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探求:貨櫃碼頭罷工專題】波濤下的暗湧──略論碼頭工潮的成敗得失

2014/01/02
*編按:這是《跨時》在2013年四月號發表,有關當時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工潮的一個評論專題。 貨櫃碼頭罷工專題簡介 這項專題由兩篇文章組成。第一篇〈波濤下的暗湧〉,嘗試通過確定碼頭工潮的一些基本事實,特別是碼頭上三大工會勢力分佈、罷工工人的組織和工會的鬥爭策略,去為這 次工潮的成敗做一個簡單的初步分析。第二篇〈堤岸上的海市蜃樓〉,通過評述罷工領 導者和支持者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言論,揭示這次工潮被賦予的政治意義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事實的「改造」。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希望讀者可以參考一個事實。在工潮期間,罷工領導和支持者有 兩個常見的、一體兩面的説想法:一是被臨立會廢除的「集體談判法」可以讓這次工潮得 到更妥善的解決;二是外國的集體談判制度,比香港優越之餘,還促進勞資融洽和經濟發展。 臨立會廢除的「集體談判法」,規定有50名或以上雇員的企業,需要承認得到25%僱員 支持的工會為集體談判對象。因此,在這次工潮之中,這部法律可以迫使永豐和高寳寶 承認工會為談判對象,但不會使HIT就範。當然,談判權並不等於資方必須接受工人要 求,談判的結果是由勞資力量對比決定的。 在被普遍認為爲是勞動法規典範的歐洲,勞動三權有法定地位,被承認為「基本的社會權利」。然而,歐洲法院在2007年和2008年期間在被稱爲「Laval四部曲」1的一系列著名的 判決中,判定勞動力價格較便宜的成員國的企業,在向勞動力價格較高的成員國派遣工 人時,只會被《外派工人指令》2所規定的「核心最低標準」約束,而不需要履行個別企 業的勞資集體談判協議;而因爲貨物、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是歐洲共同市場的 根本自由,工會為迫使派遣工人的外國企業履行本地現存的集體協議(除非它是本地全 國通行的最低標準)而實行工業行動,是不法的行為爲。換句話說,就是勞動力價格較高 的成員國的企業,可以通過外判工序給勞動力較低的成員國的企業,迴避甚至取消此前 的勞資集體協議,用本國的最低工資雇傭外來工人。 由此可見,即使在「最進步的」資本主義之下,工人的法定權益,還是從屬於資本累積 的考慮。而法定權益,一般只規定所謂最低標準。工人要爭取更高的待遇,就只能依靠 自己的組織力量,迫使資方談判。在地域不平等的情況之下,資方還可以通過引入廉價 外勞迴避集體協議,操控排外民粹使本勞外勞互鬥。要抵制資本主義及其法律所施加的 各種限制,工人就必須加強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組織力量,抛摒棄狹隘的本位思想,跨越國 境地聯合起來。 我們盡力探求事實、不懈奮鬥,希望迎來勞苦大衆眾的出頭天。 註釋: [1] Case C-438/05, Viking Line ABP v The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 The Finnish Seaman’s Union, Judgment of 11 December 2007, [2008] IRLR 143;Case C-341/05, Laval un Partneri Ltd v Svenska Byggnadsarbetareförbundet, Judgment of 18 December 2007, [2008] IRLR 160;Case C-346/06, Dirk Rüffert v Land Niedersachsen, Judgment of 3 April 2008, [2008] IRLR 467;Case C-319/06, European Commission v Luxembourg, Judgment of 19 June 2008, [2009] IRLR 388. [2] 96/71/EC指令 評論一:張本清、葉傑珂〈波濤下的暗湧──略論碼頭工潮的成敗得失〉 評論二:趙平復、孟倫〈堤岸上的海市蜃樓──簡評兩種工潮報導和論述〉 波濤下的暗湧──略論碼頭工潮的成敗得失 張本清、葉傑珂 「獨立工運的一個嚴重的盲點是職場組織能力薄弱。」 