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罷工系列報導之三
訪問鐵路工會幹部--這是一場必須的罷工﹗

2010/10/28
前香港職工盟組織幹事,現於法國旅學

責任主編:孫窮理

前言﹕

筆者法國大罷工的第一篇報導登出後,收到不少讀者的問題及回應。對於這些問題,筆者當然希望盡我所能一一解答,但暫時因為時間緊迫及學業關係,以及這場鬥爭還在進行,筆者現時希望盡量爭取時間多接觸及訪問參與這場罷工的工人、工會組織者以及左翼團體,讓中文世界讀者能從主流媒體以外了解這場罷工參與者的看法,至於讀者希望了解的問題,筆者在訪問過程中會適當地向受訪者提出。至於青年學生部份,莊雅涵小姐已作出詳細的相關報導。在這些一系列報導後,筆者會再作一個較詳細的分析及總結。而筆者的法國大罷工系列報導及照片,在台灣刊登在苦勞網,在香港刊登左翼21網頁,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0年10月23日,在NPA(新反資本主義黨)朋友的安排下,探訪屬於法國第二大總工會CGT(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旗下的鐵路工會,在巴黎Saint Lazare車站的分部辦事處。

筆者很感謝鐵路工會Saint Lazare的幹部,在這個戰鬥的緊張時刻,仍然抽出寶貴時間,接受筆者的簡短訪問。

在工會辦公室內,數位工會幹部娓娓道來對於這場罷工的看法以及發動會員的工作。訪談期間,要聚焦問題頗為困難,因為雖然其中兩位工會幹部能以英文向筆者解說,但當其他幹部得知翻譯內容後,又會再發表個人意見,引起一輪內部討論。不過,筆者卻感受到工會內的自由討論氣氛,沒有誰可以主導發言權。

以下是當日訪談的整理

大罷工背後的一連串社會問題

首先,有關這場大罷工,鐵路工會幹部有自己一套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論述。他們表示,觸發這場大罷工的原因,並非單是薩爾科齊政府更改退休制度的問題,這只是其中之一。

這場大罷工,其實是法國存在著很多社會問題的總爆發,包括現時法國有4百萬失業人口,工人工資水平追不上通脹,社會保障制度不斷被削減,公營部門私營化,薩爾科齊放棄過去政府傳統上先與工會磋商修改勞工政策的做法,薩爾科齊政府歧視非洲族裔、伊斯蘭教徒的政策等等。

鐵路公司的私營化

以鐵路公司SNCF為例,雖然是國營機構。但從2005年開始進行架構重整計劃,走向私營化(民營化),國家角色逐步撤出。換言之,公司要自負營虧,盈利掛帥,削減或取消沒有利潤的路線班次,削減人手或自然流失,令到乘客服務受到影響,工人工作量不斷增加。尤其是貨運部門削減人手最為嚴重,公司一直打算將整個貨運服務外判(外包)出去。

這是工會必須要發動的一場罷工

工會幹部Philille,對於這次罷工,個人有強烈及清晰的看法,他認為這是一場無可避免而必須要發動的罷工。為何是必須?

Philille說﹕「我們必須要向薩爾科齊政府及資本家表達清楚訊息,我們已經受夠了,這必須要停止了﹗」

因為薩爾科齊政府及資本家過去不斷向工人階級發出進攻,削減各項社會福利,予取予攜,每次都能得逞而回。所以工人階級這次是時候需要發出聲音﹗

其次,「我們就是要以行動向其他仍猶疑或各種原因還沒有參與罷工的工人,作出示範以及發出呼籲,我們為了工人階級的整體利益已經罷工了,那你怎樣呢?」希望大家一同參與罷工,捍衛工人階級的利益。

地方會員繼續罷工

在今次全國大罷工期間,SNCF員工罷工率有30至50%。而工會幹部每天都會與會員開大會(Assemblées Générales),講解最新形勢,以及為下一次的大罷工作好準備及動員。

除了CGT總工會發動數次一天式的大罷工外,有地區上的基層會員選擇繼續罷工,罷工並沒有停止。他/她們每天都會在大會(AG)上經過討論及民主投票,以決定之後一天是否要繼續罷工。從鐵路工會的傳單匯報得知,各地區罷工率有所不同,但平均每天仍然維持15%至20%。而貨運部門罷工率相比其部門高,超過20%以上。

形勢評估

訪問尾聲,筆者問Philille對於這場罷工運動的前景?

Philille認為,這場鬥爭是艱辛的,要勝利並非容易。但無論如何,既然是必須的,就要盡力去做的。現時局勢仍未明朗,還要看10月28日及11月6日的大罷工結果。

小結

與鐵路工會幹部的訪談,起碼讓大家清楚的是,這場大罷工的參與者,豈是單單針對退休法案的政策問題,而是要對薩爾科齊政府及資本家過去一直對工人階級與社會制度進攻的全面還擊。

而法國CGT的鐵路工會在眾多公營事業工會裡,相對較有組織及動員能力,過去也經常為反抗私營化而發動罷工。工會幹部懂得利用自身優點,跳出行業利益,以實際行動帶動整個工運及爭取整體的階級利益,確實值得台、港工會幹部借鑒及學習。

P1000304(1) 鐵路工會Saint Lazare辦事處外,右邊橫額寫上「撤銷改革」Retrait de la Reforme,攝影:宋治德

P1000305> 鐵路工會Saint Lazare分部辦事處,攝影:宋治德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