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email protected]
2011/08/15

踹共研討會海報

921地震到88風災,鮮明的時間符號不只烙印出歷史過程,也刻畫著多重面向的社會差異。知識研究與在地行動的工作方法,又如何改變/重建難以預期的現實?

什麼是有用的?對在地實踐者而言,國家的災難救助與法定程序,並無法確保在地生活軌道的重建,唯有靠著自身長期努力與社會連結,重新建造一條可行進的路線。 

什麼是使得上力的?對公共知識份子而言,站在批判社會、關懷弱勢的立場,國家應該為人民的健康與安全提供明確保證,當人口的異質性提高且所得分配越不均時,更需擴充非營利組織的規模,以提供多樣化的、弱勢人口所需要的公共服務。 

本次研討會預計探討重大災難的「鉅變與新生」、「非∕營利∕國家」、「在地默會知識」、「新主體、新論述」、「研究與行動的101種工法」、「非洲與中東變局對台灣左派運動的啟示」、「公共知識份子的再生產」、「世代學術對話」以及其他具批判性之相關提案。 

帶著不同的出發點與關懷面,在地實踐者與知識研究者各自為特定的群體奮鬥,共同試煉改變社會位階佈局的具體行動,也藉此互相學著在鉅變後創新巧作,揪團「踹共」(快快「出來講」吧!)。

有關本活動報名、報名細節、活動內容、注意事項等等請上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網站http://cc.shu.edu.tw/~atss/ 查詢相關內容或洽詢聯絡人電話0912333445李秘書 

 

 

會議日期:2011年9月24-25日(六、日)  

世新大學 管理學院大樓

(台北市木柵路一段111號,在世新校園外、考試院旁)  

一、緣起

年會主題: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

    921地震到88風災,鮮明的時間符號不只烙印出歷史過程,也刻畫著多重面向的社會差異。知識研究與在地行動的工作方法,又如何改變/重建難以預期的現實?

    什麼是有用的?對在地實踐者而言,國家的災難救助與法定程序,並無法確保在地生活軌道的重建,唯有靠著自身長期努力與社會連結,重新建造一條可行進的路線。他們執行技能的能力,大多來自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默會知識,透過身歷其境的揣摩、面對面的深刻互動、親身實作的工作經驗累積而來的。而「做中學」為的不只是過日子,也為了關照彼此的聚合延續。

    什麼是使得上力的?對公共知識份子而言,站在批判社會、關懷弱勢的立場,國家應該為人民的健康與安全提供明確保證,當人口的異質性提高且所得分配越不均時,更需擴充非營利組織的規模,以提供多樣化的、弱勢人口所需要的公共服務。因此,知識理論的作用不只是規格化的套用,而是致力於開發新主體、新論述,並改變自身思考的方向。

    帶著不同的出發點與關懷面,在地實踐者與知識研究者各自為特定的群體奮鬥,共同試煉改變社會位階佈局的具體行動,也藉此互相學著在鉅變後創新巧作,揪團「踹共」(快快「出來講」吧!)。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世新大學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二、大會議程

   (一)總場次

9/24(六)09:00-10:15【共同場次】開幕暨會議主題演講

開幕致詞

世新大學賴鼎銘校長

主題演講:從台灣社工基進化談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王增勇老師(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會場一 會場二 會場三 會場四 會場五 會場六
  A場次

9/24(六)

10:30-12:30

A1

期待有反骨的社工教育

A2

一個試圖發展照護社區化的組織行動

A3

公共知識分子的再生產:以公衛改革為例

A4

重看台灣戰後土地改革

A5

尋找陳映真的文學視野-1

A6

象牙塔內或塔外?—由大學教師的工作經驗論知識份子的公共性

B場次

9/24(六)

13:30-15:30

B1

生存與工作之外:走出遊

民輔導死同

-1

B2

互助換工,另闢蹊徑—部落工作群體集結的想像與實踐出路

B3

透視台灣醫療體系市場化與私有化問題

B4

都更與都市的社會與空間排除

-1

B5

尋找陳映真

的文學視野

-2

B6

建制民族誌:創造改變與行動的社會學

C場次

9/24(六)

16:00-18:00

C1

生存與工作之外:走出遊

民輔導死同

-2

C2

社區行動與社會變革

C3

大陸工人健康研究:臺灣觀點

C4

都更與都市的社會與空間排除

-2

C5

亞里斯多德與臺灣:媒體、說服及幸福感,或不幸?

