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君:先認識差異 再談尊重

2011/10/03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

和歌神張學友對唱情歌《你最珍貴》走紅歌壇,高慧君的鄒族名是Paicu Yatauyungana白芷雅達巫庸安娜。她說,當年宣傳期時是從香港到台灣,結果幾乎讓所有剛從媒體上認識她的觀眾都誤以為她是港星。

分享文化 絕不妥協

她不想讓觀眾們只認得高慧君,更想讓大家聽見屬於鄒族白芷雅達巫庸安娜的聲音。所以在2008年時,以高慧君為代表的鄒女們也推出了《鄒女在唱歌》音樂專輯。

高慧君對於族群的尊重在意,幾乎可說是毫不妥協地。「每次上表演節目,有主持人介紹我是『鄒族公主高慧君』,我一定會當場指正。」主持人不見得對於鄒族社會制度很熟悉,也不一定理解原住民各族的差異,高慧君說,鄒族沒有「公主」,但就是因為不理解,才要多多互相溝通。

又或者有主辦單位希望鄒族的高慧君演唱或演出不同族的傳統樂舞,並且說:「你們都是原住民,沒問題吧!」高慧君認為,即使她會唱別族的歌曲,但不代表鄒族和卑南族或他族的語言文化是一模一樣的。

 

 

▲高慧君說,每次表演時被稱呼「鄒族公主」,一定會在現場告訴大家鄒族的社會制度中沒有公主,希望更多人了解鄒族的文化。(圖/本報資料室 文/呂淑姮)

 

 

她說,最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就是讓大家了解生活在台灣的原住民有著文化差異,要有基本認知才有可能談到尊重和合作。

「所以會被我媽媽唸,說講話太直。」她說,父母和祖母都是影響自己最深的人。

母親的教誨是要先顧好事業,再來談為原住民議題發聲,父親則是告訴高慧君,無論要談論哪些議題,都要先徹底了解再涉入。

高慧君說,對於原住民族議題,尤其是土地的關注,追溯源頭,應是受了祖父高一生給祖母最後一封遺書的影響:「祖父提到不要賣水田。」高慧君的祖父高一生與外祖父汪清山都是228事件罹難者,高慧君由祖母帶大。

高慧君說,祖母在祖父過世後,的確守著祖父的遺言沒有賣土地。直到後來,她也觀察到原漢之間對待土地和自然的態度差異,尤其不符合原住民耆老們所教導的智慧。例如在莫拉克後,風雨、土石流破壞阿里山,政府對部分道路選擇積極復建,並未思考重建的時間點和節奏:「老人家們說,要讓河水先找到它的路,人再去找路。」

原民爭權 力挺到底

高慧君不只在演藝事業上傳達族群訊息,也跨足紀錄片拍攝和原住民運動。年初阿美族人曾在凱道上發起抗議並夜宿凱道,訴求要政府歸還傳統領域;隔日進總統府陳情受到不平等對待、族人再度召開記者會抗食府方歧視,高慧君都在現場參與表達支持。

她說,原住民族都看到政府和財團是如何用開發案破壞了美麗的山林與海岸,這樣的行為已經證明政府是沒辦法管理土地的,應當把傳統領域交還原住民族管理,才不會讓國土淪落為財團治理。

至於有些人可能會想,不同族的人是不是無法聯合地站在一起?對於他族議題,自己有發言的權力嗎?高慧君認為,族群議題本就是需要所有人來關心,不分族群都可以討論才對。

 

 

▲鄒族藝人高慧君說,原住民議題的發聲應不分族群,大家一起來討論。圖為阿美族在今年1月進入總統府陳情後受到不合理對待,族人召開記者會譴責官方態度傲慢。(圖/本報資料室 文/呂淑姮)

 

 

高慧君日前參與拍攝的紀錄片是《國家的國家的國家》,她負責的章節為《尋找斯卡羅》。紀錄片講述3百多年前因戰爭和族群遷徙,在現今屏東滿州曾經建立過的一個多種族聯邦制的區域,包括卑南、阿美、排灣、閩、客人。高慧君認為,對照今日台灣,如何在多種族的國度中共享共存,正是大家都要思考學習的。

(本系列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合作執行)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