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即景 人民對話
823樂生工程會行動

2007/08/23
苦勞網特約記者

「你是那裡人」?楊羞澀答道:「彰化二林」,「喔,我也是彰化人耶」。

午後雷雨,在台北信義計劃區的高樓間傾盆落下,斗大雨滴清晰可見。新莊樂生院的素鳳阿姨,坐在松仁路台灣中油大樓外的廊道,輕問身旁瘦高精實的年輕人,家鄉在那兒?

曾因放置白米「詐」彈入獄服刑的楊儒門,低聲回應,身旁的學生則用不輪轉的台語,向阿姨阿嬤們解釋,楊很關心農民和農業問題,也回答了富子阿姨剛剛偷偷問的問題:「他就是那個放『詐』彈的啊」?

沒能堵到現任行政院長張俊雄,主張保留樂生院不迫遷,並重視捷運新莊機廠地質問題的數十位群眾,並不失望,唱歌諷剌工程會主委吳澤成「雙面人」之餘,還和有時一天執勤超過16小時的警察們半開玩笑:「警察要組工會啦,不然工時太長太辛苦」、「法國1960年代警察就組工會」、「香港警察也有工會,團結才有力量」、「要向先進國家看齊」,你一言我一句,說得穿著悶溼雨衣的基層警察們,有一點尷尬。

至於記者,在大雨紛飛中,一面保護相機或攝影機等生產工具,一面工作。文字記者在問完群眾的意見和行動,又匆匆跑到大樓內部,想追問政治人物的回應,來回奔波,其實都在勞動,有長期報導樂生行動的記者說,如果不用工作就能生活,也會常常參加抗議。

院民、學生、警察、記者,在社會中被貼上不同的標籤,「院民要知足」、「學生要讀書」、「警察要守法」、「記者要中立」,不論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有沒有普世道理,如今因為樂生保留運動,人民在陳情抗議的場合見面,不時會有前述對話,不知不覺悄悄發生,彼此的衝突和矛盾,也正在進一步釐清、鞏固或改變。

只要剩下30%的樂生院還沒被拆、院民還沒有被迫遷,依照運動團體內部策略,「只要誰能負責就去找誰」,接下來在衛生署、行政院或者總統選舉的造勢場合,類似對話,不會消失,但能不能彼此進一步理解處境的類同之處,甚至產生集體意識或行動,則是另一層次要共同思考的大哉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