C6

在地默會知識工作坊 - 我們「住」、「在」美濃

D場次

9/25(日)

10:00-12:00

D1

變遷中的地方性 ( Transforming  Locality )

D2

跨世代

學術對話

D3

原住民健康問題的形成:建構新論述

D4

原住民部落的商品化初探與再探

D5

文化創意產業法:創意與品味的誕生

D6

高等教育勞動者組工會的實踐:教育體制、知識生產與教育改革 

E場次

9/25(日)

13:00-15:00

E1

暴力機制的美學化-高雄、香港斯人斯地斯景

E2

香港與澳門的治理性問題

E3

弱勢群體與

其健康問題:衛促會觀點

E4

轉型與發展—在地食物系統的建構與實踐

E5

全球化下的台灣流行次文化主體轉譯:民俗活動與動漫研究

E6

RCA案中的跨領域實踐與知識

  9/25(日)15:30-17:00【批判知識分子的再生產機制】

  與談人:

  陳美霞老師

  夏林清老師

  朱元鴻老師

 

(二)詳細議程

 第一天  9/24日(星期六)

08:30–09:00 報到
09:00-10:15 開幕暨會議主題演講

開幕致詞

世新大學賴鼎銘校長

主題演講:從台灣社工基進化談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王增勇老師(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10:15-10:30 休息
10:30-12:30 SESSION A
場次 發表人 題 目
A-1

期待有反骨

的社工教育

陶蕃瀛(靜宜大學社工系主任) 社工教育是為誰而教育
黃盈豪(長榮大學社工系講師) 殖民還是培力?原住民社工教育專業化的反思
陳竹上(亞洲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 社工證照化及社政立法命題趨勢的再思考
蕭至邦(亞洲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 德國高等教育中的「社會工作」
廖貽得(台灣大學社工系研究生) 從自主到自組:社工學生組織培力的路徑
A-2

一個試圖發展照護社區化的組織行動

【圓桌論壇】

與談人

宋聖君(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總幹事)

林建治(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部落 

        工作站)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

A-3

公共知識分子的再生產:以公衛改革為例

主持人:顧玉玲

評論人:鍾秀梅、 

     夏林清

陳慈立(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   臺灣公衛體系的問題與改革行動產生
卓淑惠(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知識分子做為組織對象及其組織策略
高瑋蘋(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推動知識份子邁向公共知識分子的挑戰與調整
陳奕曄(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推動公共知識份子再生產如何連結公衛改革運動
A-4

重看台灣戰後土地改革

瞿宛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
廖彥豪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虛構的都市土地改革?  重探戰後國民政府土地治理政略的雙重性格
何欣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台灣農村土地改革與戰後土地所有權概念變遷(1949-1953)
A5

尋找陳映真的

文學視野-1

主持人:趙剛

評論人:阮芸妍、

       劉雅芳、

        張立本、

        胡清雅

周敏(上海大學中文系) 思想與審美之間——以〈唐倩的喜劇〉為中心思考陳映真作品中的“文學”
王翔(上海大學中文系) 理想落地之後——試論陳映真早期小說裡的市鎮小知識份子
陳泉(上海大學中文系) 跨國公司的情感結構與激進政治的可能——陳映真“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研究
曾慶利(上海大學中文系) 工人主體性訴求的幻滅以及未來意義-----關於陳映真〈雲〉的一些想法
A6

象牙塔內或塔外?—由大學教師的工作經驗論知識份子的公共性

【圓桌論壇】

與談人

吳麗英(文藻外語學院英國語文系)

-由課程地圖討論大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的連結與缺失

羅琳(景文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

-產官學合作的運作與效益:以人文語言領域的技職教育為 

 

余國強(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公共知識份子與大學教師的角色衝突與融合:一個傳播科

  系新進教師的觀察與省思

12:30-13:30 午餐時間/「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會員大會&理監事會報告
13:30-15:30 SESSION B
場次 發表人 題 目
B1

生存與工作之外:走出遊民輔導死胡同

-1

主持人:陳大衛

【工作坊】

方孝鼎(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空間治理與偏差治理:遊民活動空間的變遷

馬志政(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社工員)

