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搏命救災 消防員上街救心肝

2013/04/06
406全台消防員搶救心肝大遊行

〔記者楊久瑩、徐聖倫/綜合報導〕很諷刺,國內兒童心目中的夢幻職業「消防員」今下午將走上街頭抗爭,除了呼籲增加人力,以免因為睡眠品質不良而爆肝,也因為他們體內的毒化物質濃度竟然達到未救火者的二倍高。

體內毒化物濃度 未救火者的二倍

台灣上萬消防隊員、義消經常得暴露於高熱、高噪音及高濃度有害毒物中工作,為訴求更合理安全的救災品質,今天的遊行活動已在臉書串聯,部分外縣市消防員計畫包車北上,但傳言有消防主管私下施壓,禁止成行。

為了解消防員的健康,勞委會勞安所去年完成的「消防工作人員健康危害評估研究」,抽樣二○三位消防員,對照百名消防局內勤人員,以問卷搭配肺功能及尿液、血液檢測,完成消防人員健康調查研究。

調查發現,消防員一星期內救火平均次數一.八七次, 每年平均救火次數八成小於五十次,且約一成四救火時曾受傷。高達八成救災消防員救火都會配戴防火衣、安全帽;不過,每次都配戴空氣呼吸器僅三成一、經常配戴為二成八;進入火場不戴空氣呼吸器的原因包括不需要(三十七.三%)或不舒適(三十.六%)。

有消防隊分隊長透露,救火過程常接到上級長官詢問電話,移開呼吸防護具接電話時,常吸入火場濃煙,進而造成胸部X光檢查異常,顯示消防人員呼吸防護具與通訊設備有改進必要。

調查︰消防員年資愈久 肺功能愈差

此外,調查也發現「勤二休一」及「勤一休一」者的睡眠品質嚴重不良,分別是內勤人員的四.七倍及八.○五倍;顯示上一天班、休一天班的「勤一休一」制的消防員睡眠品質最糟,研判應與輪值頻率太高有關。

研究將尿液檢體進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暴露指標分析,發現前一天出勤救火的消防員體內有毒物質濃度為1.95ng/ml,為未救火者1.04ng/ml的近二倍,此外,參與救火的三十歲以下年輕消防員體內毒物濃度也是三十歲以上消防員的一.五倍。

儘管調查另發現,消防員年資愈久肺功能愈差,但勞安所認為,部分消防局僅針對四十歲以上的消防人員編列健康檢查預算並不合理。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醒,煙霧中的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為致癌物,吸入後對肺部及心血管都有不利影響;建議消防員為保命仍應全程配戴呼吸器。

消防署昨天說,倘若弟兄們對勤務或作息不適應,各地消防機關將提供相關管道,讓弟兄們轉調職務。消防署表示,依規定,打火弟兄們入火場時必須著裝完備,包含防護衣、呼吸防護具等,且任務執行當中不得卸下任何相關防護裝備。

另外,各縣市政府均會編列預算供打火弟兄進行健康檢查,如新北市政府即編列每年每人2081元健檢費用。

消防署表示,將尊重並聆聽基層人員聲音,若有需要會改善現有制度,畢竟基層人員才是救災的主力。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