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魚鷹戰機進駐沖繩

2012/10/03

Martin Fackler 報導

東京──周一,美國軍方向位於日本沖繩縣的空軍基地派出了第一批技術尖端卻事故頻發的新式飛機。儘管該行動出乎意料地遭到了沖繩島民的強烈反對,種種警兆也表明任何撞機事故都會威脅到美國在該島的大規模軍事存在,美國軍方還是按計劃完成了部署。

日本防衛省稱,第一批六架MV-22「魚鷹」(Osprey)飛機已到達海軍陸戰隊普天間基地(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Futenma)。防衛省還稱,另外六架外形笨拙的「魚鷹」飛機也將於本周飛抵同一基地,基地位於人口眾多的宜野灣市(Ginowan)市中心。美國期望通過此項部署部分地實現奧巴馬政府的相關計劃,計劃的目的是增強美國在該區域的軍事存在、抗衡實力漸增的中國和擁有核武器的朝鮮。

Kyodo News, via Associated Press。周一,美軍兩架魚鷹戰機抵達日本沖繩。

「魚鷹」飛機擁有傾側的旋翼,能夠以直升機的方式起飛,同時又能像固定翼飛機那樣飛行。「魚鷹」飛機的作戰半徑是它正在取代的越戰時代直升機的四倍,讓駐紮在沖繩縣的1.5萬多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有能力觸及潛在的熱點地區,比如台灣、以及位於東海的爭議島嶼尖閣諸島(Senkaku)/釣魚島。

日本政府支持此項部署,顯而易見,至少一部分的原因是日本希望它有助於阻遏中國新近對這些日本控制下的島嶼明確發出的主權主張。美國國防部稱,美方已經儘可能地推遲了「魚鷹」部署計劃,說明美方考慮到了當地居民的情緒。

然而,華盛頓和東京都面臨著沖繩當地異常強烈的反對。沖繩縣140萬居民中有很多人都參與了抗議活動,包括大型示威遊行,以及幾十年未見的非暴力反抗活動。上個月的一次集會活動召集了10萬居民,是該島自199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反美軍基地示威遊行。1995年,三名美國士兵強姦了當地的一名女學生,引發了類似規模的公眾抗議。

表面上看,公眾的憤怒源自對該型號飛機安全性能的擔憂。該型號飛機的研發過程相當曲折,今年早些時候還發生了兩起撞機事故。在宜野灣市政廳的大廳里,一個大屏幕描繪了1959年的美國飛機撞機慘案,以此警示飛機帶來的風險。那次撞機事故造成17人死亡,包括11名小學生。

但沖繩縣的政治領導人和分析人士指出,該事件之所以成為了導火索,深層原因是沖繩島民認為美國和日本政府把過度的軍事基地負擔壓給了這個熱帶島嶼,由是心懷不滿。

憤怒情緒蔓延到了那些反對基地的左派島民之外。就連長期以來支持日美戰後安全聯盟的保守派人士都發出警告,稱沖繩人民現在不僅有可能對普天間基地發起激烈反抗,還可能反對美國在該島的全部軍事存在。

「憤怒情緒一直在積聚,就像地下的灼熱岩漿,而‘魚鷹’部署可能會成為最終引起爆發的引信,」沖繩縣首府那霸市市長、保守派自民黨人翁長雄志(Takeshi Onaga)說。「如果他們強行在我們這裡部署‘魚鷹’飛機,可能會導致美日聯盟的崩潰。」

當然,反對美國基地的行動在沖繩並不新鮮,目前也不清楚這一次的抗議者究竟會走多遠。但是,日美兩國的大多數分析人士似乎都認同,沖繩民眾的憤怒情緒已經達到了近年以來未曾見過的程度。他們說,這讓美國的處境很是艱難。「你不能讓政治來決定你要用的平台」曾擔任國防部長辦公室東亞事務高級顧問的詹姆斯·肖夫(James Schoff)說。「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一起事故就會像火柴一樣點燃火絨箱。」

日本官方表示,為了緩和沖繩民眾的擔憂,他們曾自行調查最近的撞機事件,調查接受了美國國防部的結論,即事故原因是飛行員的錯誤。上個月訪問東京的時候,國防部長利昂·E·帕內塔(Leon E. Panetta)簽署了一份協議,協議允許「魚鷹」飛機按照一些旨在確保安全的限制條件在日本境內飛行。

