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復興基督教的三個戰略

2006/11/15
Immanuel Wallerstein

路愛國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今年9月,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在他的母校德國雷根斯堡大學(Regensburg)發表了一次講演。在這次講演中,他有一個簡短的段落,其中引用了一位沒什麼名氣的14世紀拜占庭皇帝詆毀伊斯蘭教的說法。這個簡短的段落在伊斯蘭世界激起了非常憤怒的反應,引發了騷亂並招致大量譴責。教皇道了歉,到目前為止已經4次了,但僅僅為引發如此激烈的反應而道歉。他並沒說這樣評價伊斯蘭教是根本錯誤的。這場外交風波之後,世界分析人士一直在辯論,一個像教皇這般聰明的人怎會犯下這樣一個「錯誤」。也許這並非一個錯誤,而是有意為之。

  讓我們細想一下羅馬天主教會的性質。它存在了將近2000年。它是一個相信自己包羅了真理的教會,既包羅了有關於上帝的真理,也包羅了教會在實現上帝目標的過程中必須發揮作用的真理。它相信,它的作用是向全世界宣講福音,直到使世界所有的人無一例外地都成為活躍的羅馬天主教徒。

  讓我們再細想一下它作為一個體制的歷史。起初,就信仰者人數而言,它是一個不斷擴張的教會。它持續擴展了大約1000年,主要是在歐洲和中東部分地區。後來,到11世紀,它第一次遭遇了涉及人數眾多的教會分立,即東正教教會的分立。結果,羅馬天主教會大多被限制在了西歐和中歐地區。16 世紀,教會遭遇了新教改革運動,使它喪失了大部分北歐地區。

  18世紀之後,由於受到它視為癌症的歐洲世俗主義和自由思想的吸引,它開始喪失活躍的天主教徒。

  1945年之後,由於世俗價值觀的傳播,活躍的天主教徒數量在泛歐洲世界急劇下降。不僅在那些名義上人口多為天主教徒的國家天主教徒們不去參加彌撒,例如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比利時、奧地利、愛爾蘭、魁北克,而且神父這個行當也急劇下降了。在多為天主教的拉丁美洲同樣出現了這種情況,儘管不那麼嚴重,但在拉美,教會開始喪失一些地盤給福音新教教會。不過,總體來說,在全球南方,天主教教會成員人數仍在擴大,這是由於兩個原因,一是那裡的出生率比歐洲高,二是那裡的世俗主義吸引力不那麼強。因此,教會不再主要是歐洲人的教會了;它開始在全球南方擁有更多成員。

  天主教會的問題並不是它輸給了其它宗教。天主教徒並沒有改信伊斯蘭教、猶太教或佛教。穆斯林、猶太人和佛教徒也沒有改信天主教。天主教會的組織問題主要出在基督教世界內部。1945年之後教會面臨的問題一直是如何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大規模組織轉變。復興天主教會地位有三種不同的教皇戰略,即約翰23世、諾望保羅二世和本篤16世的戰略。

  約翰23世號召教會實行「更新」(aggiornamento),即「讓教會跟上時代」。他召集的基督教世界範圍議事會即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Vatican II)在教會活動方面進行了很多改變,包括更靈活地看待天主教會以外的宗教,禮拜儀式少用一些拉丁因素,讓主教們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改變似乎主要為了回應歐洲世界的天主教徒私下和公開提出的批評,他們希望教會不要與當代西方價值觀太脫節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剛好發生在所謂解放神學於教會內部興起的時候,特別是在拉丁美洲。會議的目標似乎在於反擊認為教會充滿派系偏見和堅持極端保守政治觀念的看法。

  在教會內部,很多人批評說這些改革「走得太遠了」。諾望保羅二世重新強調天主教有關性行為的傳統價值觀、婦女在教會中的地位、以及主教服從教皇。他抨擊解放神學,並在泛歐洲世界用更傳統的主教替換改良派主教。他的復興戰略似乎集中於教會在全球南方的發展潛力上。出於這個原因,他特別強調要與其它宗教進行對話。他似乎認為,這能讓教會更容易進入非歐洲地區。

  本篤十六世顯然有第三種戰略。他在收縮「更新」行動上贊成諾望保羅二世的意見。但他不同意教會的未來有賴於宗教之間的對話。他的戰略在於重新奪回教會的傳統基礎,即它的歐洲根基。他在雷根斯堡大學的講演實質上是抨擊歐洲世俗主義,並緊急呼籲在歐洲全面復興天主教教義和活動。

  這與他原來的一些做法相吻合:他曾批評土耳其有可能加入歐盟一事,並無效地堅持擬議中的歐盟憲法要明確提到基督教在歐洲的核心作用。如此看來,利用拜占庭皇帝的反伊斯蘭言論就完全合乎邏輯了。這可以看作是團結歐洲反對某個敵人的一種方式,並進而鼓勵所有的歐洲人強調自己的基督教根基。為了鞏固歐洲根據地,他似乎甘冒招致伊斯蘭憤怒的風險。

  三個戰略就是:「更新」、借助基督教世界大聯合觀念向全球南方擴展、在傳統天主教基礎上鞏固歐洲根據地。那一種戰略在未來的世紀有可能奏效?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有版權保留。在不改動本評論和展示版權所有條件下,允許下載、通過電子傳送或電子郵件信箱轉發給其他人、把文本登載在非商業團體互連網頁面上。如欲翻譯、以印刷和/或包括商業網頁和節錄等其他形式出版,請與作者聯繫,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傳真號碼:1-203-432-6976。每月兩次發表的這些評論,旨在從長時段而不是從當前頭條新聞的角度,對當代世界變化做出反應。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