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蘭嶼,我們可能都是蔣宋美齡

2013/06/25
苦勞網記者

責任主編:陳韋綸

21號,台東縣政府派出的60名警力,卻無力排除抗爭,蘭嶼東清七號地水泥預拌廠停工,中央部會說起縣府的「行政瑕疵」(相關報導),接著就會展開「協調」。所謂「協調」,不過是讓程序完備,到時才能名正言順地捲土重來,而東清的抗爭,其實是達悟族人面對之後更大威脅的開始。

水泥與達悟民族傷痛

對於台灣人來說,可能會覺得「一個水泥預拌廠」,值得那麼大驚小怪嗎?

這可以從在「核廢料貯存場」之外、中華民國政府給達悟族造成的另一個浩劫來看:那就是1960年代的「海砂屋」事件。在看過達悟族祖居的狀況之後,蔣宋美齡認為落後、原始,而開始大規模地建設「國民住宅」、讓達悟遷出部落的祖居,造成近50年來達悟文化的浩劫。一直到了今天,這些品質不良的國宅淪為海砂屋,漸漸地在蘭嶼消失,但是浩劫,已不可逆。

所以「水泥」在達悟民族的歷史上,是有深刻意義的。對殖民者來說,它是一個侵略的工具;對於達悟民族來說,它就是異文化入侵的惡靈。而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是這段歷史的重演;表面上看,透過天秤颱風「災後重建」,這個「帝國之眼」看出的無法區辨其為「好意」,或「陰謀」的動作,後面將帶來的,也將是不可知的浩劫。

水泥預拌廠是假去年8月天秤颱風「重建」之名而來的。

被颱風擊倒?

達悟民族「與颱風共生」祖居形式,以潮間的礁石作為緩衝,颱風帶來的巨浪,不會捲向部落(圖中黑色屋頂的矮屋,是野銀部落的傳統聚落群,攝影:孫窮理)。天秤颱風造成的災難,在開元港附近,礁石被剷除,水泥化的港口直接面臨巨浪的衝擊巨浪的衝擊,加上工程中海拋的石頭被捲上岸,造成沿岸房屋的損毀。(攝影:孫窮理)

而一個與颱風共生的島嶼和民族,為什麼會因一個颱風過境,造成災難?我們可以觀察天秤颱風所造成的重災區:開元港一帶,以及靠近海邊的新建築,災情來自因為港口的建設,將原來構成緩衝作用的礁石地帶遭到破壞,水泥化的港口,沒有辦法阻擋颱風帶來的巨浪,海底捲上來大量的石頭,其實就正是工程中海拋,再被大海「還」回來的。

而靠近海邊的房屋,則多屬近年來為因應觀光客的需求,而興建的民宿,「這是這麼多年,老人家傳下的智慧,要我們不要把房子蓋在那裡」,與颱風共生的智慧,很清楚哪些地方,是部落和大海所共有的,在天秤的「災難」裡,很多房子受損了,但是卻沒有造成什麼傷亡。可以看出,很多受到傷害的房屋,其實是島上「多」出來的,本不應該存在的東西(相關報導)。更不用提重建重點項目:野溪整治,在台灣,「治水」帶來的水泥化,加深水患的影響,製造災難之後,又有做不完的工程,這種「永續工程」的作法,早已有深刻的經驗。

港口、道路、機場還有山裡的「大水溝」,還有那些「本不應該存在的東西」,不就是島上「水泥化」所帶來的嗎?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重新看待這一場「災難」?它是「颱風」的災難?或者「水泥化」的災難?

不過,我們更要指出,蘭嶼的災難,可能每一個台灣人都得負一些責任,這怎麼說呢?

「災難化」蘭嶼的背後

對於蘭嶼來說,水泥預拌場是一切外來設施要在這登陸的灘頭堡,從這裡輻射出去的各項建設,將深入地改變這裡的生活方式與文化;但是讓我們回顧一下天秤颱風,蘭嶼被「災難化」的那一段時間,首先是路徑怪異的颱風過境,媒體找不到一個「重災區」,後來在臉書上「發現」了蘭嶼開元港的災情,就直接想像無限地將那裡形容成「廢墟」;然後是名嘴們聯合開幹,說馬英九如何漠視災情、如何昏庸無能。

接著呢?馬英九來了、工程會主委陳振川跟著,「重建經費」也如海嘯一般地捲向蘭嶼,那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

