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的面具-媒體不應也不必與學者為敵

2012/08/02
中國時報前社長

有朋友問我:「你對旺中案為何至今未發一語?」我的回答是:「不是不說,時候未到」;現在,是該說幾句話的時候了。

我做過三十多年記者,對新聞實務不可謂不知;多年來不間斷閱讀西方媒體,對歐美新聞界變化也稍有涉獵;近一年在大學教書,對新聞理論當然也略有心得。

也因為如此,我對反旺中案學者的主張一向有所保留:台灣現有各項傳播法令中有哪一項條文可禁止旺中案?法律既未禁止,旺中案即使有人強烈反對,但其應受法律保障卻殆無疑義;這也是當民意與法律、法律理性與大眾情緒、法律思維與大眾思維有所衝突時,政府在作可否裁決時唯一應遵循的標準,否則,要法律何用?

其次,NCC對旺中案作出有條件通過的決定後,學者雖續有強烈反對意見,但我對他們的意見卻更加保留。NCC加諸旺中案的三項附停止條件,法源並非廣電三法,而是《行政程序法》,但問題是:NCC要求中天電視切割中天新聞台,要求中視新聞台變更經營,都是涉及憲法範疇的財產權問題,非NCC一言可決,NCC的行政處分若無法律授權可為依憑,則不但有違法之嫌,也涉及違憲侵犯人民財產權。一百年前洛克斐勒家族的美孚石油因涉嫌壟斷,最後被下令拆解成三十幾家公司,乃是最高法院依法所作的判決,並非行政機關的行政處分,這是學法律的人都讀過的經典案例。

換句話說,反旺中案學者自始即未以法律作為反對的最高依據;及至NCC作成行政處分明顯有違法違憲之虞時,學者也不置一詞,好像祇要能阻絕旺中案,即使違法違憲也並無所謂。另外,我對學者所謂言論集中化的主張也有所保留:現今台灣媒體的關鍵問題乃是言論的極端化、民粹化與弱智化,而這「三化」之所以形成也正是集中化的反證,證明集中化是個被過度誇張的假議題。

但即使我對學者主張與NCC處分有所保留,我對旺中集團回應外界批判的方式也同樣有所保留。在旺中案審查的十八個月期間,旺中媒體集團在蔡衍明董事長的強烈戰鬥意志主導下,幾乎無日不處於備戰狀態,不但被動地惡聲至必反之,而且主動投石擊河,與不計其數的學者與官員駁火互嗆,但結果卻反而讓反旺中聲音像水波一樣不斷放大擴大,及至演變成如今局面。

姑且不論這些學者與官員的是非對錯,但問題是:全世界有哪個媒體集團像旺中一樣,為了集團涉己事務而終日血脈賁張像個鬥犬?蔡衍明雖曾以鬥犬自況,但鬥犬哲學也許適用於冷血競爭的商場,不鬥即敗即亡,但媒體扮演的是看門狗角色,看門狗如果變成四處征戰的鬥犬,那是誤用其能,傷人也傷己。

蔡衍明曾因他在《華郵》的言論造成困擾,而向媒體集團員工致歉,但他可能並不知道,他的強烈戰鬥意志現在也變成了許多員工難以承受的困擾,這些員工也許並不盡然同意反旺中學者的主張,但卻也很難忠誠實踐蔡老闆的鬥犬哲學,有些人因此陷入哈姆雷特為或不為的困境,也有些人常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困惑;但集團內部這樣的氛圍變化,蔡老闆卻可能一無所覺。

更重要的是,中時集團與學界一向有深厚淵源,學者與中時曾相互扶攜走過戒嚴歲月,也曾協力推動台灣民主轉型,就像一九三○年代的《大公報》一樣,中時曾是學者集結的大本營,也是學者發聲的第一選擇;但這個傳統卻因旺中案戛然中斷,這是學者與中時集團的兩敗俱傷;資深的學者與記者大概都有同感:那個美好年代已經一去不返。

但蔡衍明是這個傳統的接棒人,如果他以報人而非僅報老闆自期,就該把修補與學界的關係視為當務之急,對學者主張更應「但可容則容」,道不同則敬而遠之,而非「但可批則批」,聞異聲則揪而鬥之。退一步說,即使他不改鬥犬本色,但鬥的對象也應是政客權貴,而非祇有一張嘴一支筆的學者;與學者為敵的政權不可能長治久安,與學者為敵的媒體亦復如此,更何況全世界從來不曾有過與學者為敵的媒體。

戰爭總有偃旗息鼓的時候,現在,就是停戰的時刻。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王先生,社會運動和打官司,你怎麼傻傻分不清楚?
社會運動挑戰的現狀,要先基於甚麼法律依據?
若有一條法律這麼進步,還這麼清楚寫甚麼可以甚麼不可以,還需要社會運動去反對甚麼或爭取甚麼?
反黨禁、反報禁、反戒嚴、反萬年國會,當年是基於哪一條法律?
不要假中立了!

