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明星高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教持反對意見,似乎成了為維持菁英光環的一種行動;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只是想針對政策本身的缺失提出看法,為接下來的國中生、未來的教育體制爭取更合宜的發展方向。
我們並不認同外界稱呼我們是「菁英」,我們只是在學習上有較強烈的興趣,對於學術研究方面可能稍有優勢,但並不代表未來到社會上,就能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在多元的專業領域,一定有比我們優秀許多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是社會需要的,也同樣可以在社會舞台上發光發熱。
現行的教育制度,較能依照大家對於學業方面的學習興趣,給予合適的環境;未來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不但學生們可能面對同學間較大的差異性,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也會面臨挑戰。
十二年國教的爭議,其實源自目前還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能讓眾人確定未來的方向,然而現在卻被模糊了焦點,把爭議來源歸咎於「建北現象」。它也許是一個未來趨勢,也有它的好處存在,可是匆促上路並不保證能夠讓它的優點統統呈現。
有人認為明星學校學生只想維持自己的特權與優越感,想阻擾教育政策的發展。但是他們忘了,我們這群高中生,沒有機會經歷未來十二年國教的洗禮;我們只是希望能為學弟妹們,以及未來的學生們盡一份心力,盼望台灣的教育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