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雙綠產業爭奪戰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雙綠產業爭奪戰

PeoPo 公民新聞

這裡是桃園縣新屋鄉的海岸,拿著簡單的工具挖掘,就能找到來自海洋的恩典。不遠處,防風林圍成了綠色隧道,儘管烈日當頭,在林蔭下騎單車、吹海風,無比暢快。

當地人細心經營著綠色休閒產業,沒有太多硬體建設,快樂來自大自然。然而另一項綠色產業也想進駐,英華威風電集團計畫將在桃園與新竹海岸,增設26台風力發電機,其中有14座規劃在這段海岸。當兩大綠色產業在桃園海岸相遇,哪個能帶給土地與居民,真正永續的未來…

海風吹拂,能帶來好心情,也能帶來大家需要的電力,沿著海岸矗立的大型風機,是轉風為電的關鍵。能源局期待陸域風機能在2020年,增加到450座,並且在2030年,完成600座離岸風機,目標裝置量4200MW,目前為止,已經有302座大型風力機,站立在台灣海岸,累計裝置容量已經將近600MW,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再生能源。

目前全球,只要全年滿發時數可以達到2000小時,就可以算是好風場,台灣彰化以北的西部沿海,全年滿發時數可以達到2400小時,可說是世界級的好風場,然而地狹人稠,想再增設風機,還有合適的好位置嗎?

「反對風車…」長長人龍,拉起白色布條,不願進入說明會場的深圳村與蚵間村民,站在場外抗議,下定決心要反對到底。

會場內,英華威集團的發言人,說明著將在深圳村與蚵間村之間,設立14座大型風力發電機,各單機容量為2到3.4MW,將提供北台灣用電需求。而且預計設立的機組,距離最近的民宅,至少都有250公尺以上的距離。

英華威公司表示,距離風機200公尺左右的地方,噪音可降至45分貝以下,合乎環保署定的噪音管制標準,然而劃設風機的位置,事先沒有與居民溝通,引來強烈反對。桃園在地聯盟鄒佳蓉表示:「他要做什麼,只有單向說明會,因為流程需要,不是真正要來跟我們對話。」

依規定,風機距離民宅100公尺以內,必須取得地主同意才能設置,距離250公尺範圍內,則必需以說明會的形式告知,然而卻沒有硬性限制,風機和民宅該有的基本距離。桃園在地聯盟發言人潘忠政說,「如果以目前這種250公尺,甚至不到250公尺來管制,未來業者和民間的抗爭,會越演越烈。」

騎著單車穿越著當地人口中的綠色走廊,這道日治時期建立的綠色長城,一路保護沿海居民不受風沙之苦,近幾年還成為綠色休閒產業的基礎。桃園縣新屋鄉深圳村長徐李玉桂說,「心情不好來綠色走廊,真的會變好。這邊假日遊客多,已經是當地居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雖然英華威規劃的風機,要蓋在海岸上,不砍伐防風林,但風機運轉的噪音,對已經在防風林內生根的休閒產業,可能帶來負面衝擊,想像一下,當您想聽聽海風,耳裡傳來的,卻是風機運轉的規律風切聲,會是怎樣的心情?

桃園縣新屋鄉蚵間村村長許關蘇表示,「這幾年有綠色隧道,大家租腳踏車、餐廳、咖啡廳,現在很熱鬧,如果風車做下去,村民生活可能會出問題。」

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總經理特助李建和則回應,岸上風機的規劃,其實已經盡量遠離住戶,往海邊走,甚至移到了堤防外、消波塊旁。

然而遠離居民不代表就沒有衝擊,設在海岸上,對潮間帶的生物與鳥類,都將帶來影響。桃園在地聯盟鄒佳蓉質疑,「之前觀音風機破壞了防風林,造成候鳥無法回歸,新屋這邊如果設在外海,是不是要很多消坡塊?對海岸生態又是問題!」

世代居住在海濱的邱金龍,深知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拿著小桶子和一把簡單的挖掘工具,蹲在地上探索不到5分鐘,桶子已經裝了三分之一滿,裡頭是他從小挖到大的海瓜子。八年前,因為興建海堤,海瓜子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最近才逐漸恢復。他說,「蓋風車不好,生態會破壞掉,因為水泥有毒,海瓜子很敏感。」

海岸另一頭,老漁民正在蚵間溪口整理舢舨。在新屋鄉以南的新竹縣新豐鄉,已經興建了不少大型風機,其中一座距離蚵間溪口不到400公尺,大半輩子捕魚捕鰻苗的老漁民,強烈感受到大風機的威力。老人家說:「注意聽,風機運轉的時候,土地會震動,魚就不敢過來。去年新竹那邊蓋風機,那邊的人抓不到魚都跑到我們這邊來抓。」

在化石燃料終將耗竭之際,風力發電是必要的潔淨能源之一,當噪音與生態衝擊疑慮未除,桃園這段最後的自然海岸,該不該蓋大型風機?夕陽落下了,海風持續吹著,海浪輕輕拍打著,當綠能與大自然各在天秤兩端,哪邊才能帶給當地真正美好的未來?

八八風災三年後

八八風災過後三年,許多部落居民,依舊為著生活奮鬥。當社會漸漸遺忘,巨大災情的悲痛,八八重建的故事,依然在各角落延續…

守護美軍宿舍

數百億的土地利益,讓陽明山上的美軍宿舍群,始終面臨開發危機。長期以來,一群當地居民與保護人士,為了保護美軍宿舍群不斷奔走,希望為台灣,留下一片珍貴的歷史與生態資產...

我們的島節目 首播:2012-09-17(一) 22:00 重播:2012-09-22(六) 11:00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