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M後 衛報再揭NSA監控全球情報地圖 美氣急敗壞查泄密者

2013/06/11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10 13:30:53

歐巴馬政府監控國民爭議愈演愈烈,國家安全局(NSA)被指用以監控9大科網巨企伺服器的「PRISM」計劃成為傳媒關注焦點。當局急欲為事件降溫,國家情報總監否認PRISM用於「數據採礦」,他狠批爆料報導「鹵莽」,又確認已要求司法部展開刑事調查,追尋泄密者。NSA昨(9)日再被揭「監控無疆界」,甚至建立地圖系統,標註局方持有的各國情報數量,中國位列中游,與美國本土相若。

香港《明報》報導,《衛報》和《華盛頓郵報》上周五(7日)同時引用一份今年4月的41頁機密Powerpoint,披露NSA與聯邦調查局(FBI)自2007年起,開展代號「PRISM」的高度機密計劃,讓情報分析人員直接進入9間科網巨擘的伺服器監控用戶資料。PRISM被公開後引起外界質疑侵犯個人私隱,名單上的科網巨企紛紛強烈否認知情。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James Clapper)在周末聲稱,PRISM是按「境外情報監督法」的702節成立,並非「未公開蒐集或數據採礦計劃」,只是「內部政府電腦系統」,用以「透過電子通訊服務供應商,促進華府獲法律授權的境外情報蒐集行動」。他強調有關行為受法院監督,除非有境外情報需要,否則美國政府不會針對特定人物攫取個人資料。

克拉珀同時炮轟《衛報》和《華郵》的報導「倉促」、「鹵莽」和「不準確」,引發「重大誤解」。他強調泄露當局蒐集通訊情報方式,只會助敵人想出如何逃避監察。數小時後,克拉珀的發言人確認,NSA已向司法部提出對上述機密檔案外泄展開刑事調查。白宮稱正調查泄密事件是否令美國民眾或美國利益受威脅,暗示當局正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衛報》網站昨日繼續爆料,揭露NSA研發出強大軟件「無疆界告密者」(Boundless Informant),用以記錄和分析情報數據來源地,甚至可在地圖上標註出針對該國取得的元數據(metadata)量或搜查詳情。報導指「無疆界告密者」針對的是「元數據」通訊紀錄,將之統計和分類,而非電郵或即時信息的內容。

《衛報》引述的「無疆界告密者」檔案內容顯示,單在今年3月,NSA便在美國電腦網絡蒐集了近30億則情報,全球同月蒐集的情報達970億則。從「無疆界告密者」的運行截屏可見,系統在地圖上以不同顏色顯示監控「熱度」,伊朗、巴基斯坦和約旦這3個國家以紅色標註,代表蒐集的資料最多,以深橙色標註的埃及和印度緊隨其後。中國以黃色顯示蒐集量位列中游,與美國本土相若。

NSA曾向美國國會聲稱,即使從美國通訊商手上取得情報數據,技術上仍無力追蹤數據來源地,但新發現為此說法帶來質疑。《衛報》稱,其手上資料顯示,NSA有力追蹤包括IP地址的定位指標。

《衛報》披露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通過美國PRISM項目蒐集英國網民信息,引起輿論憂慮,國會要求內閣解釋GCHQ有否向美國提供任何關於英國國民的情報,以及英國情報人員有否繞過英國法律,要求美國協助截聽英國民眾的通訊。

英國外相夏偉林(William Hague)昨日表示,他今天將代表政府向國會發表聲明。夏偉林宣稱「無事可瞞」的人毋須對相關報導感到憂慮。他同時強調,GCHQ一直依法辦事,外界對該機構的指摘是「胡說八道」。他拒絕透露自己是否授權GCHQ使用PRISM,但暗示可能這樣做過。他說,英國法律允許監視恐怖分子、罪犯網絡及敵對外國情報機構。

根據《衛報》報導,GCHQ通過連接PRISM,從境外互聯網公司獲得英國國民的電子郵件、照片、視頻等個人資料。GCHQ在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間,藉此完成了197份情報報告。在野工黨形容此事「令人心寒」。

美國《華盛頓郵報》與英國《衛報》在香港時間上周五(7日)幾乎同時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PRISM計劃,有份為《華郵》撰寫有關報導的記者格爾曼(Barton Gellman)坦言,他「聽到一些腳步聲,所以決定行動」。

格爾曼曾為《華郵》贏過兩項普立茲獎,2010年離職。3周前,他與紀錄片導演普瓦特拉斯(Laura Poitras)叩門向《華郵》編輯推薦兩人合撰的PRISM報導。雖然目前任職《時代》雜誌撰稿人,但他認為這「更像是個新聞故事而非雜誌故事」,而且根據過往報導重大國安新聞的經驗,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個營隊」的支援。

