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志:華氏451度的電子書包

2012/05/04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1966年法國導演楚浮的電影《華氏451度》,是一部具警世性格的科幻電影,片中敘述一個獨裁的國家,只准人民看電視,卻不准人民讀書;主角是一位公家的消防隊員,他的任務就是一接到通報,立刻趕往現場,把房子裡的書本搜出來,然後放火把書本統統燒掉。不過有一次他違反命令,偷偷地藏起一本書,沒有將它燒掉,回家以後,便偷偷拿出來閱讀。閱讀讓他對當權獨裁政府產生疑慮,慢慢他成為反叛的思想罪犯,最後只好逃出城外,躲進一座森林中,令人驚奇的是,他竟然發現在那座森林中,居然躲著一群人,而且那群人都在讀書。

這部電影似乎是暗示著獨裁國家都不喜歡人民閱讀書本(秦始皇與希特勒都曾經焚燒書籍),因為閱讀書本會產生獨立思考能力,因此讀書人容易反省思考社會現狀,導致對執政者的批評與抗議;相反地,電子螢幕卻容易以聲光吸引民眾觀看,可以不用大腦思考,便能消磨時間;甚至以置入性行銷隱藏某種訊息,藉此對民眾施以洗腦,成為獨裁者控制民眾的最佳利器。

《華氏451》原著的作者雷‧布萊伯利曾表示,他寫這本書的重點,無意討論思想審查制度,而是關注電視對人們閱讀習慣的影響。從這幾十年的電子媒體發展史來看,我們必須承認,電子媒體的確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讓紙本書籍雜誌媒體,經歷到前所未有的危機;而iPad等電子平板電腦的產生,更無時無刻地,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終會有一天,紙本圖書將被電子書所取代,而紙本圖書館也將完全被虛擬圖書館所置換。

不過最令人憂心的是,國內政府單位已經在推行「電子書包」,希望小學生可以從小接觸科技產品,用薄如蟬翼的「電子書包」,取代沉重的傳統書包,這樣的立意看似良好,事實上,卻隱藏著許多迷思與利益糾葛。

政府單位長期以來鼓勵電子科技業,各級政府施政提案或經費開支的申請,只要名為「數位」或「奈米」等熱門名詞,總是很容易過關,不論價錢有多貴, 似乎只要是科技產品,就必然是「好東西」,而且也是城市進步與現代化的象徵,是可以去跟別人誇耀與比較的事物。

政府單位很高興的說,「電子書包」是個五百多億的商機!引起許多企業廠商的覬覦,無不希望可以吃到這塊大餅,分一杯羹,也解救日益萎縮的電子產業。卻忘記好好去思考,「電子書包」對於我們的下一代(特別是小學生),將會有何等重大的影響?

先不論「電子書包」取代紙本書籍,對學童創意力與想像力的弱化影響,從最近小一學生的近視比率來看,就可以知道電子產品早已對學童視力造成極大的傷害,若是將來推行「電子書包」,我們的學童終日暴露在電子螢幕的照射下,視力的損傷情況將更惡化!

關於「電子書包」的推動,政府單位應該更審慎思考學童教育與視力問題,而不是只看到產業商機,而被科技迷思所蒙蔽。否則有一天,將會有很多家長逼不得已,帶著小孩離開公立學校,去尋找可以讀書的森林。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