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廠驚爆 輻射外洩

2011/03/12

一號廠氫氣爆炸 四人受傷

〔編譯林翠儀、記者湯佳玲/綜合報導〕日本福島核一廠一號機組的冷卻系統損壞,在震災後的第二天持續高溫仍無法下降,台灣時間十二日下午兩點三十六分一號機組廠房發生爆炸,當場炸飛了廠房屋頂,造成四人受傷。廠區一小時內觀測到的輻射量,已高達一般人平均一年所接受的量,再加上擔心發生爐心熔解現象,官方已將疏散範圍從半徑十公里擴大到二十公里,同時將反應爐注入海水,此舉形同報廢事故機組。

無獨有偶,福島核二廠也出現冷卻系統失靈現象,附近居民的疏散範圍從上午的半徑三公里擴大到十公里。

二號廠冷卻系統 也傳失靈

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在感受到上下搖晃後,就聽到爆炸聲,日本電視台也在第一時間拍到畫面,福島核一廠在爆炸聲響後冒出陣陣疑為蒸氣的白色濃煙。一度傳聞是反應爐的安全殼爆炸,但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在晚間記者會中表示,經過初步調查,是爐心因為水量不足產生的水蒸氣從安全殼與廠房間的空隙間外洩,這些水蒸氣變成氫氣才引發爆炸,這場爆炸將廠房屋頂炸飛。這與台灣原能會官員研判,應係燃料棒材料鋯合金在高溫下和爐心內的水作用產生氫,累積一定數量後產生氫爆的分析相當接近。

反應爐注入海水 形同報廢

枝野幸男強調,核反應爐是被包覆在鋼結構的安全殼內,外面再有一層混凝土牆,在爆炸中受損的是混凝土牆,安全殼並未受損,而且反應爐內部壓力與周圍的輻射值都開始降低。目前東京電力公司已將海水注入反應爐,初步遏制燃料棒的熔解,此舉將導致反應爐出現雜質而無法再使用,形同報廢。估計注入海水時間約要五至十小時才注滿。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日本當局正準備發放碘片給居住在因強震受損核電廠附近的民眾。碘可降低人體輻射線危害。

這起爆炸除四人受傷外,另有三人受到輻射污染;此外,當時附近一所高中操場上還有數十人,也可能遭輻射污染需檢查。朝日電視台說,遭輻射污染者可能高達一百九十人。

原先一號反應爐爐心的冷卻水位一直無法上升,燃料棒漸漸露出水面,無法充分冷卻,因而釋放出放射性物質,十二日一號反應爐周圍地區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銫和碘,依此研判爐心燃料鈾已進行核裂變,專家擔心反應爐可能因為溫度過高導致爐心熔解,成為日本發展核能發電後的首次重大災變。

大地震發生後,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反應爐自動停止運轉,冷卻系統也隨之停止運作,原本核電廠內的備用柴油發電機卻沒有發揮作用。專家指出,由於沒辦法從反應爐內抽走熱氣,只能期待它自行冷卻,但若反應爐太熱,燃料棒就會熔化。為降低反應爐的壓力,日方十二日採取釋放反應爐內的水蒸氣來降壓,一度成功降壓。雖然釋放的蒸氣中帶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十六,但因其碰到氧即會衰變,在空氣中僅能維持五秒。

民眾疏散範圍緊急擴大

一般原子爐役齡約四十年,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反應爐是一九七一年三月開始運轉,已屆退役年限。年齡相近的台灣核一廠一、二號機原定於民國一○七年十月及一○八年七月停止運轉,但是台電前年提出申請,希望延長役齡為六十年,原能會預定明年公布審查結論。

日本是在十一日傍晚發布「核能緊急事態宣言」,進行緊急搶救與疏散周遭居民,福島核一廠疏散範圍從半徑十公里擴大到二十公里,福島核二廠也將疏散範圍從半徑三公里擴大到十公里。

目前防衛省已派出陸上自衛隊的中央特殊武器防護隊,負責傷員治療工作的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已緊急召集所有醫護人員。

原能會:輻射塵今晚可能飄來台灣

〔記者湯佳玲、林嘉琪/台北報導〕原能會副主委謝得志表示,日本核電廠爆炸所帶來的輻射塵,理論上可能有部份會在爆炸二十四小時後、即今天傍晚前後飄來台灣,但是受到大氣擴散,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外出別忘傘帽

不過中央氣象局分析大氣條件,算出日本核電廠輻射的「輻射軌跡」模式,認為由於日本上空為西風帶地區,加上日本南方正有低壓發展並移入日本地區,預估輻射污染會被帶著朝東北方向移動,主要受影響地區應該包括阿拉斯加及美國、加拿大西岸。建議民眾外出帶傘或戴帽,避免淋雨。

謝得志表示,輻射塵必須到達二○○微西弗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台灣地區天然背景輻射之平均值約介於每小時○.一至○.二微西弗。拍一張胸部X光片,胸部組織大約接收○.一到○.二毫西弗(即一○○到二○○微西弗)劑量。原能會目前監測到的輻射值為○.○五微西弗。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