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新聞眼:文化凝視:奇美部落「抓級長」的媒體盲從

2012/08/22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講師

3年一度花蓮奇美部落的成年禮儀式,不僅是部落的重大慶典,同時也舉行「抓級長」的儀式。慶典進行中,部落第三級的成員會突然抓住第二級ciopihay階級中的成員,找出最有才幹的年輕人擔任級長。這項儀式行之有年,每一任的級長都是透過這套儀式而選拔出來。然而,這項儀式在各家不同的媒體的詮釋中,出現不同的解讀,甚至曲解其本意。

大多的媒體所注視到是家屬的制止行動,阻擾孩子被抓去當級長。而媒體的採訪過程中,大多剪輯出家屬或族人從「經濟」面向來看「抓級長」的儀式,而忽略整體文化性的意涵。

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觀察。首先,在媒體鏡頭的補抓下,家屬的抗拒成為鏡頭的焦點。然而在抗拒的過程中,多少也看到了部落其他的人,仍依循著儀式在進行著。雖然報導中呈現了「級長」40年的任重道遠,但不同的社會制度產生領導者的型態本就不同,更不用說這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

然而,媒體的剪輯一方面將整個成年禮的典禮狹隘在家庭經濟的面向,而使得「抓級長」呈現出一種「無奈」的觀感。另一方面,一個成年禮的慶典,具有傳承與維繫部落傳統的儀式,被各種鏡頭語言聚焦成一種「強迫」的意義。

其次,家屬的抗拒一方面作為一種「事實」的影像現身,但遮掩了是另一種文化性的意涵,也就是一種「謙卑」的態度。據部落表示這在古時候這是一種謙虛的表現,意思是:我沒有這麼優秀,有別的人更優秀。而且這項儀式是「預抓」,還是需要部落老人的意見來做最後的決定。這樣的階級制度與人事的篩選,卻都在媒體嗜好暴力衝突的興趣中被蠶食殆盡。

當然,抓級長的重責,在現代生活強調經濟因素,的確讓許多家庭有所卻步。然而在媒體的鏡頭中,每一家電視台都盲從的追尋著這種衝突、抗拒的畫面,製造了一個表面性的新聞。刻意的從一種「現代」的角度,以一場「亂象」來審視並述說著這樣的儀式,忽略了部落成年禮中更具重大的文化意義。

在奇美成年禮的公告上,抓級長是公開的活動項目。似乎也是媒體所要「獵奇」的對象,成功的捕捉出一種文化的差異,提供新聞鏡頭前的觀眾一個凝視的空間。但可悲的是這樣的報導看起來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態性的文化歧異,但實際上卻只是滿足了一種新聞文化凝視的癖好,再一次的展現鏡頭的權力。

如果可能,真正的從奇美的角度來思索,認真觀察鏡頭焦點以外的畫面,將會發現一種文化的精神,仍延續著一種生命,而不是單純的兩三個採訪就為這個重要的慶典下了註解。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