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爭議 是噪音汙染問題 是居民健康問題

2013/04/26
台大醫院醫師

責任主編:陳韋綸

風力發電原本是新的乾淨綠能選項,但是在台灣卻爆發強烈抗爭,其癥結就是風力渦輪所帶來的噪音污染一直被政府輕忽,導致設置規範與環評過程無法有效解決爭議。

自2005年起有關風力渦輪所造成的噪音污染與健康影響開始被大量研究;目前的看法是其運轉會帶來持續性低頻噪音,2011年WHO已經將將噪音列為9種影響健康的環境壓力,對於精神狀態、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肌梗塞)與學習能力產生影響。

風力渦輪噪音有別於一般汽車等噪音,會影響睡眠與健康,造成特殊惱人問題;對於睡眠品質不佳的影響機轉包含被噪音干擾的警醒與睡眠中斷,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在老年人更是容易受影響。2005年Muzet在WHO的研究已經證實警醒效應在32分貝就會發生,這種具有推動力的低頻噪音更容易被人體警醒系統察知,這也是為何低頻的風力渦輪噪音比起其他噪音更為惱人的原因,因此2011年Phillips從流行病學的觀點證明:風力渦輪噪音會造成睡眠干擾與健康影響。

持續低頻噪音超過30-35分貝即會造成健康影響,Daniel Shepherd 2012年的研究指出:住在風力渦輪2公里以內的居民健康會受影響;若以中心音量105分貝的風力渦輪量測噪音,距離100公尺會產生52分貝的噪音,500公尺是38分貝,1500公尺約是30分貝,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對於風力渦輪設置規範的依據:與住戶距離最短需500-1000公尺以上,英國甚至規定需要有1500公尺的距離。

從科學論證與各國規範檢視台灣現行的風力渦輪設置規範完全不及格,目前僅規定與住戶距離250公尺以內需進行環評,這樣的規定將使當地居民長期持續暴露在高達45分貝以上的低頻噪音壓力中,日夜不斷的魔音傳腦將造成嚴重生理與心理壓力,彷若地獄終日不得安寧。

風力發電是綠能發展的重要選項之一,台灣正在起步,但不能犧牲當地居民的身心健康作為代價,因此我們要求:1、新設低碳能源設施必須考慮公眾健康問題;2、風力渦輪設施必須距離住戶1000公尺以上;3、進行風力渦輪的健康風險評估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