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手,就足以掐死整個公視

2012/08/22

【社論】龍應台的公視董監事「夢幻名單」,在審查會慘遭屠殺,兩輪投票僅三名董事、兩名監事過關,不少社會形象良好的文化人均中箭落馬。但龍應台不必扼腕,這個挫折其實是屬於大家的;難產的也不只是公視董事會,而是台灣追求提升的民主精神。

各界叫好的名單卻在審查會遭到毒手,原因包括:第一,審查委員不在乎民眾觀感,或根本與民意脫節;第二,要獲四分之三同意票才能過關的高門檻,顯不合理;第三,朝野政黨的角力與拔河,使審查會摻入太多政治考量。當然,這也包括了龍應台對政治估計的太過天真。

當初規定公視董監事要採四分之三的高門檻,是以公視為全民所有的「公共媒體」為由,因此需要採取「高標準」。然而,這項華而不實的規定,卻也造成了公視董事會長年無法正常運作、甚至根本無法組成的問題。龍應台六月提出廿多人的名單後,到七月就有十名候選人主動退出,主要就是認為審查機制不合理,不願去碰壁。沒想到,英勇留下來的人,最後還是紛紛在此墜馬。

門檻要多高才算合理,暫且不談;但讓這個門檻變得像集體屠宰場的,卻是依政黨比例提名產生的「審查委員」。目前十五名審查委員,依各政黨在國會的席次比例,國民黨推薦者有八人,民進黨推薦五人,台聯一人,親民黨一人;要過四分之三的門檻,至少需獲十二張贊成票。反過來看,只要稍加運作,二張反對票加一張空白票,即可以讓一組「夢幻人馬」全軍覆沒。

簡單地說,目前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的結構,是複製了國會的席次比例,藍和綠是九與六之比;在此情況下,多數的一方不足操控局面,反而少數的一方更便於使力。儘管這些委員表面上都具有學術或其他專業背景,但個人政治色彩差異極大,只要陷入政治思考,三人即可左右大局達成杯葛的目的。當天,蔡詩萍憤而退出審查會,就是不滿少數人可以在這個機制中予取予求。

進一步看,荒謬的,不只是高門檻保障了「少數暴力」,審查委員由各黨依席次比例推派,同樣是個莫名所以的分贓制度。試想,目前台灣最落後、最缺乏效能的,就是政治部門;而「政黨比例推薦制」就形同在不同機構上層複製政治指導和審查機構,豈非在扼殺這些機構的生命力?當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的產生也是採取政黨比例推薦制,但發現根本行不通之後,數年前即已修法改掉;而公視的運作深陷泥沼多年,難道還要被惡法莠制箝制到不得翻身?

三隻手,即足以掐死整個公視,從這次公視董監事的審查會上已一目了然。這是制度的可怕缺陷,非改不可。且看一些審查委員在會中對被提名人品頭論足的神氣,再看他們對社會人才整批否決的毫不珍惜,這些人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坐在那裡?心中有沒有公視或公眾?他們又經過誰的同意可以這樣濫用手中的權力?

漂亮的名單得到這樣難看的審查結果,對龍應台而言,當然是一次大挫敗。包括其間傳出她與綠營暗中交換條件,同意讓陳郁秀出任董事長,引起了執政黨方面的緊張、關切、甚至阻撓,導致她的漂亮出擊變成孤軍奮戰,終以淒然收兵收場,這是她的一堂政治震撼教育。至於那些中箭落馬的候選人,其實是敗在「非戰之罪」,輸給不合理的制度和師心自用的政黨打手;該覺得丟臉不是落選人,可恥的是那些不問青紅皂白、只問藍綠的審查委員。

難產超過六百天的第五屆公視董事會,一時三刻內不可能奢望它霍然痊癒。如果董監事的高門檻不改,如果繼續依政黨比例制分配審查委員,如果審查委員執意要當政治的應聲蟲,全體民眾不分藍綠都別想看到一個健全的公視,更別奢望看到精采的節目。別以為那裡藏著什麼大惡魔,三隻手就足以摧毀大家的夢想,就如我們日昨所見。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