1現有各項傳播法令中無可禁止旺中案
2三項附停止條件有違法以及違憲之虞
3學者自始即未以法律作為反對的最高依據
4集中化為被過度誇張的假議題
5筆者對旺中集團回應外界批判的方式也同樣有所保留
6筆者認為集團轉向為自自由派至鬥犬之哲學
昨晚上吃晚餐 在麥當勞 和朋友聊天 拿一些報紙看到的

1現有各項傳播法令中無可禁止旺中案
------->關鍵在濫用市場地位.若要談法條,它的依據應該是在公 平交易法.消保法裡面

2三項附停止條件有違法以及違憲之虞-
------>錯.旺中本身已經在打壓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並且是在濫 用司法資源和侵害他人隱私的狀況下打壓學術自由.如果旺中遵守憲法,不應有此行為.旺中的行為顯然是視憲法為無物的.

3學者自始即未以法律作為反對的最高依據
--------> 應該說是以民主和言論自由為最高依據

4集中化為被過度誇張的假議題------------------------> 正確的說法是,旺中遵守的是私益的擴張(美其名曰鬥犬邏輯) 來取代新聞專業和倫理問題. 集中化是個議題.但這裡應該增加: 劣幣驅逐良幣的權力集中化,這才更為正確
.
5筆者對旺中集團回應外界批判的方式也同樣有所保留------------>是的,這個評斷是肯定的

6筆者認為集團轉向為自自由派至鬥犬之哲學-------------> 自由主義哲學強調平等.不同於新自由主義(鬥犬)的貿易慣性,前者有核心價值,可以為法理上之哲學依據無誤.而後者僅為一種身體膨脹的慣性,既不為思想,也不為思辯,更不保障他人自由.故兩者並不相同.

昨晚上吃晚餐 在麥當勞 和朋友聊天 拿一些報紙看到的

以下是偶然聽到的小記者憤怒:
旺中根本沒有經營理念,相對於記者來說,蔡董可謂受益於新自由主義培養來的空降部隊. 以無知來報復知識,用記者來償還他欠下的債! 它不曾為民主及正義提供任何努力,卻一邊享用民主果實,一邊迴護極權體制,勘謂為這個時代下最可恥的受益人.

以下是同學的憤怒
投身媒體業是蔡董自己決定的後果,法律並沒有強制蔡董投資媒體事業,而媒體依其倫理,具有社會公器的特性,難謂是蔡董的"私有財".又,行政機關自始並無蔡董對財產進行處分,而NCC的附帶條件並非在事後添加,如蔡董不同意附帶條件,並無任何"處罰"蔡董其不接受的任何法律.既不存在對其行為處分的法律,違憲之說也就不攻自破.

中視算是私有財嗎? 我覺得用洛克斐勒的財產來說,是不是有點問題?

"言論的極端化、民粹化與弱智化,而這「三化」之所以形成也正是集中化的反證..."

作者 並沒有把他後段的言論和前段言論做邏輯整合. 蔡董於旺中內部所提倡的,恰好就是極權/集權政治,這剛好是極端化 民粹化 與弱智化的源頭. 因此終於達到人治與愚民的最高境界. 因此,個人以為不應把"資源"集中化的明證當反證,是有所不宜的

「蔡衍明雖曾以鬥犬自況,但鬥犬哲學也許適用於冷血競爭的商場,不鬥即敗即亡,但媒體扮演的是看門狗角色,看門狗如果變成四處征戰的鬥犬,那是誤用其能,傷人也傷己。」

我大膽問一下,記者是誰的看門狗?

王健壯 = 撒旦的面具

反旺中這群人反壟斷是假, 反中國才是真的吧! 富邦集團掌握有線電視系統最大版圖, 為何不出來抗議呢? 真是偽善, 還自詡為捍衛言論自由, 學者的主張又怎麼樣? 還不是為特定利益服務, 偽中立, 假自由!

學者發言, 學生散布網路謠言這就叫做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嗎? 學者及學生並沒有比一般老百姓了不起! 利用學術崇高形象為私益服務, 其背後動機可議!

我不假中立,故反對旺中併購中嘉. 並且,反對中國與反對壟斷的基本事實 審查的對象仍然是併購案. ,兩者並不矛盾,所以應無如樓樓上所說的各種疑慮

"學者發言, 學生散布網路謠言這就叫做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嗎? 學者及學生並沒有比一般老百姓了不起! 利用學術崇高形象為私益服務, 其背後動機可議"

學生的基本權利和一般老百姓一樣.不過,學生對併購案有意識,這算是公共議題,比為虎作倀了不起很多喔( 經過初步調查,白衣小姐的幕後指使者還和林朝鑫還是同校師生.,) 所以你說社會大眾會相信哪肇的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