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假的12年國教

2012/08/30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政府推動的政策,理論上內容是什麼,名稱就叫什麼;然而,有些政策卻是「假的」,細探其內容,和名稱標榜的完全不同。用個「假名」包裝有問題的東西,不但有混淆視聽的效果;更麻煩的是,它往往讓不滿者陷入困境,反對「假的」、不小心也拒絕「真的」變革了。

當前教育部推動的「12年國教」,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說是「國民教育」,結果每個人接受各類教育的機會卻是不均等的。說是「免試入學」,結果卻是仍要考「畢業會考」、還加上「在校成績」、「服務表現」……拿來當入學超額時的比序依據。說是「適才適性」,實際上其實是逼學生要「十項全能」,才能夠就讀理想的學校。說要「降低壓力」,但卻逼得學生要「補體育」、「補才藝」、「被迫當志工」。

12年國教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一段漫長的奮鬥過程,而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給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各項能力,但要真正做到提升學生的素質、減緩城鄉差距,才算真正成功。(本報資料室)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相關計畫,預定於民國103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其中的國中升高中職免試入學,其實不是真正的「免試」。一方面,規劃僅佔兩成的「特色招生」管道,將會讓過去的「明星學校」繼續維持外,但另一方面佔大部分的「免試招生」管道,倘若一間高中職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只要稍具名聲的公立高中職,可預期都會有此種狀況),則要進行「超額比序」來篩選學生。

什麼是「超額比序」?教育部規劃,要比較的,包括了一個學生的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考國、英、數、社、自5科)、獎懲紀錄(記大功加4.5分,記小過以上扣6分)、均衡學習(採計在校的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的加總成績)、服務學習紀錄(每學期服務滿6小時以上加3分)、志願序等。並且授權各地方政府選擇各類權重。換句話說,如果按照這個計畫執行,將來學生要「考」的,遠比過去的聯考或基測還多,不但「統一考試」還在(從「基測」換個名為「畢業會考」),而且從班上表現到課外服務,都要納入競爭。試問:這是哪門子的「免試入學」?又要怎麼「降低壓力」?

「政策宣稱」綁架反對力量

任何只要花些時間將政府政策說帖看完的人,都會知曉這完全是一個「高度保留升學競爭」的政策。而且教育部甚至要讓它越演越烈。諷刺的是,教育部稱這叫「免試入學」,還在各大報章雜誌買廣告,聲稱「12年國教將邁向免除升學競爭壓力的年代」……如同「戰爭即和平」式的宣傳。

而半年多來的12年國教「論戰」,似乎還真被政府的宣傳給影響了,竟是順著它們的「政策宣稱」來批判。排山倒海的聲音傳來,「12年國教將葬送下一代的競爭力!」、「不考試,怎麼能讓學生學習?」,最後再加上「改成這樣,不如不改,維持過去的基測競爭入學」(李家同教授可為代表)。但現實是,考試從來沒有要少,頂多是換個名字而已;這些保守派的聲音,恐怕是誤會教育部長了。

另一方面,真實了解狀況、長期主張推動「真正完全免篩選入學」的民間自由派教改團體、人士們,此時似乎也不易發聲,彷彿只能相對支持教育部,免得更反動的保守勢力奪權;訴求了20年,2009年更有數千人上街遊行,要求落實12年國教的理想,難道是要換來這樣的「假免試」政策嗎?

教育部規劃的維持升學競爭政策,明顯是和保守右翼站在一起的,只是表面上說著不同的話,實際上做一樣的事。理論上,官方也都知道,隨著少子化的來臨,國中畢業生的人數,已經少於目前高中職每年所提供的學額。要做到真正的「免篩選入學」、每個人都有學校念,根本沒有困難。

然而,官方目前硬要保留「特色招生」,並在免試裡面規劃一個「超額比序」,其實就是要讓人人都能升學的此刻,依然要爭奪先後,把競爭關係打造出來。教育部宣稱,這制度目的是要讓學生能「適性入學」,當一間學校有太多學生想進入時,讓學校能挑選學生。只是說,為何不是「學生選學校」,才叫適性呢?

