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衰減 人才培育警訊

2012/05/12
清華大學教務長

 貴報接連出現「育才、攬才再度成為焦點,教育部蔣部長有感於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同意提高公費留考之名額」:「人才培育機制失靈 台灣發展隱憂」等新聞。注重人才培育是件重要的事,只是百年樹人,今日所見到的果,其實是許久以前種下的因。解決遭遇之困境,固然重要;但是注意警訊,防微杜漸,在人才培育上更是重要。

 如海外人才庫面臨斷層一事,約肇始於一九九○年間。國內研究型大學學生出國求學比例,年年屢創新低。而其影響,在三十年後之今天,清楚展現。但在最近這幾年,雖然與六○至八○年代之出國熱潮不能相提並論,國內研究型大學的學生出國求學比例已略有回升。鼓勵拓展國際視野仍是十分重要,但是精力與資源,更須注意到目前人才培育的真正警訊。

 國內研究型大學的博士生報考率,近年來是大幅衰減。清華、陽明、台大、政大、中央、交大與成大等七校的博士生報考率,以民國一○○年與民國九十九年相比,減少了一九%;以今年與去年相比,更減少了二○%。各校雖有些小差異,如清華略優於平均值;但是高比例的衰減,則是各校完全相同。更弔詭的是大幅衰減的科系,皆是業界熱烈需求的科系。

 優秀的人才是國家與產業發展之根本,鼓勵台灣優秀的人才接受挑戰、接受更高的培育,應是目前高等教育之當務之急。研究型大學之博士生報考率,以每年近二○%之比例急凍,是一項人才培育之大警訊。尤其如果對所報考學生的來源與程度進行分析,對優秀人才的不再進一步接受培育,也就更令人憂心忡忡。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