-從實務工作探討街友問題與福利服務—以台中市為例

B2

互助換工,另闢蹊徑—部落工作群體集結的想像與實踐出路

【圓桌論壇】

與談人

德布藍恩、楊江瑛

-從照顧孩子到與國家對話,部落婦女組織的路程:部落互

   助托育行動聯盟的實踐與反思

林建治、黃盈豪

-如何「一起」?怎麼「共同」?:大安溪的共同照顧經驗

 與反思

林江梅英、婀麼、安吾斯

-返鄉青年、在地婦女:南部工作站莫拉克災後部落重建的

  對話與前進

羅紀彥、黃盈豪

-「部落的方法」是什麼?:南部工作站莫拉克災後部落重

   建的對話與前進

胡詠新、蘇文仙

-社工觀點與社區工作:南部工作站莫拉克災後部落重建的

   對話與前進

黃湘淳、楊江瑛

-換工團的想像與實踐

B3

透視台灣醫療體系市場化與私有化問題

主持人:林孝信

評論人:劉梅君

黃青青(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技士、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推動團隊成員) 台灣防癆體系私有化問題之分析與探討
余尚儒(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推動團隊成員) 商品還是公共財:從英國長期照護私營化經驗看台灣未來長照發展危機
  陳美霞(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台灣醫療體系市場化與私有化的歷史分析
B4

都更與都市的

社會與空間排除

-1

主持人:徐進鈺

徐燕興(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都市更新在台北的動員政治
張維修(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都市更新未曾發生?都市更新政策與空間戰爭
.饒祐嘉(台大城鄉所碩士) 都更 / 藝術 / 性
  黃舒楣(華盛頓大學環境規劃學院博士候選人) 租的想像、代理和跨境流移: 從租務地景檢視香港市區重建和城市公民權
B5

尋找陳映真的

文學視野

-2

主持人:李雲

評論人:林思晴、

        陳運陞、

        宋玉雯

        張志強

戴哲(上海大學中文系) 歷史記憶與空間寓言——解讀陳映真〈忠孝公園〉的文化政治
吳寶林(上海大學中文系) 人間“風景”——閱讀陳映真
郭彩俠(上海大學中文系) 論陳映真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
陳光興(交大社文所)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分斷體制下的外省失鄉人
B6

建制民族誌:創造改變與行動的社會學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工

所)

建制民族誌做為「基進化」助人工作者的歷程
梁莉芳(陽明大學衛生福

利研究所)

建制民族誌作為基進的研究與行動取徑:以與移工團體的合作為例
林昱瑄(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暨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建制民族誌作為揭露統治關係的途徑:以大學教師評鑑制度為例
15:30-16:00 休息
16:00-18:00 SESSION C
場次 發表人 題 目
C1

生存與工作之外:走出遊民輔導死胡同  -2

主持人:方孝鼎

【工作坊】

陳大衛(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遊民工作坊負責人)

-新出路或死胡同?──論社會企業模式介入遊民輔導業務

郭盈靖(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

─基本保障或照顧太多?─以推動遊民法為例

C2

社區行動與

社會變革

史欽(廣東電台/鳳凰廣播) 跨越鴻溝城鄉合作運動在中國
郭偉和(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教研室) 創造流動的希望 – 建築工地的實踐與研究
古學斌(香港理大大學中國研究與發展網絡) 流走城市邊緣--社區自我保護運動
創姿園農莊,新福事工 跨境聯結香港社區支持農業的實踐
C3

大陸工人健康研究:臺灣觀點

主持人:陳美霞

評論人:劉梅君、

        黃德北

陳美霞(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社會主義傳統流失中:中國大陸轉型經濟中的工人參與及其職場安全與健康保護
王實之(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市場改革中的結構與個人的辯證關係:以中國西南的一個集體所有制工廠為例 
吳怡伶(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賺得全世界,卻賠上健康?外資企業與中國的工人健康危機
吳舜文(成功大學醫學系一年級) 外國企業個案研究:富士康廠的工人健康議題
  C4

都更與都市的

社會與空間排除

-2

主持人:徐進鈺

  張榮哲(台大城鄉所博士研究生)   從紅燈區到都更區
蔡敏真(台大地理所碩士研究生) 華光社區的居住與分配正義
余宜家,林彥彤(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紹興社區的「增值」與「發包」--台大、違建戶與空間作為資本
張偉渝(世新社發所碩士研究生) 「釘子戶」的誕生和處境―以三重區大同南段個案為例
劉鴻濃(台大城鄉基金會規劃師OURs法律顧問) 都市更新中「少數人」權利的保障
C5

亞里斯多德與臺灣:媒體、說服及幸福感,或不幸?

