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帶頭歧視 校園霸凌同志

2009/05/04

【記者史倩玲採訪報導】校園性別教育推展已經很多年,但多數教師仍缺乏性別觀念,導致校園霸凌同志現象仍相當嚴重。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秘書長王振圍表示,校園性別教育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同志學生備受欺負

台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接獲許多同志因為老師同學不友善,因而被霸凌或是自殘的案例。王振圍指出,許多同志學生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甚至演變為性侵,例如同學會強脫同志學生的褲子,或是拿掃把、瓶子插入同志學生的下體。由於青少年是尋求同儕認同以及老師肯定的時期,因此,老師與同學的歧視,往往讓青少年同志難以承受。

許多同志學生由於被老師同學歧視,出現長期自殘的傾向,包括不斷拿小刀割自己的手臂,導致手臂上佈滿刀痕;或是先用小刀劃開手臂,再撕下手臂上的皮膚。王振圍指出,很多同志學生自殘,是因為想藉由疼痛確認自己存活在世界上,並讓自己對外界的刺激感到麻木。由於部份同志在青少年時期長期在校園內被迫害,對社會的信任感完全消失,即使日後進入對同志友善的環境,心中的陰影仍無法抹去。

老師傳達歧視觀念

王振圍表示,許多國高中教師對同志並不友善,會在課堂上講出各種歧視字眼,甚至在教授性別課程時,手上拿著教育部的教材,傳達各種歧視的概念,包括「同志就是人妖」、「我不接受同志,因為上帝不允許同志存在」,甚至針對特定同志學生說出「是男人就該如何,像某某某應該就不行」的語言。即使是較為開放的大學校園,也有不少教授在課堂上說「我有歧視同志的言論自由」。而大學裡的歧視往往更為幽微,由於大學裡的人際關係較為疏離,歧視的行為多半是孤立同志,同學不跟同志學生說話。由於校園裡的性別教育仍無法深入老師社群,王振圍表示,許多老師連偽善的行為都做不出來,而是赤裸裸地以言語攻擊同志。

但事實上,老師對於阻止校園霸凌同志學生有很強的力量。王振圍指出,有性別意識的老師在發現同志學生被霸凌時,會站在同志學生的立場上講話,久而久之,同學也會漸漸尊重同志學生的身分。當同志學生被其他班級的同學欺負時,同班同學也往往會站出來幫助同志學生。

偏鄉性別意識低落

王振圍指出,由於城鄉差距,偏遠地區歧視或無視同志的現象更為嚴重,許多老師甚至連同志定義都不清楚。甚至曾有老師問「同志」是否是表示政治夥伴的意思。即使是校園中的輔導老師,也有不少人沒有性別概念,當接到同志學生的個案時,不少輔導老師還會直接問同志學生:「你有沒有愛滋?」

許多老師不清楚同志資源,也間接導致學生對同志議題的忽視。王振圍指出,他自己曾對學生進行調查,發現知道同志大遊行的學生人數僅有1/4,即使同志大遊行已經辦了6屆,也在新聞媒體上曝光,但許多學生仍然不清楚有關同志的相關資源。另外,即使教育部針對每個學校發放同志教育手冊,但在一校僅有一、兩份的情況下,通常僅有輔導老師能夠閱讀,對整體性別教育幫助不大。

由於許多同志學生的問題多集中在覺得孤立、被歧視或找不到伴的情況,王振圍指出,遇到這些情況的學生可以聯絡同志諮詢熱線,或是上網尋找同志網站尋求協助。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