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7
* 2010-06-17 * 新聞速報 *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富士康的連跳事件或許是這波大陸加薪潮的導火線,不過影響大陸乃至世界的重大經濟趨勢,從不是偶然發生,而是長期演變。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大陸勞動大軍日益老化,年長的勞工不願離家太遠,其次是大陸經濟急速發展的軌跡,已經外溢到二、三現城市甚至是農村鄉鎮。
上述兩種現象的匯流,導致沿海地區外銷導向的工業區屢屢發生缺工現象,其中又以廣東省情況最嚴重。所以備受缺工之苦的地方政府一般採行兩種策略,一是促進產業升級,二是提高基本工資吸引工人前來。只是第一種方式知易行難,產業轉型能否成功仍屬未定。但是大幅提高基本工資,短期內又直接衝擊廠商成本。
往好的方面來說,大陸經濟發展顯然連貧脊的農村都開始受惠。以農民為主的民工,現在也開始有選擇餘地,可能是家中環境改善不需外出,要不然就是離家鄉近的省市也有足夠吸引力的工作。目前的趨勢是,民工外出工作的地點離家越來越近,根據2009年調查,與前一年相比,在本省工作的農民工人數上升了8.2%﹐目前佔總數的48.8%。近年來中共為求弭平東西部發展,大力投資西部地區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對於大陸民工走向一樣具有決定性因素。
其次,大陸首代民工年紀漸長,他們多年寧願待在家中或是附近區域工作,加上計畫生育使青壯人口比例逐年降低,根據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調查顯示,20至30歲之間的農村青壯年中的絕大部分在外鄉打工。而在45歲以上者中,這個比例僅佔14%。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