徐金雲(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亞里斯多德的修辭推論與台灣名嘴
蔡仁傑 從亞里斯多德的修辭論觀看台灣本土劇中的情緒挪用
胡全威(中央研究院政治思想中心博士) 亞里斯多德與台灣:

幸福台灣

C6

在地默會知識工作坊 - 我們「住」、「在」美濃

王耀俊 (屏科大木設系助

理教授)

暫時農用2008-2011
邱靜慧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 五月天的美濃
李宇軒 (國科會「老高雄文化行動紀錄」主持人) 新地方:行動到生活的再思
18:00~                     晚宴

   第二天  9/25日(星期日)

09:30 – 10:00 報到
10:00 -  12:00 SESSION D
場次 發表人 題 目
D1

變遷中的地方性 ( Transforming  Locality )

黃孫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助理教授

(後)災難、營建與地方性 

─ 瑪家農場與長治百合村部落園

區之空間生產

林倩如(《部落活出來》特約撰述) 退無可退,再闖新生:災後遷村Rinari永久屋─古茶布安之空間生產實踐析探
周得豪(高雄市文化生活圈中長程發展計畫-研究助理) 從「地方」到「非地方」-一個文化地景的變動過程
歐怡君(高雄市文化生活圈中長程發展計畫-研究助理)  高雄.後工業地景的再生產
D2

跨世代學術對話

評論人:陳竹上、 

     何東洪

黃培潔(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候選人) 社工師法後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權力分析:專業主義與國家專業主義的矛盾 
劉名峰(阿根廷拉美社會科學理事研究員) 面對「西方」的「韌性」:

比較茉莉花革命中所再現的非洲現代性與東亞現代性

D3

原住民健康問題的形成:建構新論述

主持人:陳美霞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陳慈立(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 原住民飲酒行為與其相關健康問題的政經分析
高瑋蘋(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原住民結核病問題形成的歷史分析
顏婉娟(新北市烏來區衛生所護理長) 以實務工作者的角度看原住民健康問題的新論述
D4

原住民部落的商品化初探與再探

蔡培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 助理教授) 土地調查、土地商品化與定耕農業──初探原住民族社會經濟資本化過程
宋聖君(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應屆畢業生) 為什麼我們需要錢!?-原住民部落資本主義化過程初探
陳慈慧(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應屆畢業生) 金針花變成不日花──以阿美族花蓮達蘭埠部落為例談部落產業發展
徐肇尉(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碩士生)   社會實踐下鄉村空間──歷坵的小農復耕行動
D5

文化創意產業法:創意與品味的誕生

王柏偉(德國

Witten/Herdecke大學文化系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創新出現在哪裡?
陳逸淳(巴黎高等政治學院(IEP de Paris)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文化創意的(再)品味化:文創法及其社會意涵
胡育祥(德國Witten/Herdecke大學文化反思學院博士生) 文化創意產業與新的社會模控空間
D6

高等教育勞動者組工會的實踐:教育體制、知識生產與教育改革

主持人:何東洪 

【圓桌論壇】

主持人

何東洪(輔大心理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

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周平(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副教授)

羅德水(全國教師工會)

陳政亮(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12:00-13:00 中午用餐
13:00-15:00 SESSION E
場次 發表人 題 目
E1

暴力機制的美學化-高雄、香港斯人斯地斯景

楊雅玲(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助理教授) 消失的「高雄」
曾玉冰(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兼任講師) 影像創作下的都市觀察:城市建設作為文化霸權的提問
何嘉妍(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研究生) 庶民的訴求:香港反抗發展主意作為霸權的社會運動
E2