「災難化」蘭嶼,究竟是善或者是惡?這個很難說,就像當年的蔣宋美齡眼中看到的「半穴居」狀態的達悟民族,驚嘆怎麼會還有人活在這種原始時代,所以想要用「現代化」的建設,「改善」達悟族人的生活。這究竟是一個獨裁者的「善念」,或者是一個包藏禍心的陰謀,已經難以考察。或者說,考察這個主觀因素,已經遠不如它所帶來的客觀惡果重要。而去年8月,災難化了的蘭嶼,固然有媒體炒作的誘因,但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所有台灣人集體的「善念」在其中,這種「善念」於是種下了今天的惡果,讓達悟族人承受。

於是,帶有「帝國之眼」的善念,也成為殖民的侵略者惡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都是蔣宋美齡。

部落的主體

為了平息(名嘴的)眾怒,挾帶大筆鈔票花錢消災的政客是因,而蘭嶼鄉長江多利「錢花不完,就要被中央收回去」的說法,就是果,一邊想消災,一邊想搶錢,結果是何謂「災難」、何謂「重建」就沒有被界定出來,一切就發生了,蘭嶼到底需不需要重建?要怎麼樣的重建?其實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這就好像蘭嶼要不要發展觀光、需要什麼樣的觀光,這樣的問題,需要達悟族人自己去定義。

海砂屋是惡,但它意外地帶來一個超越蘭嶼六部落的共同議題,使得向來在島內各自為政的各部落意識到一個「達悟民族」的存在,就好像緊接著它們又共同經歷的核廢料貯存場那樣,達悟族人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但是起碼得一起面對未來。

你是台灣人嗎?你關心蘭嶼嗎?有些事情,我們得一起好好想一想。

【相關文章】

國境邊陲系列

苦勞報導

建議標籤: 

回應

蘭嶼人自己投給KMT的 關台灣人屁事 祝你們達悟人一起死光光

說實在,原住民才是這個土地最原先的主人,
我們漢人的制度讓他們失去擁有權,實在不足掛齒好嗎
還有原住民也是台灣人,你到底在哭什麼?

蘭嶼被台灣殖民 就像是台灣被日本殖民

這個淳樸都是山的島上 有先人流傳下來的嚴謹智慧

而仔細去看這些老智慧 就是台灣教育追求多時的多元教育

仔細觀察台灣漢人 其實是最早被全球化毀滅的那幾批民族

至今有這麼多古老原住民文化可以看見 我們要珍惜

台獨的99種方法?
2014-07-21 黑雨部落格 作者:黑雨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曾經有個不是很綠的名嘴在政論節目說過:學運的學生彰顯的是經濟分配的正義,跟過去台派的政治訴求差異很大,也因此才會吸引那麼多不同色彩的人走上街頭。她的話語之間有著清晰的論斷,卻也流露一絲絲的驚懼:那是認為國民黨原可穩穩掌握台灣的人看到學運的驚慌失措。可是,從學運末期開始,原本能夠擺脫傳統藍綠鬥爭質疑的訴求開始慢慢轉變,儼然又重新走回過去事倍功半、已經被證明進展極為有限的政治台獨老路線,我覺得相當的可惜。
最近有滿多人欣喜地說:領導學運的幾位領袖人物都說他們支持台獨。這些樂觀的人儼然有將學運等同於台獨的竊喜。可是,如果太陽花學運號召的是台灣獨立,3月30日那一天會有50萬人上街頭嗎?這個問題用膝蓋去想,應該就可以知道答案。
最近也有人在說:歷年民調顯示支持(未來)獨立的人越來越多,幾乎超過七成,那更應該大聲喊台獨才對。可是,就像許多中國人把全世界所有寫中文、講北京話、或吃過中國菜的人都視為中國人一樣,這樣的自我催眠顯然過度幼稚,因為別人所認知的「台獨」跟部分平常有事沒事就喊台獨者所認知的「台獨」是不一樣的。務實來看,這些民調裡面超過七成的人最大的交集其實是「拒絕被統一」,而非急迫地、激進地想(重新)建立一個新國家。兩者之間相差何止千里?
這樣的誤解,源自於「台獨」這兩個字包含了太多不同的詮釋或認知。根據維基百科「台灣地位未定論」條目,台派對於台灣地位的看法就至少有10種之多。光是呼籲台獨的人士對於「台獨」意義的分歧就這麼大,彼此之間甚至互相攻訐或敵視,那麼我們又怎麼能說台灣支持台獨的人已經超過七成了呢?那又是哪一種台獨呢?
從經濟分配正義的角度來看,目前在檯面上能夠經常露臉談台獨的人,多半是學者、律師、醫師、教授、綠色企業家、享有政治獻金或餐會募款的政治人物、有能力移民的海外僑民,或是生活無憂的退休人士。對他們而言,經濟分配正義或許不如台獨重要 ( again, 哪一種台獨呢?)。但是,對於許許多多弱勢甚至是中產新貧階級而言,經濟分配正義才是所有正義的出發點,也是他們最關心的重要議題。這顯示不少台獨論者其實是「漫步在雲端」,跟實際的台灣社會是脫節的。
從國民黨的觀點來看,我覺得他們非但不怕民進黨談台獨,而且應該非常樂見泛綠陣營多談台獨。反而是當台派或社會運動者開始訴諸經濟分配正義時,國民黨人才真正開始覺得驚恐。對他們而言,某些比較激進/基進的台獨支持者就像西班牙的鬥牛,只要搖起紅布,那些人就會失去理智開始衝鋒,國民黨就可以「再次」把泛綠抹黑成不理性、不成熟的勢力。
有個很喜歡喝咖啡的人開了一家咖啡館,人們很喜歡去那裡品嚐他特調的濃郁咖啡。可是,後來他迷上了咖啡杯,開始耗盡家財、發狂地收集各式各樣的咖啡杯,對他原本專精的咖啡不再感到興趣。於是,人們不再上門,咖啡館最後也關門了。咖啡杯只是咖啡的載具,咖啡才是主體。同理,台獨只是民主、自由、平等、跟公義的載具。如果忽略了本質而追求載具的崇拜,那麼這樣的台獨只是本末倒置、玩物喪志的同義詞罷了。

