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評導讀〉、〈回函〉小整理

1999/03/04

謝謝「苦勞網」的工作者因為你們的用心經營,許多精彩的論戰得以呈現,在貴站讀了何青的〈評高安邦的「《資本論》導讀」〉以下簡稱〈評導讀〉以及高安邦對何青的回函(以下簡稱〈回函〉),下面表達11點意見或感想。

一、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的《資本論》三卷印著「譯者吳家駟」這是張冠李戴的手法。其實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的。那編譯局的譯本用的是中共的簡體字,而號稱「吳家駟」的譯本用的是我們台灣通行的標準漢字字體。除了字體不同以外,幸好兩種譯本的內容在各頁次都對應,查對很容易。然而「吳家駟」譯本卻在三卷的本文之前,加上三頁半的高安邦的〈《資本論》導讀〉(以下簡稱〈導讀〉),這才是問題。

二、既然是〈導讀〉,就該引導想讀《資本論》的人使他們讀起來容易一些。街上就有這類書:郭大力著的關於馬克思的《資本論》,河上肇著的〈 《資本論入門》 〉可是高安邦的「導讀」並沒幫讀者讀《資本論》這三卷著作,〈導讀〉本身文不對題。

三、何青的〈評導讀〉舉了9個例子。「例1」是《資本論》第四卷的問題。〈導讀〉的原文是這樣的:「恩格斯在臨終對前曾把此一工作委託給考茨基,但考茨基......或一單獨著作......使得資本論的第四卷胎死腹中。」說考茨基更動了內容,變更了出版計劃等等,比較就事論事,說「胎配腹中」未免輕套成語。何青在〈評導讀〉中除了到考茨基外,也提到蘇聯和中共字版的〈剩餘價值理論〉。可見的確沒有「胎死腹中」。可是高安邦的〈回函〉卻又說:「資本論四卷的確胎腹中,可惜恩格斯沒活得更久些......」,原來指的是恩格斯的肚皮?

四、何青〈評導讀〉的「例2」是計對〈導讀〉裡所說「正統的經濟學所研究的對象亦是資本主義社會」而言。〈評導讀〉指出「正統的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一般,並沒有研究資本主義這個特殊的社會。」高安邦的〈回函〉並沒有提到這一點。我們容易查證,當今正統的經濟學教科書常常自稱經濟學是研究合理選擇的科學,尤其當資源稀少的情況下如何如何。它們從不宣稱研究的是特殊時期的社會,也不宣稱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社會,反倒《資本論》才宣稱這樣。

五、這裡出了個分歧。〈回函〉加了個下面的陳述:「導讀的印刷錯誤在此澄清:......正統為新古典之誤......把「新古典」說成「正統」,能說是印刷錯誤嗎?說「微分子方程」是「微分方程」的印刷錯誤,顯然可信,但怎麼「新古典」會印成「正統」?顯然不可信。何況〈導讀〉原文中用了六次「正統」和四次「新古典」,更不能澄清為本該十次「新古典」的印刷錯誤。

六、何青的例子是針對〈導讀〉所說的「......《資本論》......階級概念(the concept of class)之導入......」來說的。何青說明階級概念並不來自馬克思,而且馬克思本人曾在信中明白地否認過。這一點,〈回函〉沒有答覆。

七、〈導讀〉裡提到「依馬克思之觀點......按照對生產和分配剩餘勞動過程之參與情形而劃分不同的階級......」。〈評導論〉的「例4」說了分工、私有制、生產關係等等。對此,〈回函〉沒有答覆。

八、〈評導讀〉的「例5」是計對〈導讀〉所提到的「唯物主義的辯證方法」和「泛層決定論」而言的。何青指出「唯物辯証法」一辭來自普列漢諾夫,馬克思與恩格斯都沒有這樣說過。高安邦的〈回函〉沒有答覆。對於「泛層決定論」,何青追溯到阿圖塞,高安邦的〈回函〉則提出Marxian Economics,舉出Roemer、Wolff、Resnick、Bowles等人的名字。〈回函〉同時又說:「本人導讀的主要內容源於當今西方Marxian Economics的主要文獻......」。按,《資本論》導讀應該是幫讀者讀《資本論》這部兩千頁左右的著作,怎麼卻「源於當今名方Marxian Economics」呢?

九、〈評導讀〉的「例6」和「例7」針對「因果」問題。〈導讀〉在介紹「泛層決定論」時說:「社會中每一層面之因子既是因亦是果」,同一段後來又說:「依馬克思的觀念,每一事件都同時是因和果」。何青指出,阿圖塞和馬克思都不是這樣看因果的,尤其要是「每一件事都是因和果......因果性也就沒有解釋力,又何必分因果?」對於這個議題,〈回函〉沒有答覆。

十、〈導讀〉說:「《資本論》 的核心主題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存能力(Viability)和可擴張性(expandability)。」何青否認這種說法,〈回函〉沒有答覆。若說讀了《資本論》,會發現核心主題是生存能力和可擴張性,那將是奇蹟式的發晛。讀過《資本論》的讀者不妨相互檢驗。

十一、何青的最後例子是「例9」,討論數字方法。〈導論〉原先是說「......嚴謹的數學方法,使得《資本論》的研究更合乎科學化的要求。」後來在〈回函〉又說「......以合乎科學化......」但何青並不是講究科學化與否,他說的是「數字不會告訴你新東西......真正要分析,還是得規規矩矩回來分析社會現實。

敬祝「苦勞網」的讀者朋友更充實、更進步,更團結。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