香港與澳門的治理性問題

謝曉陽(巴黎第八大學) 香港九七後的「治理性」問題:以公共房屋為例
劉世鼎、史唯(澳門大學) 澳門作為珠三角區域想像的一個節點
仇國平(澳門大學) 從國家與市場力量的驅動模式,看香港與澳門國民身份的建立及演變
E3

弱勢群體與

其健康題:衛促會觀點

陳美霞(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建構弱勢群體健康問題的論述:批判觀點
王實之(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消解弱勢群體健康差距問題的理論與實踐:他山之石
陳奕曄/高瑋蘋(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 台灣弱勢群體及其健康問題文獻的批判及其對實踐的意義
陳慈立(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 衛促會在弱勢健康問題的論述與實踐
E4

轉型與發展—在地食物系統的建構與實踐

金惠雯(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 食物主權與生計發展—建構原住民在地食物系統可能性初探
陳玠廷(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在地食物系統的「建構」:以農夫市集為例
鍾怡婷(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 創造「客家菜」—從野食變為文化菜餚的「野蓮」
E5

全球化下的台灣流行次文化主體轉譯:民俗活動與動漫研究

    廖勇超(臺灣大學外文

系助理教授)

神遊電音-電音三太子、全球化、與文化政治
    趙恬儀(臺灣大學外文

系助理教授)

    從〈鋼之鍊金術師〉看西方鍊金思想

的在地化

    林奇秀(臺灣大學圖資

系助理教授)

    腐女的閱讀愉悅/逾越感:BL (Boys’

Love)女性讀者閱讀經驗分析

    黃淨慧(臺灣大學外文

系助理教授)

    台灣《銀魂》耽美同人創作的浪漫與詼諧
E6

RCA案中的跨領域實踐與知識

【圓桌論壇】

與談人

吳志剛(RCA員工關懷協會)

賀光卍(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周漢威律師(RCA案律師團)

陳政亮、林宜平(RCA案顧問團)

兩位志工(RCA案學生志工團)

15:00-15:30 休息
15:30-17:00   批判知識分子的再生產機制】

  與談人:

  陳美霞老師

  夏林清老師

  朱元鴻老師

   三、交通方式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地圖與交通路線

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報名表_html_m29175698

 

請注意:管理學院大樓不在世新校園內,而是位於考試院旁。搭乘公車請在「考試院」站下車,而非「世新大學」站,否則會繞遠路,請切記。

搭乘下列公車皆可至「考試院」站下車

聯營251253647660666671915

捷運接駁公車:棕6、棕12

搭乘捷運

新店線景美站2號出口,沿景中街過漢神百貨後右轉景興路,直走至木柵路左轉,步行約20分鐘可到達。

新店線景美站2號出口,轉搭公車至「考試院」站下車。   

開車 

自北二高(新店交流道)下  直行至中興路三段  右轉往木柵路一段直行,過了考試院後,即是世新管院大樓。

從辛亥路(辛亥隧道)過辛亥隧道  直行過懷恩隧道  直行至木柵路右轉直行,過了考試院後,即是世新管院大樓。

從羅斯福路(公館)自羅斯福路四段向南直走至六段 左轉景中街 右轉景興路 左轉木柵路後順行,過兩個紅綠燈後注意左邊,既是世新大學管理學院

請注意:世新管理學院大樓地下停車場無法提供停車位,自行開車者請停往考試院對面的國家考場地下停車場,每小時收費20元。

 

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報名表

姓名     性別  
服務單位/

就讀學校

  職稱  
聯絡電話     手機號碼  
電子郵件    
通訊地址    
將參與的論壇

(可複選)

9/24(六)                       9/25(日)

□09:00-10:15                    □10:00-12:00

□10:30-12:30                    □13:00-15:00

□13:30-15:30                    □15:30-17:00

□16:00-18:00

是否為台灣社  會研究學會員 □是

   請問是否會參與會員大會  □是  □否

□否

用午餐需求 24日□ 葷食       □素食       □ 不用餐
25日□ 葷食       □素食       □ 不用餐

【注意事項及報名方式】

本會議免費參加,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為止。請填妥報名表並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註明報名「碰撞‧新生:理論與實踐「踹共」研討會」)

※大會收到後將以Email回函確認

※會議報名截止日2011/09/16

聯絡人:李小姐0912-333-445

主題: 
活動日期: 
2011/09/242010/09/25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