小七進蘭嶼事件中的腦包文青
2014/07/15 聯合踹人天地 作者:kiminets

在老文"後花園心態"裡面(http://mocear.wordpress.com/2010/11/03/%E5%BE%8C%E8%8A%B1%E5%9C%92%E5%BF...),已經些許提到這群所謂左派人士的心態.在台灣,左派人士是稀奇少有,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以下這般:
在星巴克裡頭用著蘋果產品(iphone,ipad,macbook air)上網,然後吹著冷氣穿外套,鍵盤反核反小七;說著文化霸權的惡劣,支持獨立書店要政府負責出錢營運;回過頭來支持M.U.S.T反對修改著作權法,但對M.U.S.T要求警廣付出高額授權金一事不聞不問;最後到美國白宮網站上聯署申援拯救海豚,順便想想等下要吃哪一間日本料理的黑鮪魚刺身.
當這群錯亂的左派要反對小七,認為小七必定會殺死當地的雜貨店的時候,甚至認為現在還活著的雜貨店們都是個案(超多“個案”無視中),我笑了,笑我自己怎麼投胎跟這群價值錯亂卻活的怡然自得的人同活在一個島上?從頭到尾,這群所謂的文青/環保/愛動物/反文化霸權人士其實都是不環保,又吃肉,與站在文化霸權同一邊,他們要維護的是他們的想像,想像中的美好,卻無視於真實的面貌.他們批評蔣夫人給外島原住民的房屋是一種文化霸權,卻滿不在乎的在這些外島上亂丟垃圾,享受著連鎖企業星巴克的冷氣反對連鎖企業入侵.他們想像中的烏托邦,認為"這些原住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必須由我來指點".最可惡的就是訴諸恐懼,恐嚇當地人說"你們一定會失業".偏偏經濟學又不是他們的專長,他們完全不明白"服務差異化"是怎麼一回事,也不了解小七的商業法則.小七的上下架是按照公司規定的產品,簡單地說,只有公司規定的東西才可以賣,而且還要看店的地點決定.墾丁大街上的小七跟竹科的小七賣的東西有差異化,而在遊憩景點的商品項目也會是以休閒食品為主,而與雜貨店的定位是不同的.雜貨店可以按照店主自己的喜好擺設,小七沒辦法.所以雜貨店可以賣小七沒有賣的東西,例如雜糧與散裝雞蛋.連鎖商店與雜貨店在這十幾二十年下來 ,已經有一個各自生存的機制,這些機制是腦包文青們無法想像的.對這世界無知,卻想指揮這個世界.
文青最喜歡用文化來包裝,認為蘭嶼引進小七會毀了文化,頗呵.當冷氣與汽車進入蘭嶼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了文化了,蘭嶼人可沒打算當阿米什人.民宿也不是蘭嶼的文化,那為何腦包文青住得那麼開心?
註解:阿米希人(Amish)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中的一個信徒分支(又稱亞米胥派),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聞名。亞米胥派起自於1693年,由Jakob Ammann所領導的瑞士與阿爾薩斯之重洗派的分裂運動;追隨Ammann的教徒便被稱為阿米希人(Am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