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判才能真誠批判

2006/02/19

  2006年1月出版的「目擊者」雜誌第50期,刊出了「中時編部FW大串通行動紀實」及「公廣集團是公視困境的指路明燈嗎」兩個專題,前者報導了中時編輯部發起的內部改革行動,後者則是公視新聞部員工針對公廣集團及公視新聞自主的批評與反思。

  「中時編部FW大串通行動紀實」專題提到,去年11月,中時文化中心主編發出「中時編部FW大串通」email,信中對中國集團「新聞置入性行銷」、「八掛新聞登頭條」作法多所批評,並希望透過編輯室內部串連,提出「建立新聞公評人制度」、「中時內部溝通平台」等改革措施。主文是由目擊者總編陳香蘭及蕭萍訪問中時員工而成,不過,整篇文章訪談未見中時編輯部同仁的真實姓名,而以「一位主編」、「該名記者」、「一名中時地方記者」等方式呈現。不同於中時編輯部的「靜默」,中時工會常務理事陳文賢及總幹事蘇雅婷反倒在專輯中為文具名批判中時資方不當對待員工。

  相較於中時編輯部的「低調」,同樣是來自於媒體內部批判聲音,公視新聞部同仁卻個個以真名對公視發表批評,甚至對公廣集團是否能為公視新聞帶來新氣象多所質疑。

  這兩篇專題的出現可說是台灣媒體的一大進步,我們除了看見媒體內部少見的反省力量外,也看到媒體人採取具體改革行動。不過,有趣的是,同樣是內部批評,何以中時員工「隱姓埋名」,而公視卻能用真名侃侃而談呢?

  想要自我反省也得要有反省的膽識與空間,在職場裡,除了批評者帶不帶種,以及主管的「包容性」外,是否存在制度性的保障與開放的組織文化顯得格外重要。許多媒體工作者不敢批評自己的組織,除了鑑於前人的悲慘經驗,恐懼秋後算帳而形成自我設限的文化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中時及公視的員工那一個較有勇氣與膽識其實並不清楚,但兩家媒體員工具名與不具名的批判,卻顯示了公視比中時有更多的自我批判的空間,不僅讓公視員工可以負責任的進行的批評,也可能透過員工的大聲喧嘩與理性論辯舉動,形成內部的反省與改革力量,這種公開化的過程,也迫使公視必須正視內部問題。

  批判與改革是媒體人面對權力者經常喊的口號,只是,如果媒體人沒辦法進行內部改革,對組織內的不義有所批評,遇到主管壓力就縮手噤聲,那麼媒體工作者對政商體制的批評又有幾分可信?也不禁讓人懷疑,當媒體人遭遇政經壓力與利益時,是不是一樣也縮手噤聲?同樣的,媒體經常以永遠的在野黨自居,強調監督政府展現社會進步力量,但如果無法容忍來自組織內部的批判,未能建立內部的溝通與反省機制,那麼,媒體批判社會的能力誠意與能力也讓人大大懷疑!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