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史料之數位典藏

2007/08/02

台鐵史料如何數位典藏

近日因台鐵一批百年文史資料的出土,讓珍貴鐵道文物的保存再度受到關注。特別是執掌文資保存的文建會,及過去有許多實際修復珍貴史料經驗的單位,都爭取要整理與保存這批意外出現的歷史資料。事實上,如此珍貴的文件出土,確實是全民之幸,因為過去台鐵不知道燒毀與丟棄多少珍貴文書之後,能有這樣年代久遠的史料出現,的確難得,因此各單位重視是可以想見。然而,珍貴文史資料的修復與數位化典藏過程,在台灣這些年所遇到的瓶頸卻依然存在。

台灣這幾年最火紅的文史資料保存,當屬政府大力推展的「數位典藏」。只要跟數位典藏沾得上邊的,就是經費來源的大管道。因此國內各大學圖書館、學術研究單位及博物館,都爭相尋找老照片、老影片、老公文書、舊籍,只要掌握了一個來源,就可申請經費來搭上「數位化典藏」的順風車。

台鐵日前在倉庫裡意外發現日治時代的文獻。

公共財當商品販售 然而,在大量數位典藏資料庫中,出現的問題是,對於被數位化的史料本體,大多數執行單位都缺乏詮釋能力,但卻又把應該是全民免費使用的公共財,當成「數位典藏加值商品」來販售,而更用各種收取費用的「使用者付費」觀念,把數位化典藏的史料變成本身的財產。這些都與先進國家在把珍貴史料修復與數位化典藏後全民分享的觀念大相逕庭。 基本上,台灣在對史料的修復與數位化腳步,走得比詮釋史料方面要快太多。因此這些數位化典藏的資料庫與產出之加值產品,往往錯誤百出,或者根本張冠李戴。 更甚者,執行數位化典藏的單位,卻不清楚《著作權法》的規定,不知道影像著作是在公開出版之後五十年即成為公共財,因此還把日本時代的書中老照片、明信片掃描成數位檔後,在中間打上一個大大的浮水印宣示「產權」。 有些資料庫的內容明明早已是公共財,卻要透過繁複的申請程序,又是查詢、又是劃撥地才能下載到史料,因而讓這類研究侷限在掌握資源的相關學術單位手裡,而無法做到真正的全民文化資產共享。 過去大半年,有一批二次大戰後期美軍測繪的的台灣精密城市地圖,藉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書館的網路免費公開(http: //www.lib.utexas.edu/maps/ams/formosa_city_plans/),在台灣史研究界造成不小震撼與討論,相信很多人都是如獲至寶地在電腦前花了一整個晚上下載與研究。這批珍貴地圖在該網站上提供了高解析度,足堪各種商業印刷使用的版本,並且註明因版權已屬公共財,所以歡迎任意下載悉聽尊便。

應該免費公開分享 這個公開舉動在台灣造成的討論與激發出的研究成果,絕對比那許許多多數位化典藏要來得更能提升研究風氣。而這就是一種學術上資源公開,讓更多人加入研究與詮釋的實例。因此,台鐵對於這批出土的百年文書,本身雖無修復、保存、詮釋的能力,但台鐵是原始文件所有者,可在簽約時要求所有修復後數位化的資料庫要免費公開全民資源共享,也算是台鐵在對鐵道文化資產保存上,點醒台灣各數位典藏單位的實際作為。

作者為鐵道研究者

洪致文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