「我們可以用『危機介入』四個字總結工委會及職工盟 過去數十年的組織策略。在危機發生期間工會人數會大 幅增加,但危機過後一兩年會員人數就大幅滑落。」 摘自《團結不折彎—香港獨立工運尋索40年》結語1 碼頭環境封閉,入行要靠朋友介紹,加上外判制度和特長工時,外人難以知悉內裡乾坤。這次罷工,是窺探碼頭工運狀況的難得機會。就此,筆者訪問罷工工人和組織碼頭工人的三大聯會的負責人。2本文嘗試通過確定一些基本事實,來分析這次工潮的成敗。 三大聯會在碼頭上的勢力分佈 勞工處的統計,僅顯示各工會的會員總數,並沒有提供會員分佈的資料,關於HIT碼頭工會勢力分佈的權威數據,並不存在。綜合媒體報導和訪問三大聯會負責人得到的資訊:在工潮前夕,HIT經營的碼頭上,各工會的勢力分佈大致上是——工聯會:約二三百名,主要為內運車司機;勞聯的三個屬會,合共約六百名,主要為HIT直屬員工;職工盟,約二三百名,主要為外判碼頭工人,罷工期間上升至約六百人左右。三大聯會的會員人數,不足HIT碼頭員工總數的一半。可見,要發動能夠迅速癱瘓碼頭運作的工業行動,不但需要三個聯會的合作,還需要密集、持久的組織運動壯大工運在碼頭的實力(如2010年職工盟屬下的國泰工會在機場進行的「馬拉松式」、「人釘人」招募會員運動3)。而任何一個工會獨自行動,都不能嚴重影響資方利益、迫使資方與工會談判。 主要由工聯會組織的內運車司機,分別由十多個小型外判商僱用,司機和僱主關係密切之餘,市場上也存在大量替代勞動力,故此不會輕言罷工。職工盟在罷工初期曾向內運車司機派發傳單,呼籲他們集體請病假4,無疾而終;勞聯組織的HIT直屬吊機手,工資待遇比外判工人優越很多,正常情況下難以單純為後者的權益而罷工。這次因為HIT拒絕回應勞聯恢復加時補水的要求,命令其會員接替罷工吊機手的工作,勞聯在罷工開始時呼籲會員不要配合資方要求,更在4月4日至19日期間按章工作5;職工盟組織多年的外判碼頭工人,則因高工時、低工資的長期壓迫和人際網絡等原因,多數不參加任何工會。 三個聯會的不同政治取向,使情勢更為複雜。職工盟碼頭工會總幹事何偉航在4月4日接受我們訪問時稱,工聯會是出賣工人利益的工賊團體,沒有任何商議和合作的餘地。何承認勞聯是職工盟的加盟團體,兩會也是國際交通運輸工人聯盟(ITF)的成員,職工盟和勞聯也組成「碼頭工人協調委員會」(協調委),但何認為協調委只有交換情報的作用,並沒有協調工業行動的可能。何以個人名義指,勞聯有同資方勾結的內鬼、工人立場不穩,也不會進行工業行動。左翼21以何提供的資料為基礎,撰文指控勞聯和工聯會是資方控制的「黃色工會」6。勞聯的協調委統籌幹事冼曉昕在3月30日書面回答我們的問題,說協調委在2010年成立,目的「是希望工會不要各自為政,團結一致為工人爭取改善待遇」、「希望團結、協調各工會的工作,以及協商各種聯合行動的可行方案。」希望它可以繼續維持下去,並指勞聯和何偉航的工會一直有緊密的聯絡和合作。對於左翼21撰文攻擊勞聯,冼的回應是「我想是他們不知就裡吧。發出訊息的是學生,他們搞錯了,以為我們與工聯會有很多聯繫。既然僱主拒絕和我們談判,我們又怎會是黃色工會呢?」對於協調委會不會邀請工聯會屬會參加,冼表示不拒絕同任何工會合作,但要看時間和契機,希望建立穩定有效的協調機制,工聯會如果願意協商,他們是歡迎的。 罷工工人的組織狀況 左翼21在4月7日發表〈碼頭工會的戰鬥性是怎樣煉成的? 〉7一文, 敘述資深職工盟會員和工會理事對外判工運的回顧。文章指,十八年前職工盟曾領導約300名外判工人罷工。一天後,HIT解除外判公司合約,將工人轉移到自己成立的新外判公司,並減少人手、增加工作配額和大幅削減工資。經此慘敗,外判工運陷入長期停滯。到2006年,職工盟才建立了碼頭工會。 受訪者稱,2011年職工盟向永豐和現創要求船邊工人加薪200元,資方拒絕談判。工會後來得到400多名工人積極回應團結行動的號召,HIT和中遠才要求外判商平息爭議,同意加薪200元。儘管最後少付45元,仍然激勵了不少工人。文章稱,2011年職工盟主張吊機手加薪100元,工聯會得知後立即與HIT閉門會議,次日即通告達成60元協議,據說令工人大失所望。職工盟在2012年嘗試組織動員工人要求加薪,但因工人不積極回應而失敗,有工人指工會失職云云。可見工會訴求的效力,同它可以凝聚的工人支持成正比。同樣,《爽報》4月5日報導8,這次工潮的三名核心組織者,過去曾分別向三大聯會和街工求助,但資方一概拒絕回應。三人遂投向職工盟,後者策動了一系列陳情抗議,資方還是沒有理睬,最後職工盟發動了3月28日的罷工。 3月25日,職工盟和學聯領導開會,稱將會在該周內發動罷工,開始時會大概有150人參加9。