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出口占比 大陸消、東協長

2012/02/09

2012-02-08 01:01 工商時報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受春節假期影響,今年1月出口較上月及去年同月均衰退,但是若截至1月20日止與上月同期比較,出口增加3.3%,進口增加8.2%。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表示,顯示出口在連續兩個月下滑後,春節前略回升,這是經濟持穩的好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1月對東協六國出口占總出口市場的17.8%,僅次於100年11月的18.6%,為歷年單月次高;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占35.9%,為98年2月以來新低。財政部認為,這些特殊現象可能都受到春節因素干擾,要等到今年1、2月出進口貿易統計合併比較,才會看出明朗趨勢。

 因春節假期長達9天,1月出口210.8億美元,較上月減少28.7億美元,負12.0%,進口206.6億美元,較上月減少9.7億美元,負4.5%。

 為便利比較,財政部取1月1日至20日止,即春節假期前,與上月同期比較,出口增加3.3%,進口增加8.2%。林麗貞認為這是正面訊息,但亦不排除這是廠商在春節提前出貨。

 1月出口較去年同月減少16.8%,進口減少11.9%,主要因去年春節落在2月份,比較基數較高所致。若以1月20日以前與去年同期比較,出進口衰退幅度各為3.2%、2.5%。

 1月出口金額較上月減少28.7億美元,前十大出口貨品有八項較上月減少,其中以礦產品減24.4%最大,資訊與通信產品減24.2%次之,可是,化學品及交通運輸設備較上月各增1.4%及9.9%。

 出口主要貨品中,交通運輸設備出口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6.8%,為歷年單月次高,主因腳踏車出口到荷蘭增加較多及散裝貨船出口增加。

 1月資本設備進口金額24.7億美元,較上月減22.1%,主要以機械減37.6%最大。

 不過,1月礦產品進口增加17%,主要是原油進口增加10.5%、液化天然氣增加85.2%及煙煤增加26.2%,原因可能與業者合約有關。

 林麗貞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情況並無再壞的消息,不致產生大幅衰退狀況,2月份起我國經濟可望維持平穩發展。

 林麗貞指出,雖然歐債危機仍未解除,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但近期美國就業與製造業生產已經獲得改善,經濟復甦動能增強,而且中國大陸經濟仍維持成長,都有助於我國維繫出口成長動能。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