但是,這些努力未能平息該島民眾根深蒂固的憤怒情緒。5萬名駐日美國軍事人員中有超過一半駐紮在沖繩,很多衝繩人由此認為,儘管美國早在1972年就把他們居住的島嶼歸還給了日本,可他們的島嶼到現在依然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軍事殖民地。沖繩居民表示,這讓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受了歧視。他們認為,自日本在19世紀70年代奪取這個一度獨立的王國以來,沖繩人一直都飽受歧視。

被人排斥的憤怒感覺讓民眾對普天間基地的長期怒火越燃越旺,後者已然成為日本減輕沖繩軍事負擔未果的失敗象徵。東京和華盛頓仍須執行16年前簽下的把基地遷出宜野灣市的協議,簽署該協議的起因是1995年的強姦案。三年前,立場左傾的時任首相鳩山由紀夫(Yukio Hatoyama)曾許諾把基地撤離沖繩,一度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最終卻在國內和美國的壓力之下食言,讓沖繩民眾對政府的失望感達到了歷史新高。

沖繩人把鳩山由紀夫的行為視為背叛,至今耿耿於懷。

沖繩縣在周末嘗到了非暴力反抗的滋味:抗議者用十多輛汽車短暫封鎖了普天間基地的三個大門,他們的車輛後來被攜帶防暴盾牌的警察拖走──反對者稱,他們以前還沒有嘗試過這種抗議方式。

「如果他們把那種危險之物強加給我們,一切災禍都會隨之而來,」48歲的工會職工雄城覺(Satoru Oshiro,音譯)說。不久前的一個早晨,他和十多個抗議者用兩輛貨車堵住了基地的Nodake 大門。「該適可而止了。」

臉書討論

回應

warnings that any crash could threaten the hug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on the island.
http://www.nytimes.com/2012/10/02/world/asia/united-states-military-send...

琉球

紐約時報支持美國政府所有的侵略戰爭.許多記者兼任CIA幹員.
澄社奇文共欣賞.

---------------------------------------

〈澄社評論〉 優質報人

◎ 盧世祥

《紐約時報》前發行人沙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近日去世,留給世人無與倫比的報人典範。

他最有名的,是刊登機密「五角大廈文件」,揭露美國捲入越戰經過,並打贏與尼克森政府纏訟到聯邦最高法院的官司,捍衛了新聞自由。他主持《時報》三十四年,帶領它從鉛字鑄版轉型數位化,打造了跨媒體集團,並知人善任,成就《時報》為全球最優質的報紙。

《時報》是家族經營,他認為辦新聞媒體必須賺錢,以充分編務投資,進行完整而積極的新聞報導,維護活絡且獨立的報格。在《時報》編輯部與業務部門發生歧見,他總支持編輯部。七○年代中期,《時報》擴增篇幅,他採編輯部推出「科學」單元而否決業務部「時尚」版面之議,後來個人電腦等科技產業興盛,《時報》業務大受其益,也加深他「編務主導」的信念。

《時報》言論以自由派著稱,他不顧報社內外反彈,延攬保守派大將沙懷爾(William Safire)寫專欄,以示平衡;專欄所在的「社論對頁」(OP-Ed)是《時報》所創,刊登言論外稿。他拒絕甘迺迪總統撤換派駐越南特派員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要求;哈伯斯坦報導越戰壞消息太多,為政府所不喜,哈伯斯坦與沙懷爾後來都得普立茲獎。

儘管報紙在數位時代面臨挑戰,沙茲伯格對優質報紙前景信心不減。他認為,網路上新聞雖多,但大多數人沒有能力、時間或興趣成為編採能手,因此,「買《時報》不是買新聞,而是買判斷」。

《時報》的大報風格,也表現在平實而專業處理沙茲伯格去世的「涉己新聞」。它的網路版放了一部敘述他一生的十四分半鐘影帶,新聞是「沙茲伯格 把《時報》帶向新時代的發行人 八十六歲去世」,另有以他名字縮寫「A.O.S.」為題的社論,論述他維護新聞自由的努力;所登載三篇紀念文字,由編採老同事所撰,沒有肉麻吹捧。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美國的主要媒體都是企業媒體(Enterprise Media),並有精巧的新聞檢查制度(News Censorship) 與全世界最嚴格的資訊流通法規,仗著高超的網絡,通訊和多媒體科技(Networking, Telecommunication, & Multimedia Technology)以及廣泛的全球資訊流通網,對全球人類進行大規模與高強度的洗腦(Brainwashing)和心理操控(Psychological Manipulation).總而言之,美國當局對於學術性理論性的言論或著作較為寬容,但是對足以影響一般民眾觀感的新聞或資料極為敏感和警覺,往往禁止其流通.
請參考 Project Censored
http://www.projectcensore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