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無障礙 殘障者走出來
跨障別 千人遊行

2011/11/14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樓乃潔

11月13日,由「千障權益聯盟」發起的「下個百年,沒有障礙」遊行,從台北火車站出發,途經監察院、教育部、立法院,到凱達格蘭大道,吸引了不同障別,透過網路動員,集結超過1千人共同參與,成為十幾年來,台灣最大規模的殘障者遊行。由於遊行的參與團體,跨越身障、聽語障、智障、精障…不同的障別,以及不同的障礙情況,面對的問題本來就差異很大,加上政府部門在殘障政策上也是多頭馬車、事權不一,大家各自提出迫切的要求,一時也難以聚焦成一個大的訴求,不過,跨障別的族群走在一起,彼此看到、彼此感動、彼此激勵,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下午6點,夜幕低垂,幾位肢障者在凱達格蘭大道完成「倒立」的動作後,群眾熱情相擁,約定明年「殘障者大遊行」再一起上街頭。

6343819526_fae06c8f9f_z.jpg肢障者在凱道倒立。(攝影:陳錦桐)

在去年,殘障者就曾經發動規模約200人的遊行,當時主要是以肢障者作主要動員的對象,那些無法以拐杖支持行動、必須乘坐輪椅的肢障者。「他們『走』出來,讓你們這些單拐的、雙拐的看到,坐輪椅的不便」遊行發起人之一,千障盟的黃智堅說,除了面對自己的困難之外,看到其他人的困難,是殘障者自力救濟行動的基礎。

遊行來到內政部前,內政部特別開放「無障礙廁所」給肢障者使用;但是當他們的輪椅進入之後,發現廁所的門過於狹窄、通道空間沒有辦法讓大型的輪椅迴轉,無障礙廁所數量不夠、髒臭不堪,就連全國可能最具「問題意識」的內政部且如此,何況其他的公、私部門;也難怪先前遊行在通過監察院的時候,他們不同意開放廁所,大概是省一頓罵吧。

6343090297_59c885e077.jpg《社會秩序維護法》通過「娼嫖皆罰」現場也出現抗議的標語。(攝影:孫窮理)

群眾提出「提前申請老年年金」、「增加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等訴求,不過內政部社會司司長黃碧霞出面說明時,並沒有把內政部可以做的事情挑出來回應,卻針對全部的訴求,空泛地表示「各位的訴求非常多,也牽涉到政府部門各部會,我們會將它們一一轉達」,原來內政部只是一個收發櫃檯。

轉進凱道之後,唯一的一輛宣傳車上,除了以口語發言的人之外,還多了一塊「看這裡」的手舉牌,手語翻譯員把現場的演說翻譯成手語,現場聽語障的群眾動員規模相當大,他們也提出「手語列入公事語言」、「電視節目加字幕或手譯視窗」…等訴求;無障礙的訴求,包括了硬體、軟體,以及資訊的「無障礙」環境,聯盟批判,在目前藍、綠總統的政見裡,不管是馬英九或蔡英文,都只看到「長期照顧」問題,卻忽略了「無障礙環境」,以及身心障礙者社區生活的支持及經濟安全的需求。

最後,遊行在大家把許願的紙條一一投入「許願池」後,以「倒立先生」黃明正帶領數位重度肢障者,脫光上身的衣服,用他們扭曲、滿是疤痕的身體,在總統府前,以「倒立」的方式展現出來,第一階段,媒體拍攝肢障者的倒立之後,遊行特別要求媒體記者退下,讓參與的殘障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本來是為了展示給他們看的身體,作為結束。

身心障礙者面對自己生活上的不便,在政策的面向上重要的問題是各公部門事權不統一,加上官僚體系互踢皮球,事務推動緩慢。而這一次遊行提出以「無障礙產業化」建立「單一窗口」的訴求,卻引起殘障團體間不一樣的看法。11月11號上午11點11分,「人民老大算障團」曾經到交通部表達推動交通無障礙、增加低底盤公車、康復巴士等主張,但是他們並沒有參與13號的遊行,主要的原因,就是對「無障礙產業化」這個訴求有所疑慮。

算障團的李燕認為,「無障礙產業化」會使得無障礙設施的價格上升,貧窮的殘障者無法使用,造成殘障者間的「階級差異」,以及「圖利財團」的情形;除此之外,在「無障礙產業化」的規劃裡,有一個非營利組織來推動無障礙設施,李燕認為,以目前政府多頭馬車的情形,大家都無法監督了,更何況將來把無障礙設施交給一個「基金會」這樣的「民間組織」,將使得政府更有藉口丟卸責任,同時民間更沒有辦法監督。

在13號的遊行裡,「無障礙產業化」被列在書面的訴求上,並且加上了「避免財團化」、拿掉了「基金會」這樣的提法,不過在現場的演說或者手舉牌上,都沒有出現這個訴求。殘障聯盟祕書長王幼玲說,這個訴求是在「千障盟」討論的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的考量是希望推動「無障礙設施」成為一項「內需型」的產業,至於會不會財團化?她認為怎麼樣都會有這個問題的,無障礙設施由政府統一發包,一樣會有圖利財團的問題,必須要注意;而所謂「產業化」後,「會不會有財團對這個有興趣,那都還很難說」;至於本來提出的「基金會」,王幼玲說,據她了解,這個基金會只是研發、推動無障礙設施的單位,並不是「發包」的單位,也不至於產生「圖利財團」的現象。

6343090293_a76823ef80_z.jpg「下個百年,沒有障礙」遊行,是台灣10幾年來,最大規模的跨障別殘障者的集結。(攝影:孫窮理) 6343090301_6907975e86_z.jpg輪椅肢障者的出現,讓不同的殘障者可以看到彼此遭遇到,不同的困難。(攝影:孫窮理)

回應

    『而所謂「產業化」後,「會不會有財團對這個有興趣,那都還很難說」』

財團有沒有興趣,很難說是因為還是要看有多少賺頭吧?!
會從誰的身上拔毛,政府? 廠商? 納稅人?
然後貴得要死再擠壓回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

說是產業化國際接軌,政府、產業、障礙者三贏,
我認為只有"最贏"~~而且不會是障礙者。

舉例來說:我現在的肢架輔具,一隻腳政府補助8000
但是廠商收的費用一支單價從16000起跳~30000都有
等於障礙者自身均要再出萬把元~

不管政府補助多少,永遠追不上廠商想收的利潤

成立一個無障礙產業基金會,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壓低價格? 推廣研發人才?

    『這個基金會只是研發、推動無障礙設施的單位,並不是「發包」的單位,也不至於產生「圖利財團」的現象』

真正要講核心問題,
這時候又把基金會的功能弱化成平台了~
既然只是研發、推動無障礙設施,
榮總,振興…都有輔具中心
連陽明大學都有
看要委辦哪個單位~或是做整合
把目前他們已經在做輔具資源,
就現有的,擴大推動
購買機器設備、製造、進修、研發、學校開科系…等等
這也很實惠啊,學生也可以有專長~!

那產業化後,費用上是叫政府再多補助?
還是叫廠商不要收這麼多?

講來講去,會衍生的,都還是政府的問題
政府丟皮球,
用一個無障礙產業來解套,
或許眼前有誘因,短期可以加速推動

但誰的利益放在最前面?

無障礙產業所發展出來的 障礙利益 和 障礙權益,
不會相對等,也不是平等的基礎
那就看推動的社群著重在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