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造假外 送審資料有無「加工」?

2012/05/02
僑泰高中主任(台中市)

大學申請入學成績造假,近日傳出師長涉嫌教唆。先前繁星推薦蒙塵,而今申請入學出包,公平性備受質疑,研議防弊措施,刻不容緩。

先就繁星推薦來說,招生名額擴增,狀似提高偏鄉學生機會,但部分大學檢定門檻過高,又未排除明星高中競爭,都會大校挾人數規模,輔以學測成績優勢,偏鄉學生相形見絀,儼然淪為配角。

蔣部長日前宣示,一○六年繁星名額倍增,更讓人憂心。相關配套未盡周延,分發辦法不利偏鄉,貿然放寬,城鄉差距更形擴大,區域均衡恐淪為空談。

再就申請入學來說,考生以興趣選填校系,大學可適性遴選學生。然而學生為求上榜,過分美化備審資料,或找專業公司操刀,時有耳聞。竄改在校成績,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其他送審資料,有無加工變造,大學也需提防。唯有嚴謹審查資料,落實抽查機制,才能防堵投機造假。

申請入學立基於互信,考生固當誠實以對,大學也須嚴謹作業。部分大學校系甄試僅審查資料,並無面試,值得商榷。少了口試印證,考生容易造假,徒增弊端。

鑒於學生成績造假,教育部研議由高中上傳成績,大學並試辦線上書審。因應繁星作業需求,各高中在十一月底已將成績上傳甄選委員會,大學如需參酌在校成績,可由甄選委員會轉寄,毋需增加高中作業負擔。推動線上書審,雖可減輕考生負擔,也有利於環保,但標準流程與防弊措施,也須及早公告,才能讓考生安心。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