何偉航在4月4日接受我們訪問時表示,其工會有1000多名會員,還有2000人「未續會」(王宇來說有700名會員10)。綜合媒體報導和職工盟宣佈,罷工的最高潮有約500人參加。按何的數字,會員參與率是50%,按王的數字,則是約70%。職工盟公佈,4月2日第一次派發罷工津貼的領取人數是468,之後是426人,第四次派發時是418,4月15日第五次派發有約410餘人,到5月13日最後一次的349人(工會稱另有約40人會稍後領取)11。以此推算,中途復工者的比率在17%至25%之間。 《明報》4月16日報導,三個罷工工種共有約1620人,其中外判者約1120人,約430人參與罷工,佔外判工種約38 . 4%。永豐(橋邊理貨員)有約63.5%僱員罷工,後來結業的高寶(吊機)罷工率近94%,一直拒絕參加談判的培記和聯榮(吊機和理貨)則只有約18.8%僱員罷工12。有約400名員工的現創,因在罷工第二日的3月29日抛出每年加薪9.8%、加兩年的方案,使幾十名罷工者全部復工13。5月2日,約80名現創工人不滿資方拖延發表加薪通告,參加罷工,使罷工人數增至約500人14。5月3日,資方公佈9.8%加4000元獎金最後通牒,部分罷工者開始自行復工15。5月4日,罷工工人大會拒絕接受。5月6日,資方向政府書面確定9.8%,工會同工人協商決定結束罷工。以此推算,在5月3日至5月6日期間,有25%至35%罷工者復工。可見李卓人在5月7日接受港台訪問時稱,工會了解難以有更多工人參加罷工、持續下去會令工潮瓦解的說法,並非虛言16。 總結以上,職工盟這次動員到一半至七成會員參與罷工,罷工的中堅有300多人,同十八年前慘敗的人數相若。其間嚴重影響兩個外判商,但未能迫使大老闆HIT就範。對結束工潮起重要作用的現創罷工者,曾在罷工的第二天復工,在資方發佈最後通牒後亦急速復工,似非工會的忠實支持者。職工盟堅持的23%,最後亦被資方的9.8%擊潰。 從加薪要求變動看職工盟的策略 4月13日《蘋果日報》引述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提供的資料,稱工盟在2012年5月至6月期間,通過電話問卷調查和四次茶敘,共收集到約200名工人的意見,形成要求加薪10%的共識17。職工盟在2012年8月要求加薪10%。勞聯網站稱,他們在2012年7月至8月期間,發出了1000餘份問卷,收回696份有效回應,其中約一半希望加薪至少10%,另四成希望加薪要高於通脹18。在2013年1月30日,職工盟和勞聯以協調委名義要求外判工加薪12%,恢復加時補水和改善待遇等一系列要求19。 在3月18日,何偉航去信HIT,要求加薪23%20。3月28日罷工開始,職工盟聲明要求「尊嚴加薪」21,左翼21提出15%的說法22。4月4日,李卓人在無線節目中提出20%23,《南華早報》有17%的報導24。到罷工後期,職工盟稱23%不是底線,爭取雙位數字增幅25,即變相打對折。最終結束工潮的,是資方強制的9.8%。 工聯會在2012年8月要求加薪10%,在2013年4月10日同勞聯協調,聯合要求12%26。職工盟的底線是雙位數增幅,最終被迫接受9.8%,那又為何不願意同另外兩個聯會協調,共同面對資方呢? 面對類似的質疑,「碼頭的辛酸」在5月9日發表了一則動態,稱23%是「2012年12月27日一個勞聯加職工盟的碼頭研討會上,一個員工提出的……席間十幾個人都聽到……咁呀人哥就好民主,咁工友話23就23好順大家意願唔係咩騎劫」。27儘管李卓人採納了這個方案,職工盟之後仍和勞聯以協調委名義要求加薪12%。在3月18日,它才正式要求23%。罷工開始後,不少加入的工人並不知道工會提出的價碼,23%是在4月6日大會上才確定的「談判底線」。此後,職工盟的主要策略,是要求資方「盡快與真正代表工人的工會代表展開薪酬談判」28,仿佛職工盟是碼頭上唯一的工會,並堅決拒絕勞聯協調三大聯會共同談判的建議,甚至指工聯會不代表任何碼頭工人。 對於這種奇怪情況的唯一合理的解釋,是職工盟的領導層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23%造成建制派工會爭取不力的惡劣形象,並期待通過社會輿論超越它在碼頭上的組織劣勢,迫使資方給與職工盟獨佔談判權。 罷工工人希望資方書面落實加薪和改善待遇,職工盟希望獲得獨佔談判權。當前者意識到沒有可能抵制資方的最後通牒,而後者知道資方沒有可能承認它的時候,23%就完全失去用處了。5月8日,當部分罷工工人認為9.8%方案搶走了他們的拉纜錢和膳食津貼的時候,職工盟碼頭工會幹事王宇來向港台表示,大部分工人都知道9.8%已經包括了所有津貼(即明白9.8%實際上只比5 % + 2 %每月多50元),工會仍會安排工人復工,不會勉強不接受的人29。