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何須彼此怨懟

2012/05/08

進入五月,春暖花開,卻也見空氣裡浮動著不安。520將至,馬英九的民調滿意度在此時跌到歷史新低,在野黨摩拳擦掌號召群眾抗議。馬政府的決策風格,加上環境因素,造成近幾年來台灣景氣低迷,人民不滿是事實;施政滿意度低落,無法否認也無法美化;這些都將是馬英九「歷史定位」的一部分。

不過,馬總統個人毀譽是一回事,怎樣使台灣「向前行」才是正經的課題。台灣現在有一種氣氛,「改革無效,造反有理」,加上執政者畏譏憂讒,很多政策好不容易跨出一小步,就又退縮回來了,結果很多事都做不成。

也有很多事,是在周折妥協之下,勉強前行了一點點。例如健保快破產,二代健保往有錢人「量能多繳」的方向推進了一點。資本利得課稅的話題受重視,證所稅這個以往視為「不可能的任務」遂規畫進行。電費調漲本來就該是能源政策的一環,輿論壓力迫使台電董座下台,國營企業改造勢不可免。其他乃至於12年國教、解決血汗醫院等大大小小的議題,政府「推一下動一下」,牛步化地進行改革。

政府被動的態度和效率令人不滿意,但就事論事,輿論建言的目的是要以壓力督促政府做事,而不是為了鼓譟出「就是要讓你事情做不成」的氛圍。雖說從反對者角度而言,醞釀出人民不滿,往政黨輪替方向邁進,是在野黨的職責也是利基;不過,蓄意引導民眾彼此怨懟,社會代價有點太高了吧?

台灣距完美遠得很,但走到今天也非一事無成。尤其日常生活的氣氛,外國觀光客和大陸客眼裡看到很多我們自己習焉不察的特質。大陸畫家陳丹青曾觀察到,台灣日常生活中的溫良與教養,「並非指社會的精英,而是在街市隨處遇見的人」,令他特別感觸。一位來台念書的陸生也形容他所看到的「台灣臉」:「只有不相怨懟的社會,才生得出不相怨懟的面容」。

此刻的台灣,難道要停在鼓譟怨懟,以「就是要讓你事情做不成」為樂?該往解決問題、要求政府把事情做出來的方向走吧。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