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會住宅中和動土
社宅盟批為騙局一場

2013/12/04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王顥中

社宅盟3日召開記者會批評內政部的社宅推動草案。(攝影:陳韋綸)

2011年行政院核定「社會住宅短期推動方案」,選定台北市松山寶清段、萬華青年段,以及新北市中和秀峰段、三重大同南段、大安段共五處,採中央提供土地,地方政府興辦的方式,興建社會住宅。昨天(12/3)中和的「青年社會住宅」率先舉行動工典禮,但卻遭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批評效果有限,是「騙局一場」的「假社會住宅」。

新北市這三處社會青年住宅,是採BOT方式,由捷運新店機廠聯合開發案「美河市」的建商日勝生得標,日勝生董事長林顯榮表示,整體土地開發將以「三成出售、七成出租」方式運用,最先動工的中和段基地,預計興建1,108戶,978戶限定年齡20至40歲者優先承租,當中的336戶則以「市價8折」租給弱勢族群。

根據《住宅法》規定,無論是由政府興辦或是獎勵民間興辦,只要是「只租不賣」,並有「10%以上比例出租予具特殊情形或身分者」的住宅,都符合「社會住宅」的定義,以此來看,中和段的青年住宅,不能說是不符合定義。但社宅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說,如果只是以市價出租,對於青年租屋者沒有幫助,「不如回到租屋市場找房」,而勉強符合社宅原則、以市價8折出租的,以樓地板面積換算,僅有21%;社宅盟批評根本是「假社會住宅」,並認為「鼓勵民間興辦」政策效果有限,卻讓建商賺取利潤。

其次,社宅盟也質疑今年(2013)9月內政部擬定、為期10年(民國103至112年)的「社會住宅中長期推動方案(草案)」,嚴重低估了社會住宅的需求量;社宅盟發言人彭揚凱指出,內政部以去年(2012)各地方政府提報「租金補貼」符合資格的申請戶數,推估未來10年社宅需求為91,866戶,「2年前內政部自己的《社會住宅需求調查》,最低需求量是19萬」,兩年之間,內政部提出的數字卻相差超過兩倍,社宅盟認為,內政部可能是因為需求「量太大」,所以才未採納兩年前的調查數字。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也指出,目前內政部草案預計將大部分的供給量壓在租金補貼上,成數約7成,但他認為租金補貼需要改進的空間,仍非常大。他指出,根據《社會住宅需求調查》,全台無自有宅低收戶合計71,588戶,但同年申請租金補貼的低收戶,實際上卻僅有1,400多戶,推敲原因,可能是因為有很大一部分房東,因為不想繳納租金收入衍生的租賃所得,擔心遭國稅局查稅,所以不願意出租給申請租金補貼的房客,此外,申請還需備妥租貸房屋之合法房屋證明等文件門檻,導致效果有限。他呼籲內政部重新檢討機制,讓租金補貼真正幫助弱勢。

彭楊凱批評,過去草案擬定的相關會議,內政部從未邀請民間團體參與,他呼籲應盡速召開公聽會,廣納意見後調整草案。民進黨籍立委陳潔如則說,內政部諸多居住政策成效不彰,「租屋平台上只有7個個案,以房養老申請數零,租金補貼上路3年來,申請數減少4萬戶」,她揚言將於立院提案,凍結內政部預算,要求營建署重新檢討社宅推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