至截稿前,約15名罷工工人辭職,百多名高寶機手約一半待業、一半轉行30,即罷工中堅分子約三成失業或離職,這所謂「半杯水勝利」,可謂十分慘烈。 結論:從探求真實開始,謀求統一壯大工運之路 以左翼21和學聯為首的青年學生,積極聲援工潮。學生認同自己也是勞動者,關注支持工運,這是積極的發展,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就是聲援青年普遍認為只要不斷宣傳資方不仁不義、維持罷工工人士氣,就可以得到勝利。所謂「李有金權,我有良心」、「撐到底,撐到入海底」,甚至強調「工人唔怕俾人炒,唔想返入去」31。從罷工的目的和困難,以至綜合各方面的訪問來看,工人的思想不可能是部分學生所想像的這麽簡單。罷工者多次指出,「返到入去就叫贏」。「不再回去」當然不是罷工的目的,而是最壞的打算。工人知道即使成功加薪、改善待遇,資方還是有辦法壓迫他們。罷工者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的處境。在5月3日資方發出最後通牒時,一些青年聲援者期待工人「撐到底」,以為再投入的現創工人是罷工走向勝利的先兆。事實上,工人和工會都知道工潮已經陷入崩潰的邊緣,再沒有可能達成勞資協議。 如上所述,職工盟以奪取獨佔談判權的路線領導這次工潮,最後被資方的最後通牒瓦解。面對這個困境,除了「半杯水勝利」說之外,也有人稱「考慮到要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 最終沒有被擊倒, 也難再予苛責。」32 從硬說「贏了一半」,到「沒有輸」,不是拒絕承擔政治責任,就是拒絕反思職工盟領導路線的表現。現在說「工人基本仍可以回到過去工作場地,保存實力,以後可以繼續組織其他沒有參與今次罷工和新入行的工人」,但當初又為何冀望社會輿論可以奪取只有強大的職場組織才可以奪取的勝利?又為何堅決否定其它工會的代表性,拒絕協調合作的建議,要求資方只承認職工盟? 5月2 0日,職工盟召開記者會,指控工聯會去年年底宣佈與建築業資方協議加薪5%至30%,是欺騙工人,「建造地盤職工總會幹事麥德正認為,工聯會定出加幅時,並無考慮僱主實際肯加薪多少,以及工人集體議價能力可取得的加幅,亦無考慮外判制下層層剝削,即使定出行價,外判商不理會。」33這裡不討論建築業爭議的是非,但可以肯定的是,麥德正關於工會制定加薪方案時,必須要考慮資方底線和工人實力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事實上,職工盟最有實力的、多次為會員爭取重要勝利的屬會,如教協和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都建立在高入會率和有力職場組織的基礎之上。 在這次碼頭工潮表面的大風大浪之下,潛藏着激流暗湧。建立統一強大的左翼工運任重道遠,在可見的將來工運分裂對立的格局不會有根本的改變。然而,關心工運前途的人們,即使不能督促三大聯會就基本的工人權益建立局部和臨時的統一戰線,也應該抵制來自任何一方的無原則撕裂和對立行為。改變現實,要從探求和解釋現實開始。 註釋 [1]潘文翰等著《團結不折彎——香港獨立工運尋索40年》,進一步,2012 年,287-288頁。 [2]篇幅有限,詳情見《跨時》網站不日發佈之訪問內容。 [3]前揭書,246頁。 [4]〈【碼頭工潮】有工會派單張 籲貨車司機集體病假〉,《蘋果日報》 ,2013月4月6日:http://tinyurl.com/ojddb97 [5]勞聯在4月4日起開始按章工作,要求超時補水1.5倍等訴求。直至4月19 日,由於資方答允提供超時補水1.4倍,並由部門主管向工程部員工解釋補 假問題,在勞聯諮詢員工後,大部份人接受方案,故結束按章工作。 http://tinyurl.com/ogbco9x [6]見〈【誠哥暗黑帝國──碼頭工人抗爭專題】海洋上的背叛者──黃色工 會〉 http://tinyurl.com/onrhy4w [7]http://tiny.cc/5ozavw [8]〈專題人物:怪獸三人組 搞起碼頭風雲〉,《爽報》,2013年4月5日: http://tinyurl.com/pggo6er [9]學聯領導人在當天用社交媒體向社運團體傳發此項訊息 [10]王700人的說法見:http://www.labornotes.org/2013/05/hong-kongdockers-claim-victory [11]第一、二次罷工基金人數見4 月7 日T V B 