近日,格爾曼察覺這宗新聞可能被人搶先報導,雖然他認為若再多花一至兩天準備會更理想,但《華郵》決定加快推出。英國《衛報》率先披露美國國安全局大規模監察國民通訊的消息,但關於PRISM的報導則比《華郵》遲了約20分鐘曝光。

格爾曼的消息人士是一名「職業情報官員」。他強調,若未能令消息人士相信他們正小心翼翼為其提供保護,他根本無從入手作報導,「消息人士的處境頗危險,只願意以最安全的方式與我們溝通」。他拒絕評論自己是否認為《華郵》與《衛報》的報導源自同一渠道。

監控風波令涉及PRISM監控的9間科技巨企「裏外不是人」,批評者認為它們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同謀」,出賣國民私隱予政府。多個企業矢口否認知情,但有專家質疑它們只是不知道當局內部行動代號。另有分析指出政府獲法庭授權監控,科網巨企即使想反抗也沒有法律牌可以打。

華府聲言會先取得境外情報監督法庭(FISC)授權,才要求科網大企業依法將所需資料交出。法律專家指出,面對這種要求,科網企業可以做的十分有限。FISC跟進的案件以至判決都屬機密,企業無從知悉自己供出的資料會用於什麼調查。原則上企業可以一直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但類似案例未有所聞。Google、twitter和微軟定期發表的透明度報告,也因事關機密而不能承認來自FISC的命令。

《紐約時報》報導,當華府要矽谷巨企以更簡單的方式提交用戶數據作秘密監控時,後者雖極不滿,但多數仍屈服,只有twitter提出拒絕。部分科網巨擘甚至改變電腦系統,以回應政府的「合法請求」。事實上,twitter也不能夠拒絕供應數據(因是FISC的法律要求),只能拒絕提供方便之門供當局蒐集信息。

消息人士稱,科網企業雖然沒有向政府提供進入伺服器的「後門」,但被迫設立加密郵箱,將密碼交予政府,通過這類「網絡密室」,政府可以提出數據請求,公司把信息存進去,政府再調出來。據稱facebook便有類似系統。

隨著監控風波愈演愈烈,部分矽谷高層開始想爭取更大透明度,Google總裁佩奇便與法律總監聯合發聲明指出,雖然理解政府需要採取行動保護國民的安全,但現行司法程序的保密程度會損害民眾珍愛的自由。

上周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在墨西哥用iPhone拍照,原本只是茶餘飯後的花邊話題,然而隨著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被揭大規模秘密監控全球互聯網通訊,甚至直接進入Google、蘋果等9大科技公司的中央伺服器蒐集用戶數據資料,使用iPhone手機對各國政府高官來說,已變成可能關乎國家安全的議題。

正如《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指出,現在大家已得知,無論是彭麗媛所拍的照片,還是用蘋果系統發送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美國情報部門讀取。

過去美國政客屢屢妨礙甚至試圖封殺中國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進軍美國市場,他們高調質疑華為與解放軍的關係,聲言其提供的電訊科技設施可能暗藏後門,一旦大量引進可能令中國有機會竊密。可是PRISM計劃的曝光,卻令全球各國關注,華府在利用Google、facebook、蘋果等系統暗蒐各國機密上,可能更為猖狂,無怪華為在深圳的一名發言人也忍不住直言,美國今次爆出的監控內幕極其諷刺,特別是今年初華為還不斷被美方惡意唱衰。

猶記得五六年前,法國薩爾科齊政府曾指示高級官員不要使用當時仍大行其道的黑莓手機,原因就是擔心使用黑莓發送的電郵通訊機密,會落入美國情報界手上。隨著美國監控外國互聯網通訊的規模遠比想像中更大,美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上的一眾競爭對手,難免對應用美國企業提供的科網服務猜忌大增。

英國私隱組織Big Brother Watch的副總監卡爾(Emma Carr)便指出,若是出於國家安全而監控可疑恐怖分子在網上舉動,或許還有是否恰當的討論餘地,但如果外國企業或個人只因用上伺服器設在美國的電郵服務,而被竊取機密,問題就大得多了。

《金融時報》的專欄文章指出,彭麗媛也許要換換手機,不再使用iPhone。事實上,對中國和歐洲來說,加快科網技術的自主研發,鼓勵本地軟硬件製造商的發展,從而減少對美國公司和技術的依賴,恐怕已成為當前急務。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