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業發展與問題(完)

2005/06/27

五、改革後中國的農業、農村與農民

  這裡無法對農業改革作更進一步分析,下面所提到的只是一些報導的現象。在陸學藝所著的《「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這本書中,作者對改革之後這二十多年來的發展資料提供了一些驚人的數據可供我們參考,他說(5-6頁)註8:農業形勢的嚴峻表現在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惡化。

  一是耕地逐年減少,1981-1985年每年平均減少700多萬畝,1986年減少900多萬畝,1987年統計只減少299萬畝,實際上減少800萬畝。1987 年人均土地只有1.5畝了,全國有9個省人均耕地不到1畝。

  二是土壤肥力減退,有機質含量減少。黑龍江省是我國著名的黑土帶,有機含量是7%-8%,由於森林過伐等原因,現已降到5%-6%,關內大部份地區的有機含量只有1%-2%。1976年全國綠肥面積有1.5億畝。1987年只有6218萬畝,減少了60%,平均每年減少綠肥722萬畝,這也是有機含量減少的一個原因。

  三是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有效灌溉面積一年年在減少。1980年以後就沒有修建大的水庫,已有的水利設施日益老化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六.五」計畫以前我國每年新增800-1000萬畝灌溉面積,1980年以後不僅沒有新增,反而是年年減少。統計資料說1986年比1980年減少1000多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實際上遠遠不止此數。全國現在約有3億畝農田因缺水而長年受旱。

  四是農業生產工具落後,原有的農機具普遍老化、不配套,全國機耕面積1986年比1980年減少6800畝,減少11.1%。使耕種普遍變淺導致病蟲害增多和農作物不能很好生長。

  五是農業的生態環境變壞,由於亂砍濫伐,伐育失調,全國森林面積減少1億多畝,黑龍江40個林業局,已有8個無林可伐,還有22個局只能再伐十年。……草原每年退化2000 萬畝,近30年,累積退化約10億畝。佔可利用草場的1/3,而且這種退化的速度還在加快。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正在擴大,黃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是16億噸,近幾年由于長江上游森林急劇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每年流入黃海的泥沙約為5億噸,約為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密西西比河三條大河輸沙量的總和。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是土地沙漠化。……沙漠化的土地每年以1500平方公里的面積在擴大……。

  陸學藝所提供的這些對農業生產條件的摧毀和破壞的資料是非常驚人的,根據他的資料這些農業發展的惡化都開始于1979年農業改革之後,而且照這些資料看來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是越來越不樂觀。從另一方面來看,像第三點的農田的灌溉面積,作者說:「『六.五』計畫以前我國每年新增800-1000萬畝灌溉面積,1980年以後不僅沒有新增,反而是年年減少。」也就是說在改革之前農田的灌溉面積在增加,改革之後才減少。另外,他所講的第四點有關農機老化的問題也是改革之後才發生的,那些老化了的農機是改革之前農村所擁有的農機,留到現今當然就老化了。在現今對農業問題的討論中,對社會主義時期農業的發展很少分析,這當然與中國官方所允許的討論範圍有關。如果那位作者要實事求是地談人民公社的成績和分析這些成績的原因,就必須要對過去二十幾年的農業改革提出不僅是表面的批評,而是要提出根本的挑戰,那就犯大忌了。

  中國農業的生產環境和條件是農業無法發展的原因,這些生產條件在改革後的二十多年後倒退了幾十年。怪不得農民之間流傳著這句順口溜:「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個晚上回到解放前。」農業不能發展,農村的工業也在1990年代連續的破產,

  農田基本建設也都停止了。在惡劣的生產條件使得農民種田困難,再加上所有以前的福利,像醫療和五保戶的保障都沒有了。再加上自然災害的襲擊農民失去了抵禦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年輕的人只有離家背井到城市去打工了,這就是今天中國1億農民工的命運。更有甚者,在農民生活日益困難時,農村的官僚為了他們自己的私利向農民抽各種苛捐雜稅。農民要反抗,他們就對農民作出像《中國農民調查報告》中所寫的殘暴惡行。

  陳桂棣與春桃揭露了安徽農村中許多不為人知的醜惡,這是他們的貢獻。但是根據這一篇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兩位作者所提出的解決農村問題的建議——即將農業進一步市場化和作一些稅制上的改革,卻是完全無法解決三農問題的。

  中國農業的發展與問題是個很大的題目,在這篇短文沒有辦法可以談清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也只能一筆帶過。我認為有必要寫一本書將中國農業的發展作深入的講解和分析,因為中國的經驗可以適用於其它發展落後的國家。對世界大多數對日出而作終年辛勞的農民來說資本主義的發展從來都不是,而且將來也不可能是一條可行之路。

本文同時刊載於《批判與再造》第20期(2005年6月)

註解:

註8:陸學藝的這些資料在其它參考書中有相同的報導。

參考資料

中文

1. 李小雲等主編《2003-2004中國農村情況報告》 2004

2. 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報告》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

3. 孫津 《中國農民與中國現代化》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

4. 陸學藝《「三農論」─ 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英文

1. Eckstein, Alexander, "The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ese Economy Post-Mao, A Compendium o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8, pp. 80-114.

2. Gao, C. F. Mobo, Gao Village, Crawford House Publishing, 1999.

3. Hinton, William, Shenfan -- 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1983.

4. Hsu, D.Y. and Ching, P.Y., "Worker-Peasant Alliance as a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 Monthly Review, March 1991, pp. 27-43.

5. Nicholas R. Lardy, Agri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6. Orleans, Leo A., "China's Environomics: Backing Into Ecoological Leadership", in China: a Reassessment of the Economy. A Compendium o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 pp. 116-145.

7. Raski, Thomas G.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8. Wiens, Thomas B. "The Evolution of Policy and Capaciti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in Chinese Economy Post-Mao, A Compendium of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8, pp. 671-703.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