節目《講清講楚》李卓人的專 訪:http://www.youtube.com/watch?v=92tivkdk_y0 第四次罷工基金人數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 art/20130413/18226532 第五次罷工基金人數來源: http://tinyurl.com/p33g4ol 最後一次罷工基金人數來源: http://tinyurl.com/p4botgj [12]相關報導 http://tinyurl.com/p3lp8kq 有關圖片 http://tinyurl.com/qfhzddq [13]〈一外判讓步 碼頭工人備持久戰〉,《明報》,2013年3月30日: http://tinyurl.com/ou5zsxn [14]〈加薪無兌現 現創80人罷工〉,《星島日報》,2013年5月3日: http://tinyurl.com/qah72u4 [15] 5月7日《蘋果日報》報導,稱5月4日大會只有約六成罷工者要求繼續罷 工,5月6日大會,九成罷工者要求復工。工會擔心分歧使罷工瓦解,所以同意復 工。5月2日現創約80人加入罷工後,何偉航稱共有約530人罷工。職工盟最後派 發罷工資助給349至389人。以此推算,在5月3日至6日期間,1/4至約四成的罷 工者自行復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07/18252070 [16]〈李卓人:外判商願提供加薪書面承諾是轉捩點〉 http://rthk.hk/rthk/news/clocal/news.htm?clocal&20130507&55&920185 [17]〈隔牆有耳: 兩大工會 碼頭決戰〉,《蘋果日報》 ,2013年4月13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 art/20130413/18226652 [18]〈要求碼頭運輸業正視加薪、加班補水及食飯鐘問題〉 http://tinyurl.com/qg9eydh [19]〈碼頭工盼薪金追回沙士前水平〉: http://tinyurl.com/o3anvu7 [20]「碼頭的辛酸」3月18日圖片: http://tinyurl.com/nlx9wqh [21]職工盟3月28日聲明: http://tinyurl.com/noj7kt6 [22]詳情可看左翼21的影片: http://tinyurl.com/blzp426 [23]4月4日無綫節目《東張西望》的訪問: http://tinyurl.com/pw7l4fo [24]‘Member of Beijing-loyalist FTU part of contractor’s managemen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4/4/2013 http://tinyurl.com/ovaueul [25]〈勞資談判有進展 明午再續〉,《東方日報》,2013年 5月1日 http://tinyurl.com/njtvycd [26]工聯會與勞聯聯合與資方談判,並於會前達成了一致的加 薪要求,即12%。 http://tinyurl.com/pwavz93 [27]參見「碼頭的辛酸」 http://tinyurl.com/qb4m5za [28] [聯署聲明]反對無盡剝削 還我勞動尊嚴 聲援葵青貨櫃碼頭罷工工 友 http://left21.hk/wp/2013/03/petition-hit/ [29]王宇來的說法: http://tinyurl.com/ofetr8b 相差50元的計算: http://tinyurl.com/nqazlka [30]〈碼頭高寶機手半數轉行〉 http://tinyurl.com/pzq7kbl [31]通常都是參與學生的面書上出現,不過亦有類似的文章,如:〈碼 頭罷工運動的兩個危機:工運不能外判、堅拒失敗主義〉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6074 [32] 〈碼頭罷工結束的感想─ ─ 兼個人回應對職工盟的有關批評〉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6547 [33]〈聲稱助加薪三成 實質最高16% 職工盟:工聯會呃工人〉 http://tinyurl.com/or72yel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