問自己為什麼吧!

我只能說:我還是要跟某種形式的自由貿易打交道。如果反服貿的出發點是為了左派所訴求的反資本殖民浪潮,我鼓勵太陽花:一天不用三大OS上網,一天不喝外來咖啡,一週不看洋片,一個月不搭捷運,一年不坐進口車,出國也不搭乘波音與Airbus飛機看看。如果你辦不到,別跟我說你反FTA。
如果你還在玩幼稚黑箱30秒,不要被我抓到你沒在研究兩岸貿易的Terms of Trade曲線。如果你還在講對岸有幾百顆飛彈對準我們,請你將對準美國的核彈算一算,然後試圖要歐巴馬退回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看他會不會盯著你像看動物園的猩猩?
也請你將航越日本海的中國潛艦算一算,然後要屈躬哈腰的安倍晉三不准參加今年的APEC,看勇敢的桃太郎會不會把你的頭移開、叫你閃邊尿尿去?
---- 2014/11/11 王大師plurk (http://www.plurk.com/p/kj6i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