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8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新任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社會仍未作好準備,不需要一下子將外勞配額上限放寬至百分之五十;若放寬,對國內的產業、經濟、社會都會有衝擊。
潘世偉說,在行政院討論放寬外勞時,他同意適當補充外勞,但台灣整體發展不能只靠外勞解決,與其放寬核配比上限、還要處理反對意見;不如在現有法令下,「先做能做的」。
潘世偉表示,約一個月前,經建會在財經月報中提出台商回流案,建議將外勞上限增加至百分之五十,他就表示過上述意見,馬英九總統也同意不能光靠外勞解決經濟問題,行政院長陳冲則沒特別表示意見。
明天經建會、經濟部、勞委會等相關部會將再度討論台商回流案,潘世偉仍希望維持外勞百分之四十上限。
潘世偉認為,放寬外勞另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台灣社會「還沒準備好」。他表示,放寬外勞配額是外勞政策的一小步,但對台灣社會的衝擊會是「一大步」;他用「潘朵拉的盒子」形容放寬外勞配額,一旦開放,內政部、衛生署、交通部、經濟部都要思考可能受到的衝擊;但目前「什麼(評估)都沒聽到」。特別是經建會,應評估開放外勞對本國經濟的衝擊。
他說,提高競爭力可以靠降低勞動成本,例如開放較便宜的外勞,降低工資;但也可用好的生產力提供勞工較高薪資,讓勞工願 一起打拚,不能一天到晚想靠低廉的邊際成本。「難道要跟非洲國家比嗎?那薪資是不是也要下降到同樣等級?」企業也該思考如何提升生產動能,培養有技術的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