其實,這種國中升高中職的升學競爭,根本沒有必要。有人擔心說,取消了升學競爭,這樣日後學校裡學生的程度差異太大,將會對教學有困難,想以此為由贊成「能力分校」的必要。但實際上,只要強化學生選課和選修自由,容許不同程度、需求的學生,能在同一學校中各自選擇自己想要的課程難度,根本不會是問題。除此之外,應該從國中階段開始,更深入地鼓勵學生發展社團活動,讓有不同興趣、學習動機的學生,能透過自我組織社團活動,來得到學習上的多元滿足。

或者有人擔心說:大家總是會想去擠「名校」,沒有設定競爭機制,怎麼決定誰能進名校?其實,一個社區的高中職被視為名校,想進去的人多,就「抽籤」解決即可,如同當前的許多知名國中一般,不需要有任何的篩選競爭。官方當前一再污名化「抽籤」,其實只是反映了其想維持升學競爭體制,沒任何正當理由。實際上,採取超額抽籤的制度後,久而久之,「名校」光環將隨著生源的「正常化」,自然褪去。也不再有人有必要擠破頭去念哪一間學校。

說穿了,當前大家拚命想念「建中」、「北一女」,其實也不是因為那兒師資好。常有人調侃,明星學校是「一流學生、二流師資、三流設備」。只是因為制度透過考試競爭把菁英學生集中在那,當然人們會想擠進去分享個「菁英」標籤。等到菁英學生自然分配在各個社區高中職裡,如同當前的國中狀況一般。當然,這要包括將私校完全納入管制,不能走了明星公立高中,結果來個明星私校。

階級社會的競爭體制

走筆至此,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有個疑問:如果這麼簡單,究竟政府為何一定要維持升學競爭體制?自由派的觀點很難說明清楚。但從左翼的觀點來看,這還是牽涉到,整個由政府設計打造出來的升學競爭過程,真正的效果是規訓人民,將其從小就訓練為原子化、個體化、而且相互競爭的個人。表現好的施予地位和些許資源,表現差的則被貶低和要付出代價(例如私校的高學費),以維持體制的運作。而這樣打造出的準勞動力們,倘若習慣了這遊戲規則,甚至認為它極其合理的話,進入勞力市場後受到剝削與壓榨,也只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表現更好,就有爬上去的機會」,哪會有什麼反抗呢?

簡言之,升學競爭體制是再生產原子化溫馴勞動力的關鍵,資本主義國家當然要緊緊握住。重點不在「有無必要」,而在於它「發揮了什麼功能」。而當受到挑戰時,幫它換個名字、借屍還魂,也不令人意外了。

倘若真是如此,我們也會學習到,根本的教育改革,無法不處理背後的資本主義體制。12年國教會落得「假改革,真反動」,不能簡單說是政府昏庸、無能、搞錯了;或許恰恰相反,它清楚得很自己在做什麼,為了維繫什麼樣的體制而這麼做。但願批判的聲浪,能直指這背後的核心。要求改良,但這絕非是我們要的終點。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用左翼右翼二分法, 只會讓世界變黑白

台清交也應該用抽籤,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12年國教是馬政府專為裙帶資本主義者打造的階級複製型式。

也就是檯面上這群掌權者要搶占分配權與分贓社會資源,
用不公平的規則抹去中低階層的努力,

*** 舉例來說 ***

我爸是教授他叫研究生幫我準備參加科展 +20分
我爸是院長他叫醫生寫服務志工人員清單 +12分
我爸是老師他叫班上學生每天輪流當幹部 +10分
我爸是評審他每周舉辦比賽可以購買名次 +15分
我爸是奧運國手我體能好有訓練跑比你快 +8分

*** 林爸有錢以上通通買得到 ***

簡化的結論就是,

富有小孩有錢有閒天天補習訓練又有加分優勢,
窮苦小孩沒錢沒時間又幫忙家計會讀書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