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標籤 新住民子女一樣優秀

2009/10/15

   記者∕作者:史倩玲 【記者史倩玲台北專訪】新住民子女常被貼上「發展遲緩」的標籤,但台大社工系教授陳毓文根據自己的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無論在心理困擾、行為問題、人際關係與學業表現跟同儕沒有任何差別,社會應予以更多尊重。

目前社會對新住民子女仍存有刻板印象,包括認為新住民子女學業上容易落後,或在學習資源上必較弱勢。但陳毓文實際研究之後發現,新住民子女與一般學童沒有任何差別,刻板印象才是造成新住民子女心理傷害的主因。

在陳毓文的研究中,有一位新住民子女,在小學時被老師當眾問:「妳媽媽是不是來自印尼?」從此之後,班上同學就嘲笑她是「怪胎」、「菲傭」、「頭腦跟我們不一樣」。因此這位新住民子女升上國中之後就選擇隱瞞,不讓別人知道母親的國籍。

刻板印象的階級歧視

陳毓文指出,有31.4%的新住民子女表示,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曾被誤認為是外籍勞工,另外,有34.5%的新住民子女表示不喜歡家長到學校找他們;這些不喜歡家長到學校的子女中,超過8成的人表示,自己的家長曾被誤認為外籍勞工。更有老師表示,男性家長往往被說是泰勞,而女性家長則被說是菲傭。陳毓文表示,這種歧視其實代表明顯的階級尊卑排序,不見得跟種族歧視有關。

另外,老師對於新住民子女也抱持偏見。陳毓文表示,雖然在研究過程中,所有老師都說尊重新住民,但教過較多新住民子女的老師通常認為新住民子女學習成績較不理想,而教過較少的新住民子女的老師則抱持相反意見。陳毓文分析,這是因為教過較多新住民子女的老師只要發現一位新住民子女學習表現不佳,就會用刻板印象認為「果然新住民子女學習遲緩」,愈容易發現學習不佳的個案,用以印證原本的偏見。

成就靠努力不靠基因

陳毓文表示,這種刻板印象不見得是從種族歧視而來,更有可能是基於社經階級的刻板印象。陳毓文舉出自己的案例,陳毓文的女兒在學校裡,就曾被老師說:「妳不是教授的女兒嗎?為什麼學業還讓我這麼失望?」陳毓文指出,這位老師認為基因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缺忽略教授之所以成為教授不只是因為基因,還有個人後天努力。而同樣的刻板印象也發生在新住民女性身上,社會上經常有「該生的不生,不該生的生一堆」的刻板評論。陳毓文指出,就有不少親友叫她「多生幾個」。陳毓文表示,在這種論述下,自己的價值只在基因,以往的努力全不重要。

這種基因論的偏見事實上也相當有問題,根據陳毓文自己的研究發現,有6%的新住民子女,跟新住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家中的新住民家長事實上是繼父或繼母,但卻因為繼父或繼母的身分而被貼上了一個基因標籤。

陳毓文指出,對於新住民以及其子女的歧視,乍看之下是種族歧視,但其實是社經地位的歧視,卻因為族群關係而被放大。而新住民之所以被放大檢視,是因為新住民就在你我的身邊。

陳毓文舉例,一般人並不了解原住民,但因為原住民多居住在山上或偏遠地區,在一般人看不到的情況下,就極少被檢視。但新住民人口最多的地方卻是人口密集的台北縣、桃園、中壢、高雄等地,因此社會對於新住民的討論也較為頻繁。

問題是,就連目前針對新住民及其子女的社會服務工作,也是以偏見為基礎進行,認為新住民的獨特身分才造成獨特的問題。但新住民面對的問題多半不是從種族身分而來,而是社會對於社經地位的刻板印象所造成。

陳毓文強調,台灣社會雖然看似國際化,但卻沒有作法接受多元文化衝擊的準備,教育政策也沒有回應這些針對多元文化的需求。陳毓文呼籲,多元文化的課程應該深入教育單位,學習對象包括老師、志工家長、新住民家中的其他成員以及社會大眾。而多元文化課程也應該比照性別平等教育,讓民眾從小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學習多元文化,才能讓新住民家中的子女能肯定自己的族裔背景,降低隱瞞父母國籍的動機,並以自己的多元文化為榮。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