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業界 都有共通的弱點

2012/08/27
陳明新為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楊正任為元智大學通訊系副教授

企業界的人力資源,都是由學校所培育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教育養成的習性,會在就業期間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所以台灣學術界的弱點,會同樣的表現在台灣的企業界,兩者之間是有相通性的。本文針對學術界與企業界共通的一些弱點,加以討論,以闡明台灣的企業界若要追求一條活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學術界的改造。

一、只能做學術代工及產業代工。台灣的學術界一般來講,沒有辦法自己去定義題目,都是由國外的學術界發現新的問題,造成流行以後,台灣的學術界再跟著後面做一些小的問題,寫一大堆論文,發表在二、三流期刊,以量取勝,創意不足。這跟台灣產業界替國外產業代工的模式相通,沒有辦法推出自己的品牌及產品,只能靠管理上的優勢,同樣是以量取勝,以謀取蠅頭小利。

二、追求流行,不肯花時間做基本功。台灣的學術界有一些學閥,能力很強,始終都能追上學術的流行。舉例而言,學術界流行機電整合的時候,他做機電整合;流行機器人的時候,他做機器人;流行微機電的時候,他做微機電。擅於整合資源,向國家爭取龐大的學術經費。但是他們無法長時間深入問題,形成重要的突破。

這種現象與台灣企業界類似,台灣一些有錢的企業家,產業界流行DRAM,他就做DRAM;流行太陽能,他就做太陽能;流行LED,他就做LED。靠著這些國家指定扶助的企業,向國家爭取龐大的補助及優惠。但是這些企業沒有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術,大部分的技術都是用錢買來的,初期或許會賺錢。但是一旦別的國家也開始投入相同的產業,就沒有辦法跟別人競爭了。

台灣國家的規模小,即使傾全國財力來輔助特定企業,也比不過某些國家的大企業。台灣現在環保意識抬頭,島內土地取得更困難。台灣人力資源與鄰近國家相比也逐漸喪失優勢。可以說台灣錢少、土地少、人力條件也欠缺。在現在這個全球化劇烈競爭的時代,台灣企業生存之道,唯有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及關鍵技術,有了核心技術,即使別人有錢、有人、有土地的優勢,也沒有辦法追的上。

不管學術界或企業界,台灣常常都太短視近利,想要成名或賺錢,卻忽略了必須長時間作基本功。其實雖然初期投資大、獲利少,但是在時間與功夫的累積之下,養成了核心技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不管學術或企業,都是如此。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